利弗莫尔用一生证明:市场永远不缺机会,缺的是克制冲动的耐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16:31 1

摘要:1940年11月28日,纽约曼哈顿罗斯福酒店的衣帽间里,63岁的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传奇而悲剧的一生。这位曾以一己之力撼动整个华尔街、在1929年大崩盘前做空狂赚1亿美元的"投机之王",留下的遗书写道:"我的一生

引言:华尔街最伟大作手的生命注脚

1940年11月28日,纽约曼哈顿罗斯福酒店的衣帽间里,63岁的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传奇而悲剧的一生。这位曾以一己之力撼动整个华尔街、在1929年大崩盘前做空狂赚1亿美元的"投机之王",留下的遗书写道:"我的一生是一场失败。"

然而,正是这场"失败"的人生,为后世投资者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他用数十年的市场搏杀、四次破产又东山再起的经历,以及最终自我毁灭的悲壮结局,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一个永恒的真理:市场从不缺乏机会,缺乏的永远是克制冲动的耐心。这位将等待艺术修炼到极致的作手,其交易策略的核心可以浓缩为一句振聋发聩的箴言:真正的赢家,九成时间在等待,一成时间在收割。

第一章:传奇背后的人生轨迹——等待与收割的循环

杰西·利弗莫尔的人生本身就是"等待与收割"最生动的写照。1877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他,14岁带着5美元闯荡波士顿,在股票经纪公司的行情室里开始了传奇生涯。少年利弗莫尔展现出惊人的数字天赋,他不像其他交易员那样追逐每一个波动,而是安静地记录、观察、等待。这种早熟的耐心让他17岁就赚到了1000美元,也因交易过于精准被当地所有投机商号列入黑名单。

1906年,29岁的利弗莫尔等待到了一个历史性机遇。旧金山大地震前,他敏锐地察觉到市场异常,做空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净赚25万美元。但他真正领悟等待的艺术,是在1907年的金融恐慌中。当整个市场陷入绝望时,他耐心持有的空头头寸一天之内为他带来300万美元的利润,以至于金融泰斗J.P.摩根不得不派特使专程拜访,请求他停止做空以拯救市场。这是华尔街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个人交易者被哀求手下留情。

1929年大萧条前夕,52岁的利弗莫尔再次展现了史诗般的耐心。他没有被此前几年的牛市冲昏头脑,而是静静观察市场发出的每一个危险信号。当道琼斯指数在9月创下381点历史高点后,他看到了成交量异常放大、领涨股开始疲软的迹象。他耐心等待了整整两个月,直到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来临,他的空头头寸才开始疯狂收割利润。到1930年初,这笔交易为他带来了超过1亿美元的净利润,相当于今天的150亿美元。

然而,这位最懂得等待市场机会的作手,却未能将同样的耐心用于人生。1930年代,他因违背自己的原则、冲动交易以及个人生活的悲剧,多次破产。最终,在1940年那个寒冷的冬日,他失去了等待黎明到来的耐心。这个悲剧性的结局恰是对所有投资者的终极警示:没有耐心的交易者,最终会被市场与人性双重绞杀。

第二章:市场永远不缺机会——机会主义的误区

"股民中经常有传言说,市场大涨大跌,是被利弗莫尔、索罗斯这样的大作手控制的。但利弗莫尔本人明确否认这种说法。他认为,没有谁能控制市场、打败市场。大作手们本身不造势,而是根据市场已有的趋势操作,把市场当做盟友,才成了大赢家。"

这段论述揭示了利弗莫尔交易哲学的根基——市场是不可战胜的,但可以被理解和顺应。他从不相信所谓的"机会主义",即每天寻找交易机会、追逐每一个波动。相反,他坚信:"每年仅有廖廖可数的几次机会,可能只有四五次,只有这些时机,才可以允许自己下场开立头寸;在上述时机之外的空当里,你应该让市场逐步酝酿下一场大幅运动。"

这种看似消极的策略,实则建立在对市场本质深刻的洞察之上。利弗莫尔认为,真正重大的趋势不会在一天或一个星期就结束,它走完自己的逻辑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市场的机会就像非洲大草原上迁徙的角马群,不是每时每刻都有,但一旦到来,就是肉食动物盛宴的开始。投资者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像饥饿的鬣狗一样,每天都在追逐零散的猎物,却错过了真正的大餐。

1929年的经典战役中,利弗莫尔并非凭空预测到崩盘。他观察到,当指数突破关键点位后,领涨股不再创新高,反而出现放量下跌;市场指数上涨但上涨股票数量减少;保证金交易者数量创历史新高。这些信号从9月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他始终持币观望,直到最小阻力线明确向下突破,才如眼镜蛇般"噌"地一声窜出。正如他所言:"市场会及时向你发出什么时候进入市场的信号,同样肯定的是,市场也会及时向你发出退场的信号——如果你耐心等待的话。"

第三章:克制冲动的耐心——交易者最稀缺的美德

在利弗莫尔所有交易原则中,耐心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核心。他留下过一句让无数交易者汗颜的忏悔:"每当我失去耐心,不是等待关键点到来的时机,而是胡乱交易企图快快获利的时候,就总是赔钱。"这句话不是理论推演,而是用数百万美元亏损换来的血泪教训。

这种耐心体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等待入场信号的耐心

"优秀的投机家们总是在等待,总是有耐心,等待着市场证实他们的判断。要记住,在市场本身的表现证实你的看法之前,不要完全相信你的判断。"利弗莫尔将市场窄幅整理期视为最危险的时刻,此时股票价格基本不动,任何预测都近乎赌博。他规定自己必须等到价格突破盘整区间的关键点位,确认最小阻力方向与交易方向一致后才行动。

这种等待是极度煎熬的。1907年大崩盘前,他曾持币观望近半年,看着同事们每天小赚而心痒难耐。但他始终坚持:"不是害怕错失机会,而是害怕在不正确的时机入场,那将付出沉重代价。"最终,当市场崩溃信号出现时,那些日日交易的同事已耗尽本金,而他却以满仓空头迎接历史性机会。

第二层面:持仓过程中的耐心

"赚大钱靠的是耐心而不是思考,一旦确定了仓位,最难的事就是耐心等待市场确定动向。"利弗莫尔发现,让利润奔跑比截断亏损困难百倍。人性中害怕失去盈利的恐惧,会让交易者在趋势刚刚启动时就急于套现。

他的解决之道是"盈利持有"原则——如果分析正确,应持有股票等待更大收益。1929年做空后,市场连续三周暴跌,许多同行获利了结。利弗莫尔却根据成交量判断,真正的恐慌尚未到来。他耐心持有,甚至在关键点位金字塔式加仓,最终将利润从3000万美元推至1亿美元。这种耐心不是盲目固执,而是"市场会告诉你一切"的信念——只要趋势信号未变,就让子弹飞一会儿。

第三层面:抵制交易冲动的耐心

"一厢情愿的想法必须彻底消除;假如你不放过每一个交易日,天天投机,你就不可能成功。"这是最考验人性的部分。利弗莫尔晚年悲剧的根源,正是违背了这一原则。1930年代,他无法忍受长期离场的寂寞,频繁交易,导致多次破产。

数据显示,职业交易者90%的亏损来自"冲动交易"——那些不符合系统、报复性、无聊驱动的交易。利弗莫尔用一生证明,交易大厅里最危险的对手不是市场,而是镜子里的自己。他建议交易者要像老练的猎人,90%时间隐藏在树丛中观察、等待、准备,只有10%时间扣动扳机。

第四章:九成等待,一成收割——时间分配的艺术

"在很多时候,利弗摩尔是持币观望,直到合适的行情出现。他的很多成功就在于他能够持币观望,耐心等待,直到恰当的行情出现在他的面前。当行情出现,有很多对他有利的机会出现时,在这个时候,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像眼镜蛇一样,'噌'地一声窜出去。"

这段描述生动诠释了"九成等待,一成收割"的精髓。但等待绝非无所事事,而是包含三个关键动作:

1. 观察与记录

利弗莫尔有完整的行情记录系统,他每天记录价格变动,研究历史走势,寻找关键点位。这种工作看似枯燥,实则在为收割做准备。他说:"一个人需要做的,只是观察市场正在告诉他什么,并对此做出反应。答案就在市场本身,挑战来自对呈现出来的事实做出正确的解释。"

2. 资金管理

他的"试探建仓"策略确保等待不会变成焦虑:"第一次先买总仓位的20%,等确定正确以后,再一次买入40%。"这种金字塔式加仓既控制了风险,又让耐心有了回报。同时,他严格执行"亏损不超过本金10%"的铁律,确保一次冲动不会毁掉所有等待的成果。

3. 情绪隔离

利弗莫尔强调"像研究人一样研究股票"。他观察到股市的运行和人的行为很像,有不同的个性:激进的、保守的、兴奋的、理性的。过上一段时间,他们对一定条件的反应就能预测了。这种拟人化观察帮助他在等待中保持心理距离,不被市场情绪感染。

收割的时刻来临时,利弗莫尔展现出惊人的果断。1907年10月24日,当他确认市场崩溃开始时,他同时做空50只不同股票,是当天交易市场最活跃的空头。这种"要么不出手,出手必重击"的风格,源于长期等待积累的能量和清晰的交易计划。

第五章:耐心的修炼——从知道到做到的鸿沟

知道耐心重要,与做到耐心,是交易者面临的最大鸿沟。利弗莫尔晚年悲剧恰恰在于他最终未能跨越这道鸿沟。1930年代初,他因违背自己的等待原则,在下跌趋势中过早抄底,导致巨亏。他的名言"确定的亏损不会让我烦恼,但如果我没能及时止损,这才会对财富和精神构成真正的伤害",反讽地成为他人生结局的预言。

如何将等待的艺术转化为可执行的纪律?

首先,建立非交易时间的生活重心。利弗莫尔在事业巅峰期,每天收盘后研究市场不超过3小时,其余时间陪伴家人、享受生活。他认为,"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交易上的人,必然缺乏等待的耐心。"

其次,机械化的信号系统。他坚持只在"关键点"交易,即价格突破整理区间或趋势反转的精确位置。当这些点位未被触发时,无论市场如何喧嚣,他都视为噪音。这种机械化规则最大程度上屏蔽了冲动。

再次,承认错过的智慧。利弗莫尔晚年给儿子的忠告是:"宁可错过,不可做错。错过的机会还会再来,做错的本金却可能永久失去。"这与普通投资者害怕踏空的心理截然相反。

最后,接受无聊的常态。他坦言:"交易的最高境界是学会享受无聊。那些无法忍受无聊的人,注定要通过冲动交易来刺激自己,最终付出代价。"

结语:等待是交易者最后的圣杯

杰西·利弗莫尔用63年的人生,为所有市场参与者上了一堂关于耐心的终极课程。他证明了市场的机会是无限的,但每个交易者的本金和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与无限之间,耐心是唯一的安全边际。

这位曾经让J.P.摩根低头、让整个华尔街颤抖的投机之王,最终败给了自己的冲动,这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警示:无论你多么理解市场,一旦失去耐心,所有的智慧和经验都将归零。他的一生辉煌与悲剧,完美诠释了那句话——"真正的赢家,九成时间在等待,一成时间在收割。"

对于今天的投资者,当A股每天近万亿成交、数万条信息轰炸、数百个机会诱惑时,利弗莫尔的智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珍贵。记住他的忠告吧:"你那点筹码二分钟就全部卖完,清仓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所以你才不要随便清仓,追随目前的上涨趋势继续持股待涨才是最佳选择!"但前提是,你必须用足够的耐心,等到那个真正属于你的趋势的到来。

市场永远不会缺少下一个1929年,也永远不会缺少下一个1907年。它缺少的,永远是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管住自己双手,用90%的沉默等待,换取10%的精准收割的清醒头脑。这,才是利弗莫尔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不是如何赚钱,而是如何等待。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