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干警刘月洪:扎根基层11年,用坚守书写为民答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8 16:24 1

摘要:“刘警官,太感谢你了!要是找不回孩子,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2025年国庆假期,广东游客张女士在海南文昌高隆湾景区执勤点,抱着失而复得的6岁儿子哽咽致谢。从警11年来,海南省公安厅反走私和海岸管理总队第二支队高隆湾海岸派出所民警刘月洪扎根基层,将“住得舒心、感

本网讯(记者黄国亮 □王丹)“刘警官,太感谢你了!要是找不回孩子,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2025年国庆假期,广东游客张女士在海南文昌高隆湾景区执勤点,抱着失而复得的6岁儿子哽咽致谢。从警11年来,海南省公安厅反走私和海岸管理总队第二支队高隆湾海岸派出所民警刘月洪扎根基层,将“住得舒心、感到暖心、觉得放心、生活安心”的“四心”工作法融入执法执勤,在平凡岗位书写为民故事。

台风中的生命冲锋:“我必须把他救回来”

2024年9月6日11时,超强台风“摩羯”13-15级风圈登陆文昌,海水漫过码头石阶,巨浪轰鸣。疏导渔民撤离的刘月洪发现一艘渔船被吹离码头,派出所勤务指挥室传来消息:“清澜大桥八门湾海域一渔船脱缆,船上有渔民需救援!”

“让我去!我懂水性,开船经验足!”刘月洪抓着救生衣冲向码头。此时风力超10级,他带领两名渔民跳上救助船破浪出发。“风浪太吓人!船要翻了!”同行渔民老符紧抓船舷,2米高巨浪袭来,船身倾斜45度,海水灌舱。刘月洪猛转方向盘大喊“迎浪冲”,凭经验在波峰浪谷穿梭,经五六轮冲锋靠近被困渔船。

他抛出缆绳固定两船,沿摇晃缆绳攀上受困渔船,将体力不支的渔民扶上救助船。返程时风势更猛,救助船无法靠岸。刘月洪抱绳跳入浑浊海水,奋力游向码头固定缆绳,人员终得安全上岸。

这只是他抗台的缩影。在台风“摩羯”“麦德姆”等防御战中,他累计转移渔船民2000余人、船舶200艘,还转移8艘大型船舶避免撞击桥墩。“宁愿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是他的口头禅。2013年从警至今,他参与抗击7次台风,救助23名被困群众,被渔民称为“防台警官”。

旅游警务的温度:“群众的小事就是大事”

文昌是渔业大市,也是航天旅游热门地,刘月洪辖区涵盖高隆湾、清澜渔港等景点,旅游警务是工作重点。

2025年国庆,张女士在高隆湾与孩子走散,刘月洪启动“快速响应机制”,调无人机搜寻并带队员沿沙滩查找,15分钟后在椰林找到哭闹的孩子。2025年初,湖南游客王女士在清澜渔港海鲜市场丢了存有关键资料和家人照片的手机,急得团团转。巡逻的刘月洪安抚她并带至派出所调监控,发现手机被穿蓝色外套女子拾走,走访半小时找到拾获者,经劝说对方送回手机,全程仅58分钟。王女士写下感谢信点赞“文昌警察高效”。

2024年以来,他帮游客找回17部手机、6名走失孩童、3名走失老人,处理23起涉旅纠纷,调解成功率100%。每到文昌航天发射日,他格外忙碌。2024年11月30日,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首飞任务在即,东郊椰林1号观景台聚集上万游客。刘月洪带同事提前8小时到岗疏导交通,指引游客停车、乘坐接驳车。傍晚,游客王先生求助,其有心脏病的母亲在人群中走失。刘月洪调动民警、义警搜寻,用无人机喊话,20分钟后义警找到老人,他递水安抚并送回家属身边。“看火箭激动,见你们忙碌更安心”,王先生感慨。每次航天发射警卫,他和同事都要值守8小时以上,疏导人流车辆、提供咨询、处置突发警情数百次。

反走私防线:“把法律讲进群众心里”

作为海岸警察,反走私是刘月洪的核心职责。海南自贸港建设以来,他推动反走私普法“六进”,走进企业、镇村等,把法律条文变成“大白话”。

2025年5月休渔期,他在清澜港渔船停泊点搭咨询台,用渔民易懂的方式讲解:“帮人带货过关不报备可能是走私,会没收东西还罚款,得不偿失!”他还拿宣传手册结合案例答疑。2025年10月,他在清澜港运营公司开展反走私培训;进校园用动画讲走私危害;进社区联合居委会贴海报、用大喇叭广播;进旅行社提醒导游告诫游客遵守免税政策。2025年以来,他开展宣讲42场次,覆盖4000余人次,发放资料3000余份。

宣传之外,他注重“严管控”,践行“科技+警力”模式,构建“内+外”联动警务——值班民警视频巡查,外勤民警登船检查。伏季休渔期,他带队深夜岸线排查,处罚违规船舶50余艘,查扣“三无”船舶7艘次,参与破获3起非法捕捞案件。“反走私不是空话,要让群众懂法又守法”,在他努力下,辖区走私案件显著下降,渔民成了反走私“眼线”和“哨兵”。

营商环境的守护者:“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以前船舶报备跑多个部门,现在手机点一点就行!”清澜港渔民小王点赞“一站式”报备服务。为优化服务,刘月洪调研后牵头推广船舶进出港报备线上平台,帮渔民学习操作,实现“群众跑”变“数据跑”。

他还联合海事局、农业农村局建立“政企联动机制”,定期走访经营主体解难题。2024年3月,群众反映清澜渔港码头装卸货物交通拥堵,他实地勘察后协调设置临时装卸通道,安排警力高峰时段疏导秩序。高隆湾景区周边20多家海鲜大排档曾因客源起纠纷,他牵头组建“海鲜商户自律联盟”,制定公平竞争规则,帮解营商难题。“现在生意公平做,客人多了,邻里也和睦了”,大排档老板陈姐说。

扎根基层的初心:“四心工作法”的践行者

“群众的事无小事,矛盾化解要趁早”,刘月洪创新“三联合”调解机制,联合村干部、群防群治力量、司法调解人员,构建“事前搜集、事中处理、事后回访”全链条调处体系。

2024年末,辖区一工地20余名农民工因欠薪准备集体上访。刘月洪召集施工方和农民工代表调解,对施工方说“欠薪违法,闹到法院影响企业声誉”,又安抚农民工“辛苦钱肯定能要回”。经3天沟通,施工方结清200余万元工资,农民工紧握他的手:“多亏你,我们能安心过年!”

2024年以来,他成功调解30余起矛盾纠纷,帮农民工追回工资500余万元。他的“四心工作法”融入每一次服务:为候鸟老人协调租房漏水、家电维修的“舒心”;深夜冒雨帮游客找行李的“暖心”;24小时巡逻护渔船商户安全的“放心”;及时化解邻里、商户纠纷的“安心”,让群众在细微处感受公安服务的温度与力量。

从台风救援到旅游警务,刘月洪用11年基层工作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在文昌海岸线上,他如椰树深深扎根,用忠诚与担当守护一方平安,温暖群众的心。

来源:民法社海南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