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30多年!抗日名将孙立人遗骨迁回家乡离“叶落归根”只差一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12:52 1

摘要:这位曾率新一军在缅北战场歼灭数万日军的“东方隆美尔”,1990年在台湾病逝后,棺椁一直暂厝于台中市郊的公墓。家属盼他“回安徽庐江老家”,这一等,就是近30多年。

这两天孙立人将军,让无数人红了眼眶——他的次子孙天平,刚向大陆递交了父亲遗骨迁葬申请,目前已进入核查阶段。

这位曾率新一军在缅北战场歼灭数万日军的“东方隆美尔”,1990年在台湾病逝后,棺椁一直暂厝于台中市郊的公墓。家属盼他“回安徽庐江老家”,这一等,就是近30多年。

其实这些年孙家没少努力,但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

绿营媒体总扣“统战样板”的帽子,把迁骨申请往政治上扯;法律卡得死——得“所有亲属签字”“原墓园同意”,可孙家三房后人散在海外、大陆各地,凑齐意见谈何容易?连台中殡葬处的态度都像坐过山车,选举热度一高就推诿,冷了又松口。

孙天平曾在采访里叹气:“父亲生前总说‘我是中国人’,可连魂归故土都这么难。”

好在今年,事情有了盼头。

9月,孙天平特意飞台办“殡葬事宜”签注,随身带了两样东西:一是大陆公证处翻译的“全体继承人同意书”——三房后人早就在群里商量好了,“爷爷的心愿,我们全力支持”;二是主动提出,愿将孙立人的战地日记、将军手稿、勋章全捐给安徽家乡。

10月的听证会更戳心。孙天平翻开父亲当年的战地日记,念起缅北丛林里“雨水泡烂军鞋,伤员啃着树皮守阵地”的片段。全场安静了十秒,有人悄悄抹眼泪——原来英雄的故事,从来不该被遗忘。

之后,事情突然“跑”起来了:台中殡葬处把审批时限从60天压缩到30天;11月孙天平接到电话,说只差“大陆接收单位同意函”。他当天就把安徽省台办的红头文件传了过去。

现在,申请卡在哪儿?

不是没进展,是手续实在太细。台方要按殡葬管理规定走评估,大陆这边得对接民政、海关、检验检疫——棺木怎么运?遗骸检疫怎么做?陪同家属报备流程?入境后临时停放检验?每一步都得“按规矩来”。台湾方面也没给准信,哪怕大陆批了,台方不放行也白搭。

但孙天平很踏实:“至少门缝透亮了。”

70年前,将军跨海去守护更多人;70年后,我们想接他回家。这不是简单的迁葬,是一个儿子替父亲圆“叶落归根”的梦,是一代中国人对英雄最朴素的告慰。

手续或许还繁琐,但我们都知道:有些等待,值得再急一点。

毕竟,英雄的归途,晚一天,都是遗憾。#冬日生活打卡季##上头条 聊热点##抗日名将孙立人家属申请迁葬安徽故里#

来源:重庆小蜜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