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品评|迷雾剧场《隐秘的角落》周春红:控制欲下的温柔与倔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7 22:17 1

摘要:在《隐秘的角落》一众立体的角色里,周春红算不上最抢眼的,但绝对是最戳中普通人的一个。她不是张东升那样让人毛骨悚然的反派,也没有朱朝阳那样复杂的少年心事,她只是个带着儿子独自生活的普通母亲。可就是这份“普通”里,藏着最真实的性格张力——既有为母则刚的倔强,又有困

在《隐秘的角落》一众立体的角色里,周春红算不上最抢眼的,但绝对是最戳中普通人的一个。她不是张东升那样让人毛骨悚然的反派,也没有朱朝阳那样复杂的少年心事,她只是个带着儿子独自生活的普通母亲。可就是这份“普通”里,藏着最真实的性格张力——既有为母则刚的倔强,又有困在生活里的卑微,那些看似“不讲理”的控制背后,全是没说出口的爱与不安。

提起周春红,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她对朱朝阳近乎“窒息”的控制。逼儿子喝牛奶要盯着他一口喝完,不允许他和父亲那边走太近,甚至在儿子考了年级第一时,第一反应不是表扬,而是质问他“是不是又和严良他们混在一起”。这种“强势”看起来不讲道理,其实是她给儿子筑起的“保护壳”。

周春红和朱永平离婚后,把所有的希望和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了朱朝阳身上。在她眼里,儿子就是她的全部,她必须拼尽全力护他周全。她怕儿子像自己一样受委屈,怕他被父亲的新家庭“抢走”,更怕他学坏走上歪路。这种恐惧转化成了最直接的控制——她要掌控儿子的饮食、社交、学习,甚至情绪,只有这样才能确认“儿子是安全的,是属于自己的”。

但这份控制里藏着柔软的细节:知道儿子考试辛苦,会特意煮鸡蛋给他补充营养;听到儿子被朱晶晶欺负,立刻冲到景区找王瑶理论,哪怕被众人围观也毫不退缩;儿子生病时,她守在床边寸步不离,眼神里全是心疼。她的“强势”从来不是针对儿子,而是对抗生活的武器,只是她没学会用更温和的方式表达。

作为单亲妈妈,周春红的生活里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隐忍。她在景区工作,拿着不高的工资,独自支撑着母子俩的生活,却从来不在儿子面前叫苦。更让人揪心的是她的情感生活——和马主任的关系,她只能偷偷摸摸,不敢让儿子知道,更不敢公开。

有个细节特别戳人:马主任想和她正式处对象,甚至提了结婚的事,可她却因为“怕影响儿子学习”而拒绝,还刻意在同事面前和马主任保持距离。她不是不需要爱情,不是不想有个依靠,只是在“母亲”的身份面前,她把自己的需求压到了最底层。后来两人关系闹僵,马主任在背后说她“装清高”,她在办公室里强忍着眼泪,下班路上才对着河水崩溃大哭。那一幕里,她不是“朱朝阳的妈妈”,只是个被生活磨得没了脾气,却连哭都要找个没人地方的普通女人。

她的隐忍还藏在对前夫的态度里。明明心里怨朱永平离婚后对儿子不管不顾,怨他偏心新家庭,可真当朱永平来关心儿子时,她却很少当面撕破脸。甚至在朱晶晶出事、王瑶来景区闹事后,她为了不影响儿子,也只是默默承受,没让矛盾进一步升级。这种隐忍不是懦弱,是她为了儿子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周春红最真实的地方,在于她的“矛盾”——她爱儿子爱到极致,却又在不经意间用爱伤害了儿子。她逼朱朝阳喝牛奶,看似是关心他的身体,实则是在宣泄自己的焦虑;她不让朱朝阳和父亲亲近,看似是怕儿子被“抢走”,实则是把自己对前夫的怨恨转嫁到了儿子身上;她从不问朱朝阳真正想要什么,只是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硬塞给他,却忽略了儿子也需要尊重和理解。

朱朝阳的“沉默寡言”和“心思深沉”,其实和周春红的教育方式分不开。她给了儿子足够的爱,却没给儿子足够的“空间”;她护着儿子不受外人的伤害,却没意识到自己的控制正在一点点挤压儿子的内心。就像朱朝阳后来在日记里写的“我妈总是这样,什么都要管我”,这句话里藏着的不是恨,是委屈和无奈。

但我们没法苛责周春红,因为她不是“完美母亲”,她只是个在困境里挣扎的普通人。她没读过多少书,没学过怎么科学教育孩子,她只能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把所有好的都给儿子,把所有风雨都自己扛”——来爱孩子。她的缺点和优点一样真实,她的伤害和爱一样深沉。

周春红这个角色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她太像我们身边的某个人——可能是我们的母亲,可能是我们的邻居阿姨,也可能是某个在生活里挣扎的单亲妈妈。她们不完美,有控制欲,有小脾气,会隐忍,会妥协,但在“母亲”的身份里,她们都有着最纯粹、最无私的爱。

她的性格魅力,不在于她有多伟大,而在于她的“真实”——真实的爱,真实的痛,真实的矛盾,真实的倔强。就像迷雾里的一束光,不耀眼,却足够温暖,让我们在看清她的不完美后,更能读懂那份藏在控制下的温柔,和藏在隐忍后的坚强。

来源:星河温柔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