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批捕罪状坐实!10年前调查未形成实质,执法执纪应严肃持续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15:45 1

摘要:2025年11月,新乡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嵩山少林寺原住持释永信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其涉嫌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三项罪名,相关通报经权威媒体发布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案由河南省公安厅指定新乡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异地办理的处置方式,彰显了维护

2025年11月,新乡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嵩山少林寺原住持释永信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其涉嫌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三项罪名,相关通报经权威媒体发布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案由河南省公安厅指定新乡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异地办理的处置方式,彰显了维护公正、排除干扰的执法导向。

公开信息显示,释永信俗名刘应成,1965年出生,1981年到少林寺出家,师从行正长老,1999年荣膺少林寺方丈,长期主持寺院事务,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政协常务委员等职。在其任职期间,少林寺通过成立相关资管公司,开展了旅游开发、品牌授权、文化传播等多项商业化运作,累计对外投资近8000万元,曾参与房地产地块竞拍、手游合作开发等项目,相关商业行为多年来一直备受社会热议。

该案的查办有着清晰的时间脉络。2025年7月27日,少林寺管理处发布通报,指出释永信涉嫌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及寺院资产,存在严重违反佛教戒律的行为,随后佛教协会依法注销其戒牒。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案件进入正式调查阶段。事实上,早在2015年,就曾出现针对释永信的相关举报,引发舆论关注,但当时调查未形成实质性结论。此次案件的推进,体现了执法执纪的严肃性与持续性。

从官方披露的涉案情形来看,释永信的相关行为主要集中在资金管理与职务履职层面。作为寺院主要负责人,其涉嫌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寺院资产、挪用相关资金,同时存在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行为,这些行为既违反了法律规定,也违背了宗教戒律要求。值得关注的是,少林寺作为知名宗教场所,其相关资产属于公共性质,规范管理与监督约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佛教协会此前已就相关情况作出回应,强调该案是对宗教界的重要警示,彰显了宗教场所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开展活动、严守戒律规范的原则。近年来,随着宗教场所规范化建设的推进,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已成为共识。宗教场所的商业化运作本应遵循合法合规、公开透明的原则,兼顾文化传播与公益属性,而绝非规避监管、谋取私利的途径。

释永信案件的查办,不仅是对个体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更对宗教场所的合规治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宗教活动场所作为社会组织,其资产监管、财务管理、职务履职等环节必须纳入规范化轨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机制,确保公共资产规范使用、相关权力依法运行。同时,这一案件也再次表明,无论身份地位如何,无论身处何种领域,只要触犯法律红线、违反纪律要求,都将受到严肃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办理中,相关调查与司法程序将依法推进。案件的后续进展,不仅关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与法律责任的公正认定,也将为宗教界的合规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宗教界应从该案中吸取教训,强化法治意识与规矩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与宗教戒律,自觉接受监督,共同维护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

来源:白云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