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布局成功,押注AI眼镜一夜爆红,纽约快闪店排长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5:42 1

摘要:最近纽约曼哈顿中城的街头,一栋亮蓝色的建筑成了新晋打卡点,远远就能看到墙上印着Ray-Ban AI眼镜的轮廓,这是Meta新开的快闪店,如今新的门店和新款AI眼镜再度引发关注。

最近纽约曼哈顿中城的街头,一栋亮蓝色的建筑成了新晋打卡点,远远就能看到墙上印着Ray-Ban AI眼镜的轮廓,这是Meta新开的快闪店,如今新的门店和新款AI眼镜再度引发关注。

甚至有人把AI眼镜当成了“新自拍神器”,扎克伯格押注AI可穿戴设备的这步棋,到底是不是赌对了?从快闪店的热度到产品的销量,或许能找到答案。

Meta这次开的快闪店可没按常理出牌,别人的快闪店追求“短平快”引流,它却反其道而行之,非要让顾客多待一会儿,纽约这家店占了两层楼,近5000平方英尺的空间里,没有满墙的价签和催单的销售,反而摆上了滑板元素的装饰,搭了咖啡和曲奇站。

甚至还提供眼镜盒定制雕刻服务,让顾客能把自己的名字或图案刻在上面,这种设计思路很明确,就是不把这里当成单纯的卖场,而是打造成一个年轻人愿意拍照分享的社交场景,不光纽约店这样,洛杉矶的永久店和拉斯维加斯的快闪店也都延续了滑板主题。

还特意装了大面积的自拍镜,要知道Meta最擅长的就是拿捏“拍照分享”的心理,当年Facebook和Instagram的成功,核心不就是抓住了人们愿意展示生活的需求吗?这次把这套逻辑用到线下零售里,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虽然纽约店开业第一天人流不算爆棚,但陆续有人进店试戴、拍照,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体验-分享-种草”的链路,比硬邦邦的广告有效多了。不过营销再吸睛,终究要靠产品本身说话,AI眼镜能持续走红,核心还是自身实力够硬。

Meta的AI眼镜可不是一上来就成功的,2021年首款产品推出后反响平平,没掀起什么水花。但去年这款眼镜突然爆红,截至今年早些时候销量已经突破200万副,虽然Meta没公布具体的销售数据,但扎克伯格在财报会上特意提到AI眼镜带动了公司营收的增长。

今年9月的开发者大会上,Meta推出了带显示屏、能通过腕带操控的新款眼镜,更夸张的是,上架48小时就被抢空,连演示名额都排到了11月底。这款眼镜能这么火,关键是找对了定位,它不再是冷冰冰的科技产品,而是兼顾实用和时尚的日常配饰。

和依视路陆逊梯卡合作的Ray-Ban品牌本身就有潮流基因,戴上不会像传统智能设备那样显得突兀,这让很多人愿意把它当成普通眼镜来戴,更重要的是功能戳中了需求,比如很多用户期待的实时翻译功能,对经常出国旅行的人来说简直是刚需。

虽然根据测试,目前实时翻译支持的语言还不多,翻译精度和延迟也有提升空间,但已经能解决不少实际问题了,还有拍照功能,1200万像素的超广角镜头藏在镜腿里,随手就能拍出第一视角的照片,不用举着手机自拍,自然成了年轻人追捧的“自拍神器”。

在推动AI眼镜普及的同时,Meta其实还在测试一套全新的线下零售策略,把科技产品包装成社交符号,传统的科技产品销售,要么是线上冷冰冰的参数介绍,要么是线下门店里销售围着你讲配置,消费者买的是“功能”。

而Meta这套打法,是通过主题场景、沉浸式体验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背后的生活方式,买的就不只是一件商品,更是一种社交身份的象征,这种“科技+生活方式”的模式,正在成为可穿戴设备行业的新战场。

现在的年轻人买可穿戴设备,早就不满足于“能打电话、能计步”这些基础功能了,他们更在意产品能不能融入自己的生活,能不能在朋友圈里显得有格调。Meta显然抓住了这一点,滑板主题的门店契合年轻人的潮流审美,定制服务满足了个性化需求。

雅各布森透露,未来两年Meta会在更多国家和城市开店,而且门店主题还会定期更新。这意味着Meta要把这种零售模式复制推广,形成规模化的影响力。

当一款AI眼镜既能满足拍照、翻译等实用需求,又能成为年轻人出门的潮流配饰,还能通过门店体验形成社交传播,它就不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成了一种消费风潮的引领者,这种模式的成功,或许比一款产品的爆红更有行业意义。

回头再看“扎克伯格赌对了吗”这个问题,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从快闪店的刷屏热度,到产品销量的逆势增长,再到零售模式的行业创新,Meta的AI眼镜已经从当年的失败中,变成了AI领域的现象级案例。

随着更多厂商加入这个赛道,借鉴这种“科技+生活方式”的模式,未来AI眼镜或许真的能像普通眼镜一样,成为每个人的日常配饰,而扎克伯格这场关于AI未来的赌局,也才算真正赢得彻底。

来源:初六睡不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