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里直接点透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这个民族多次拿所谓“存亡危机”当借口发动对外侵略,比如以行使自卫权为由制造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
日本这个民族特别了解中国,毕竟从唐朝就开始以中国为师,千年来这个小岛国一直惦记着入主中原,所以对中国的研究很深。
反过来,咱们国家对日本的研究也同样深刻,抗日战争的惨痛记忆就在眼前,挥之不去,不研究这个国家的历史,就无从应对未来。
最近人民日报社交媒体账号发表文章,提醒要警惕日本战略走向的危险转向,这背后藏着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文章里直接点透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这个民族多次拿所谓“存亡危机”当借口发动对外侵略,比如以行使自卫权为由制造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
从历史角度看,只要日本提到“存亡危机”这四个字,军国主义势力就必然抬头,这四个字其实就是他们妄图赌国运的明显信号。
咱们中国人都知道“勿谓言之不预”,这句话只要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顶级媒体出现,就是动武的信号。日本也有类似的信号,一旦他们开始宣传“存亡危机”,就说明又想蠢蠢欲动,准备来一场国运豪赌了。
“存亡危机”对日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个民族从有记忆起就一直在和各种天灾人祸斗争。历史上数不清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还有战争、饥荒和死亡,是他们生存的主基调,精神内核早就被危机感笼罩。
本质上日本是个悲观主义民族,他们很轻生死,因为知道自己活不长——古代日本平均寿命很短,能活到40岁就算长寿了。
虽然环境可能孕育了一些长寿基因,但多灾多难的地理环境让大多数人活不下去,只有极少数幸运儿能享受长寿基因的好处。
古代日本平均寿命基本在30到40岁左右,这样的民族不可能没有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也让他们的民族性格有些扭曲,因为知道自己活不长,就对生命非常漠视,不仅漠视其他民族的生命,甚至漠视自己的生命,死亡在他们的文化叙事里甚至成了可以歌颂的东西,这是咱们经历过盛世的中华民族很难理解的。
二战后日本享受了几十年太平盛世,但短短几十年没法彻底扭转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危机感一直困扰着他们。
尤其是对中华民族的深入了解,让他们知道咱们很记仇,中华文明里有浓厚的复仇思想——五胡乱华那么久远的历史我们都没忘,更别说几十年前的抗战了。
他们觉得这个庞大的大陆文明早晚要复仇,“早死晚死都是死,缩头一刀伸头也是一刀”,这种认知根本改不了。
现在日本政府又提“存亡危机”,其实不是大米不够吃,而是应对日益强大的中国。咱们海军力量越来越强,收复台湾战役肯定会切断日本的能源补给线,他们中东的能源线要过台湾海峡,绕远也得经过台湾东面。
一旦台湾收复,日本能源线会被全部切断,而且他们清楚三艘航母不是中国的终极目标,第一岛链必破。
等中国海军能封锁西太平洋,日本列岛东面海域就没“自由航行”可言了,不用打,困都能困死他们。
所以中国每强一分,他们就觉得这些力量会用在自己身上,既然早晚都是死,不如赌一把,提前挑战争,拖美军下水。
他们还想复制二战后的崛起路径——当年美国本想让日本去工业化,结果朝鲜战争爆发,美军需要近的补给基地,海量战争订单让日本经济翻身,现在他们还想再来一次。
有人问是不是所有日本人都这样?当然有例外,11月15号晚间上百名日本民众在东京首相官邸前抗议,高喊让首相撤回发言、道歉下台。
但抗议的才几百人,共同社15、16号的电话调查显示,首相内阁支持率飙升到69.9%,比之前涨了5.5个百分点。
这其实就是演戏,几百人摆拍反面剧照,对外宣传自己爱好和平,本质是两边下注。真正爱好和平的日本人可能连10%都不到,他们这么折腾,简直是逼咱们“双喜临门”。
网上有人说打日本很简单,能直接动手,因为联合国宪章第53条、77条、107条规定,战胜国成员感觉战败国威胁时可以先发制人。
但咱们得慎用,首先不符合咱们国家的文化——我们痛恨不宣而战,每场战争都要正义堂堂,得到全世界多数人支持。
可现在全球舆论被西方控制,很多亚非拉国家听不到我们的声音,只能被西方洗脑。他们教育水平低,不知道二战的起因和结果,甚至分不清二战阵营,大脑空白下被西方抹黑,可能会把咱们当成邪恶一方。
全球舆论圈我们目前较弱,西方和日本每年在宣传战上的投资是咱们的数十倍,这是事实。所以不能贸然动手,要按正常战争流程走,让他们的军国主义野心慢慢曝光。
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进行收复台湾的战役,只要日本敢插手,咱们就有正当理由迎头痛击;如果他们不敢插手,咱们就能借着这场战役恢复古代琉球国的主权,这也算是变相的围点打援。
总之,日本的“存亡危机”信号绝不能忽视,我们既要认清其民族性格根源和国内真实态度,也要保持理性,等待最合适的时机,用正义之举回应他们的危险转向。
来源:苏医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