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母亲的骨灰撒入大海,第二天,我收到了她从国外寄来的明信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15:24 1

摘要:凌晨四点半,窗帘缝隙里钻进来一丝极淡的天光,像被剪刀裁开的一缕银丝,落在地板上,映出灰尘浮动的轨迹。我醒得比闹钟早,不是因为紧张,而是胸口那片熟悉的沉闷又涌了上来——从母亲走后,每个凌晨都是这样,像有块浸了水的棉花压在心上,沉得让人喘不过气,却又抓不住具体的痛

我把母亲的骨灰撒入大海,完成了她的遗愿,第二天,我收到了她从国外寄来的明信片

凌晨四点半,窗帘缝隙里钻进来一丝极淡的天光,像被剪刀裁开的一缕银丝,落在地板上,映出灰尘浮动的轨迹。我醒得比闹钟早,不是因为紧张,而是胸口那片熟悉的沉闷又涌了上来——从母亲走后,每个凌晨都是这样,像有块浸了水的棉花压在心上,沉得让人喘不过气,却又抓不住具体的痛感。

床头柜上,素白的陶瓷骨灰坛安安静静地立着。坛身没有任何纹饰,只有盖子边缘用阴文刻着母亲的名字“苏婉”,还有她的生卒年份:1968-2023。字体是我选的,隶书,沉稳又温和,像母亲年轻时的样子。我伸手摸了摸坛身,微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上来,带着瓷器特有的细腻。这坛子里装着母亲的一生,也装着我二十八年里所有关于“家”的记忆。

起身时,我特意放轻了脚步,生怕碰倒旁边那本摊开的旧相册。相册的封面已经泛黄,边角被磨得有些毛糙,是母亲三十岁生日时,父亲送她的礼物。里面夹着大大小小的照片,最多的是母亲站在海边的样子:二十岁出头,穿着洗得发白的碎花连衣裙,乌黑的长发被海风吹得贴在脸颊上,笑容亮得像盛夏正午的阳光,眼睛里盛着未被生活打磨过的清澈;三十岁,抱着刚满周岁的我,坐在沙滩上,身后是翻涌的海浪,她的笑容温柔了许多,眼角有了淡淡的细纹;四十岁,父亲走后的第二年,她一个人去了青岛,照片里她穿着深色外套,站在礁石上,海风把她的头发吹得有些凌乱,眼神里藏着化不开的疲惫,却还是努力对着镜头扯出一个微笑。

我抽出那张母亲二十岁的海边照,照片背面有她用圆珠笔写的小字:“1988年夏,渤海湾,人生第一次看海。”字迹娟秀,带着点少女的稚嫩。这是母亲最常提起的一张照片,也是她遗嘱里反复强调的地方——“身后事从简,不必设灵堂,不必通知远亲,将我的骨灰撒入渤海湾,那是我第一次看海的地方,也是我最想回去的地方。”

她写这份遗嘱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已经到了晚期。那是去年冬天,她总说咳嗽得厉害,我催着她去医院检查,她却总推脱说“老毛病了,吃点药就好”。直到有一次,她咳得站不起来,被我硬拉着去了医院,CT报告出来的那一刻,医生把我叫到办公室,语气沉重得像铅块:“肺癌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胸膜和淋巴,最多还有半年时间,做好心理准备吧。”

我走出医生办公室时,走廊里的灯光惨白,照得我头晕目眩。母亲就坐在长椅上,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纸巾,看到我过来,她立刻站起来,眼神里带着小心翼翼的期盼:“医生怎么说?是不是没什么大事?”

我攥紧了手里的报告,指甲掐进掌心,硬生生把眼泪逼回去,走过去握住她的手:“妈,就是有点慢性支气管炎,住院调理一段时间就好了。”她的手很凉,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指关节因为常年做家务,有些变形。我知道她不信——她当了一辈子护士,比谁都懂身体发出的信号,可她没戳破,只是轻轻拍了拍我的手背,说:“好,听你的,住院就住院。”

住院的日子像按了慢放键,一天天过得格外漫长。母亲的病房在住院部十一楼,窗户正对着一片梧桐树,冬天的树枝光秃秃的,像无数双伸向天空的手。她很安静,很少抱怨疼痛,每天早上醒来,会靠在床头看一会儿书,或者对着窗户发呆。我下班后来陪她,她就会拉着我的手,说些以前的事,大多是关于大海的。

“我第一次去渤海湾,是跟着厂里的同事一起出差,那时候我才二十岁,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海,蓝得像一块宝石,海浪拍着沙滩,声音好听极了。”她说话时,眼睛会微微发亮,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夏天,“晚上我们就在海边搭帐篷,听着海浪声睡觉,早上被日出叫醒,空气里都是咸咸的味道。那时候我就想,等以后退休了,一定要找个靠海的地方住,每天看海、晒太阳。”

“后来呢?”我轻声问。

“后来就忙了呗。”她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丝无奈,“嫁给你爸,生了你,每天忙着上班、照顾家,哪还有时间想这些。你爸走了之后,我一个人带着你,更不敢松懈,怕给不了你好的生活。”

父亲在我十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走了。我只记得那天母亲接到电话后,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抱着我哭了一整夜。从那以后,她辞掉了医院的工作,开了一家小便利店,每天起早贪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我身上。她很少再提自己的梦想,也很少再去海边,偶尔路过海鲜市场,闻到海水的味道,会愣神很久。

“等我好了,我们一起去渤海湾看看吧。”有一次,她拉着我的手,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就我们俩,住上一个月,天天看日出日落。”

我用力点头,鼻子发酸:“好,等你好了,我们去住最好的海景房,吃最新鲜的海鲜,把你想做的事都做一遍。”

可她终究没能等到那一天。三个月前,她的病情突然恶化,陷入了昏迷。弥留之际,她醒过来一次,气若游丝,拉着我的手,断断续续地说:“骨灰……撒海……渤海湾……”说完这句话,她的手轻轻垂了下去,眼睛永远地闭上了。

护士过来拔掉氧气管和输液针时,我蹲在病房的角落里,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哭声像被堵住的河流,在喉咙里翻涌、撞击,却发不出太大的声音。我知道,那个总是把最好的都留给我、为我撑起一片天的人,永远地离开了。

母亲走后的这三十天,我像个提线木偶,机械地处理着各种琐事:联系殡仪馆、火化、注销户口……所有的流程都按她的意愿从简,没有设灵堂,只通知了几个亲近的亲戚。送走最后一批客人的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看着母亲的遗像,直到天亮。遗像里的她穿着红色的毛衣,笑容温和,是前年春节拍的,那时候她的身体还很好,精神也不错。

五点整,我起身走进厨房,打开冰箱,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保温箱。里面除了骨灰坛,还有一瓶用玻璃瓶装着的茉莉花茶——是母亲老家福建产的,每年春天,她都会托老家的亲戚寄上几罐,说这茶里有山的味道,喝起来安心。我还放了一小束风干的桂花,是去年秋天,我们一起在小区花园里摘的。那天下午,阳光很好,母亲穿着厚厚的外套,蹲在桂花树下,小心翼翼地摘着花瓣,说要晒干了放在衣柜里,衣服会带着甜香。我帮她提着篮子,看着她佝偻的背影,心里突然觉得很酸,却没想到,那竟是我们最后一次一起做这件事。

我把保温箱拎在手里,重量比想象中轻。走出家门时,楼道里的声控灯随着我的脚步一盏盏亮起,又在我走过之后慢慢熄灭,留下一串短暂的光影。小区门口的早餐摊已经支起来了,卖油条的张师傅正忙着炸油条,油锅里的油滋滋作响,飘出诱人的香味。他看到我,笑着喊了一声:“小林,这么早出门啊?今天怎么没穿工作服?”

我在一家建筑设计公司上班,平时这个点,早就穿着工作服匆匆赶地铁了。“张叔早,去海边办点事。”我朝他点了点头,脚步没停。

路边的出租车不多,我站在公交站台等了大概十分钟,才拦到一辆。司机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头发有些花白,操着一口地道的本地话,热情地问我:“小伙子,这么早去海边?是去看日出吗?”

“算是吧,还有点私事要办。”我靠在副驾驶座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路灯还亮着,像一串串联起来的珍珠,照亮了空旷的街道。偶尔有早起的行人匆匆走过,手里拎着早餐,脚步匆忙。路边的梧桐树光秃秃的,枝桠在灯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像一幅写意的水墨画。

车子沿着滨海大道一直开,越靠近海边,风就越大。车窗缝隙里钻进来的风带着海水的咸味,还有一丝凉意,吹在脸上,让我混沌的脑子清醒了一些。我把车窗关小了些,转头看向窗外,远处的海平面渐渐亮了起来,银灰色的光边变成了橘红色,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慢慢向上蔓延。

司机大叔一边开车一边跟我闲聊,说他年轻的时候也经常来海边,那时候海边还没有这么多高楼大厦,只有一片沙滩和几间渔屋。夏天的晚上,他会和朋友一起到海边烧烤,听海浪声,看星星,日子过得简单又快活。“那时候的海水比现在干净多了,能看到小鱼小虾在岸边游,沙滩上全是贝壳,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他感慨道,“现在不行了,人多了,污染也多了,贝壳也少见了。”

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脑子里却全是母亲的样子。想起小时候,我发烧到四十度,她背着我去医院,一路上走得飞快,汗水浸湿了后背;想起我高考那年,她每天凌晨五点就起来给我做早餐,变着花样换口味,怕我营养跟不上;想起我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她紧张得手足无措,做了一桌子菜,却因为太激动,把盐放多了;想起她生病后,为了不让我担心,总是强忍着疼痛,假装没事人一样,还反过来安慰我……

那些温暖的回忆像电影片段一样在我脑海里回放,每一个画面都清晰得仿佛就在昨天。可现在,母亲已经不在了,只剩下我一个人。

车子终于到了渤海湾。我付了车费,拎着保温箱下了车。此时天已经亮了,太阳正从海平面上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层碎金。海边已经有了一些早起的人: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手牵着手在沙滩上散步,步伐缓慢而从容;有几个穿着运动服的年轻人,在海边跑步,欢声笑语随着海风飘过来;还有几个拿着相机的游客,正对着日出拍照,快门声此起彼伏。

我沿着沙滩慢慢往前走,脚下的沙子细腻柔软,踩在上面沙沙作响。海浪一波接一波地涌上来,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哗哗的声音,像母亲温柔的呢喃。我找了一个人少的地方,这里的沙滩很干净,没有太多脚印,远处有几块巨大的礁石,矗立在海水中,像沉默的守护者。

我把保温箱放在沙滩上,蹲下身,慢慢打开。里面的骨灰坛静静躺着,素白的颜色在阳光下显得有些刺眼。我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满是海水的咸味和阳光的味道,我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抱起骨灰坛,轻轻拧开盖子。里面是灰白色的骨灰,细腻得像面粉,还有一些细小的骨头碎片,那是母亲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痕迹。

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沙滩上,很快就被干燥的沙子吸收了,只留下一个小小的湿痕。“妈,我们到海边了。”我哽咽着说,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你看,这里的日出真美,跟你照片里的一样。你不是一直想来吗?我带你来了。”

我从保温箱里拿出那瓶茉莉花茶,拧开盖子,慢慢倒在骨灰上。茶水顺着骨灰流下来,带着淡淡的茶香,渗入沙滩。然后我又拿出那束风干的桂花,撒在骨灰上,金黄色的花瓣落在灰白色的骨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像在诉说着曾经的温暖。

“妈,这是你最喜欢的茉莉花茶,我给你带来了。还有我们一起摘的桂花,你说放在衣柜里衣服会香,我也给你带来了。”我用手轻轻捧起一把骨灰,迎着海风,慢慢撒了出去。

骨灰被风吹起,像一群白色的蝴蝶,在空中打着旋,缓缓落入大海。海浪涌上来,把骨灰卷走,很快就消失在了蓝色的海水里。我知道,母亲终于回到了她最想回去的地方,完成了她最后的遗愿。

我一次又一次地捧起骨灰,慢慢撒向大海,动作轻柔而缓慢,像是在完成一件无比神圣的仪式。阳光越来越暖,洒在我的身上,却驱不散我心里的寒意。我想起母亲住院时,我因为工作忙,有几次没能及时赶过去陪她,她不仅没有生气,还在电话里说:“工作要紧,我没事,有护士照顾我呢。”现在想来,我真是太不孝了,那些所谓的“工作”,在母亲的生命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最后一把骨灰撒完的时候,太阳已经完全升起来了,金色的阳光把海面照得一片通明。我把空了的骨灰坛放在沙滩上,对着大海深深鞠了三躬:“妈,一路走好。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不会让你担心。”

海风拂过我的脸颊,带着海水的咸味和桂花的甜香,像是母亲在轻轻抚摸我的脸,温柔而亲切。我站在沙滩上,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心里既有失去母亲的巨大悲伤,也有一丝完成她遗愿后的释然。母亲操劳了一辈子,终于可以在这里安息了,远离病痛的折磨,远离生活的琐碎。

我在沙滩上坐了很久,直到太阳升到头顶,才起身离开。走的时候,我把那个空的骨灰坛和保温箱一起带走了——我想把它好好珍藏起来,放在书架上,旁边摆着母亲的照片,就像她还在我身边一样。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房子里空荡荡的,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我把骨灰坛放在书架的最上层,然后走进厨房,给自己煮了一碗面条。面条是母亲生前最喜欢给我做的,她总能把面条煮得恰到好处,配上她秘制的酱汁,好吃极了。可今天我煮的面条,却煮得有些糊,酱汁也调得有些咸,吃在嘴里,索然无味。

吃完面条,我觉得很累,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我回到卧室躺下,盖上被子,很快就睡着了。大概是因为早上起得太早,又在海边待了很久,我睡得很沉,还做了一个梦。

梦里,我回到了小时候,大概五六岁的样子,母亲牵着我的手,走在沙滩上。那天的阳光很好,海水蓝得像宝石,沙滩上有很多五颜六色的贝壳。母亲蹲下身,帮我捡起一个漂亮的海螺,放在我耳边:“你听,里面有大海的声音。”我把海螺放在耳边,真的听到了嗡嗡的声音,像海浪在唱歌。母亲看着我,笑得眉眼弯弯,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温暖而明亮。我想跑过去抱住她,可她却慢慢后退,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了海浪里。

我猛地惊醒,额头上全是冷汗。窗外的天已经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来,把房间染成了橘红色。我拿起手机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我坐起身,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梦里的场景还清晰地留在脑海里,心里一阵酸楚。

我起身走到客厅,刚想打开灯,就听到了敲门声。“谁啊?”我随口问了一句,心里有些疑惑——这个时间,很少有人会来我家。

“快递,有你的国际邮件。”门外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带着职业性的礼貌。

国际邮件?我心里更疑惑了。我没有国外的朋友,也没有亲戚在国外,怎么会有国际邮件呢?难道是寄错了?

我走过去打开门,接过快递员递过来的一个信封。信封是浅蓝色的,材质很厚实,上面贴着一张外国邮票,邮票上印着一座古老的城堡,城堡周围是大片的绿色森林,看起来很陌生。邮戳上的字迹有些模糊,隐约能看到是从法国寄来的,寄件日期是一个月前——正是母亲去世的前几天。

信封上的收件人是我的名字,地址写得很详细,甚至包括我家的门牌号,笔迹娟秀工整,看起来很熟悉,却又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麻烦签一下字。”快递员递过来一支笔,我接过笔,在签收单上签了自己的名字,心里充满了疑惑。

“谢谢。”我接过信封,关上了门。

我拿着信封回到客厅,坐在沙发上,仔细端详着。信封很厚,摸起来里面像是夹着什么东西,边缘有些鼓。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茶几上的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开了信封。

里面掉出来一张明信片,还有几页折叠起来的信纸。

我先拿起了明信片。明信片的正面是一幅风景画,画的是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大片大片的紫色薰衣草在阳光下绽放,像一片紫色的海洋,远处是连绵的雪山,天空是纯净的蓝色,美得像童话一样。

而明信片的背面,竟然是母亲的字迹!

我的心脏猛地一缩,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手里的明信片差点掉在地上。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用力揉了揉,再仔细一看,没错,就是母亲的字迹!娟秀工整,带着她特有的笔锋,和她平时给我写便签、在食谱上做标记的字迹一模一样,连标点符号的用法都分毫不差。

明信片上写着一段话,字迹有些潦草,像是写得很匆忙,还有几处被泪水晕开的痕迹:

“儿子,当你收到这张明信片的时候,妈妈可能已经不在了。原谅妈妈瞒着你,这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任性了。我知道我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我不想让你看到我日渐憔悴的样子,也不想让你为我担心,更不想让你看着我一点点离开这个世界。

我年轻时最大的梦想就是去法国看看,去看看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去看看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这个梦想我藏了很多年,一直没能实现。年轻时忙着工作、照顾家庭,后来你爸走了,我又忙着拉扯你长大,总觉得还有时间,等你成家立业了,我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没想到,疾病来得这么快,快得让我措手不及。

这次生病,让我明白了很多事情。人这一辈子,真的很短暂,不能留下太多遗憾。所以我偷偷安排了一切,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来了法国。我知道这样做很自私,对不起你,让你一个人承受失去我的痛苦,可我真的不想带着遗憾离开。

这里真的很美,薰衣草田比我想象中还要漂亮,空气里都是淡淡的花香,站在花田里,仿佛整个人都被紫色的温柔包裹着。我还去了巴黎,看到了埃菲尔铁塔,站在铁塔下,我觉得一切都像做梦一样。晚上,我坐在塞纳河畔的长椅上,看着河面上的游船和岸边的灯光,心里很平静。

我把我的骨灰托付给了你,让你撒入渤海湾,那是我第一次看海的地方,也是我最怀念的地方。那里有我年轻时的回忆,有我对生活的憧憬。而这里,法国,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我把我的思念留在这里,也把我的祝福留给你。

儿子,妈妈对不起你,没能陪你更久,没能看到你成家立业,没能抱上我的孙子。以后的日子,你要好好照顾自己,按时吃饭,不要熬夜,工作不要太拼命,身体最重要。不要因为我的离开而难过太久,我会在另一个世界看着你,保佑你。

找一个爱你的人,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生一个可爱的孩子,好好生活,这就是妈妈最大的心愿。记住,妈妈永远爱你,无论我在哪里,我的爱都会陪伴着你。

妈妈

苏婉

2023年8月15日”

我拿着明信片的手不停地发抖,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下来,砸在明信片上,晕开了上面的字迹,也模糊了我的视线。2023年8月15日!那是母亲住院期间,我因为一个紧急项目,有三天没能去医院陪她。我以为她一直在病房里好好休息,由护士照顾着,没想到她竟然偷偷去了法国!

她那时候已经很虚弱了,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怎么可能经得起长途跋涉?从国内到法国,要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还要转几次车,她一定是忍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才完成了这个心愿。我甚至能想象到,她拖着病体,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的街头行走,一边咳嗽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忍受着身体的疼痛,一边强撑着完成自己的梦想。

我又拿起那几页信纸,慢慢展开。信纸是淡紫色的,带着淡淡的薰衣草香味,上面也是母亲的字迹,记录了她在法国的点点滴滴,还有她想对我说却没能说出口的话。

“儿子,我知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一定会很生气,生气我瞒着你,生气我这么自私。可我真的没有办法,我不想让你看到我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样子,我想让你记住我最好看、最有活力的样子。

我是在8月10日偷偷出院的。我找了一家私人医院,提前联系好了医生和护士,让他们帮我隐瞒,跟你说我身体不舒服,需要静养,让你不用天天去医院。我知道这样对你不公平,可我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出院那天,天还没亮,护士帮我收拾好东西,送我到机场。我坐在飞机上,看着窗外渐渐变小的城市,心里既难过又期待。难过的是,我要离开你了,离开这个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期待的是,我终于可以去实现我多年的梦想了。

飞机飞行了十几个小时,我一路上都在咳嗽,身体很不舒服,旁边的好心人给我递了水和纸巾,还帮我叫了空姐。空姐很照顾我,给我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还拿来了毯子和枕头。我很感激她们,也很庆幸遇到了这么多好人。

到了法国巴黎,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了。我找了一家离埃菲尔铁塔很近的酒店住了下来。酒店很小,却很干净,窗外就能看到埃菲尔铁塔的夜景。晚上,我睡不着,就坐在窗边,看着铁塔上闪烁的灯光,心里很平静。

第二天早上,我去了埃菲尔铁塔。我买了一张门票,慢慢登上铁塔。站在铁塔的顶层,俯瞰整个巴黎的景色,真的很美。街道像棋盘一样整齐,塞纳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缠绕着城市,远处的建筑风格各异,充满了艺术气息。我拿出相机,拍了很多照片,想把这些美景都记录下来,带回家给你看。

下午,我去了卢浮宫。里面的艺术品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我看到了蒙娜丽莎的微笑,她的笑容很神秘,让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我还看到了维纳斯雕像,虽然没有手臂,却依然很美。我在卢浮宫里逛了很久,直到闭馆才离开。

第三天,我去了普罗旺斯。坐了三个多小时的火车,终于到了我梦寐以求的薰衣草田。下车的时候,我差点因为身体不适晕倒,还好有一个当地的老奶奶扶了我一把,还帮我叫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很热情,给我介绍了很多关于薰衣草的知识,还带我去了一片最美的薰衣草田。

站在薰衣草田里,我真的被震撼到了。大片大片的紫色薰衣草在阳光下绽放,像一片紫色的海洋,微风拂过,花浪翻滚,香气扑鼻。我慢慢走进花田,摘下一朵薰衣草,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香味很清新,让人心情舒畅。我在花田里坐了很久,看着蓝天白云,看着紫色的花田,心里没有了痛苦,也没有了遗憾。

第四天,我去了一个叫尼斯的小镇。小镇靠海,风景很美。我在海边的长椅上坐了一下午,看着海浪拍打着沙滩,看着远处的渔船,想起了我第一次去渤海湾的样子。那时候的我,年轻、有活力,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现在的我,虽然老了,生病了,却也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我很满足。

第五天,我的身体开始出现严重的不适,咳嗽得很厉害,还伴有呼吸困难。我知道自己不能再待下去了,必须尽快回国。我买了当天晚上的机票,在机场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可能撑不下去了,就写下了这张明信片和这些信纸,托付给了一位好心的空姐,让她在我离开后,寄给你。

我知道我这样做很对不起你,让你承受了这么多。可我不后悔,因为我完成了我的梦想,也没有留下遗憾。你一定要好好生活,不要记恨妈妈,妈妈永远爱你。

还有,我在酒店的抽屉里放了一个小盒子,里面有我给你买的礼物,是一条项链,上面有一个小小的薰衣草吊坠,希望你能喜欢。盒子里还有我的一张照片,是我在薰衣草田里拍的,我觉得那是我这辈子拍得最好看的一张照片,你留着做个纪念吧。

儿子,再见了。愿你以后的日子,平安、健康、快乐。

永远爱你的妈妈

2023年8月15日于巴黎戴高乐机场”

我把信纸紧紧抱在怀里,哭得像个孩子。眼泪打湿了信纸,也打湿了我的衣服。我终于明白了,母亲为什么在住院期间总是欲言又止,为什么总是看着窗外发呆,为什么在弥留之际反复强调要把骨灰撒入渤海湾。她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跟这个世界告别,跟我告别。

她不想让我看到她痛苦的样子,不想让我为她担心,所以她选择了一个人承受所有的痛苦,一个人去完成她最后的梦想。她用她的方式,给我留下了最珍贵的回忆,也给了我最温暖的祝福。

我不知道母亲在法国的这几天是怎么熬过来的。她那么虚弱的身体,一定受了很多罪。可她在信里,却只字未提自己的痛苦,只写了法国的美景,写了她的开心和满足。她总是这样,永远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我,把所有的痛苦和委屈都藏在心里。

我想起了母亲住院期间,我因为工作忙,有时候会对她发脾气,会抱怨她不体谅我。有一次,我因为项目出了问题,心情很不好,去医院看她的时候,她关心地问我工作怎么样,我却不耐烦地说:“别问了,说了您也不懂,您管好自己的身体就行了。”说完我就后悔了,看着母亲受伤的眼神,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却因为好面子,没有道歉。现在想来,我真是太混蛋了!母亲那么痛苦,那么无助,我不仅没有好好照顾她,反而还对她发脾气,我真的不配做她的儿子。

眼泪哭干了,嗓子也哭哑了,眼睛红肿得像核桃一样。我把明信片和信纸小心翼翼地收好,放进一个铁盒子里,锁在书桌的抽屉里。这是母亲留给我的最后的礼物,我要好好珍藏起来,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那天晚上,我一夜没睡。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母亲的照片,脑子里全是她的样子,全是她在信里写的那些话。我仿佛看到了她一个人在法国的街头行走,看到了她站在薰衣草田里微笑,看到了她坐在塞纳河畔发呆,看到了她在机场写下这些文字时,眼里含着的泪水。

我知道,母亲虽然离开了我,但她的爱永远都在,她会在另一个世界看着我,保佑我。她用她的一生告诉我,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要好好地生活,不要留下遗憾。

从那以后,我变了很多。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拼命工作,不再熬夜加班,不再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我开始按时吃饭,坚持每天锻炼,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我知道,只有我好好生活,母亲才能放心。

我还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都会拿出母亲的明信片和信纸,读一遍。每次读完,我都会觉得心里很温暖,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一样,给我力量,给我勇气。

半年后,我辞去了原来的工作。那份工作虽然薪水很高,但压力太大,每天都过得很压抑。我找了一份压力小一些的设计工作,虽然薪水少了一些,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还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去了很多地方旅游——去了母亲曾经去过的青岛,去了她老家福建,去了她一直想去的云南。我想替母亲去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去完成她还没来得及完成的梦想。

有一次,我去了福建武夷山。那里有连绵的茶山,有清澈的溪水,还有很多善良淳朴的人。我去了母亲曾经生活过的村庄,看到了她小时候住过的老房子,房子已经很旧了,墙壁上爬满了藤蔓。我还去了她曾经就读的小学,学校很小,只有几间教室,操场上有一个生锈的篮球架。当地的老人告诉我,母亲小时候很聪明,也很懂事,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

我在福建待了一个星期,买了很多茉莉花茶,还有一些当地的特产,带回了家。我把茉莉花茶放在书架上,和母亲的骨灰坛放在一起。每次闻到茶香,我都会想起母亲,想起她对我的爱和牵挂。

一年后,我认识了一个女孩,她叫晓雯。晓雯是一家幼儿园的老师,性格温柔、善良,笑容很温暖,像母亲年轻时的样子。我们是在一次公益活动中认识的,她对孩子很有耐心,对老人也很孝顺,我被她的善良和真诚打动了。

我把母亲的故事告诉了她,告诉了她母亲的明信片,告诉了她母亲对我的期望。晓雯很理解我,也很尊重我的过去。她陪我一起去海边,去看日出,去怀念母亲。她还帮我整理母亲的遗物,帮我把母亲的照片做成了一本精致的相册,在相册的扉页上,她写了一句话:“爱不会消失,思念会跨越山海。”

有一天,晓雯对我说:“林默,我知道你很想念阿姨,阿姨也一定很希望你能幸福。我们以后一起好好生活,把阿姨的爱传承下去,好不好?”

我看着晓雯温柔的眼睛,用力点了点头。我知道,这是母亲最希望看到的样子。

又过了一年,我和晓雯结婚了。婚礼很简单,没有邀请太多人,只有我们的亲朋好友。婚礼当天,我把母亲的明信片和信纸放在了胸前的口袋里,我想让母亲见证我的幸福,想让她知道,我没有辜负她的期望。

婚礼上,我穿着笔挺的西装,晓雯穿着洁白的婚纱,我们手牵着手,站在红毯上,接受着大家的祝福。我看着晓雯的眼睛,心里充满了感激——感激母亲的爱,感激晓雯的出现,感激生活给我的所有温暖。

婚后的生活很幸福。晓雯很照顾我,她会记得我的口味,会提醒我按时吃饭,会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耐心地安慰我。我们互相包容,互相理解,日子过得平淡而温馨。

一年后,我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我给她取名叫念苏——思念苏婉的意思。念苏很可爱,像极了母亲年轻时的样子,眼睛很大,皮肤白皙,笑容很甜。每次看到念苏,我都会想起母亲,想起她对我的爱和牵挂。

我会把母亲的故事讲给念苏听,讲给她听母亲的明信片,讲给她听母亲在法国的经历,讲给她听母亲对我们的期望。我会带着念苏去海边,去看日出,去母亲骨灰撒入大海的地方,告诉她:“念念,这是外婆最喜欢的地方,外婆就在这片大海里,她在看着我们,保佑我们。”

念苏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小手伸向大海,嘴里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海风拂过,带着海水的咸味和桂花的甜香,像是母亲在回应我们。

我还按照母亲信里说的,联系了法国那家酒店,让他们帮忙把那个小盒子寄回来。半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一个精致的小木盒。打开木盒,里面有一条银色的项链,项链上挂着一个小小的薰衣草吊坠,吊坠是用紫色的水晶做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木盒里还有一张照片,是母亲在薰衣草田里拍的——她穿着一件淡紫色的外套,站在紫色的花田里,笑容温柔而灿烂,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像镀了一层金边。照片背面,有母亲写的小字:“儿子,妈妈永远爱你。”

我把这条项链戴在了念苏的脖子上,告诉她:“这是外婆送给你的礼物,外婆会一直保佑你健康快乐地长大。”

日子一天天过去,念苏慢慢长大了,从一个咿咿呀呀的婴儿,长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她很喜欢听我讲母亲的故事,每次听完,都会说:“妈妈,外婆真勇敢,我以后也要像外婆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看着念苏天真的笑脸,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希望。我知道,母亲的爱已经传承了下来,她的精神也会一直影响着我们。那张从法国寄来的明信片,不仅仅是一张普通的明信片,它承载着母亲对我的爱和牵挂,承载着母亲的梦想和希望,也承载着我们之间最珍贵的回忆。

它会一直提醒我,要好好生活,要珍惜眼前人,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留下遗憾。我会带着母亲的爱和祝福,勇敢地走下去,好好照顾我的家人,好好经营我的生活,不辜负母亲对我的期望,也不辜负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又是一个清晨,我带着晓雯和念苏来到了渤海湾。太阳正从海平面上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念苏在沙滩上奔跑,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晓雯站在我身边,手牵着手,温柔地笑着。海风拂过,带着海水的咸味和薰衣草的淡香,像是母亲的拥抱。

我抬头望向大海,仿佛看到了母亲的身影,她站在海浪里,穿着碎花连衣裙,笑容亮得像阳光,对着我们挥手。我知道,她一定很开心,看到我现在的生活,看到我身边有这么多爱我的人。

海风吹过,阳光正好,岁月静好。我知道,这就是母亲最想看到的样子,也是我最想要的生活。而那张从法国寄来的明信片,会永远珍藏在我的心里,成为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陪伴着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我会带着母亲的爱,一直好好地走下去,带着念苏,带着晓雯,去看更多的风景,去经历更多的美好,把母亲未完成的人生,好好地延续下去。因为我知道,母亲从未真正离开,她的爱,会像这大海一样,永远陪伴着我们,生生不息,永不褪色。

沙滩上,念苏捡起一个漂亮的贝壳,跑过来递给我:“爸爸,你看,这个贝壳里有大海的声音,像外婆在说话。”

我接过贝壳,放在耳边,真的听到了嗡嗡的声音,像海浪在唱歌,又像母亲温柔的呢喃。我笑了,眼眶却湿润了。

“是啊,”我轻声说,“那是外婆在对我们说,她很爱我们。”

远处的海面上,太阳越升越高,金色的光芒洒在每个人的身上,温暖而明亮。新的一天开始了,带着爱和希望,我们会一直幸福地走下去。

来源:乐观的百香果w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