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滨州日报/滨州网沾化讯“以前谁家办红白事,不比排场就觉得没面子,现在大家观念变了,省心省力还更有意义!”在沾化区富源街道杏行村,几位村民正围坐在村口的文明宣传栏前,讨论着新张贴的《移风易俗倡议书》。
滨州日报/滨州网沾化讯 “以前谁家办红白事,不比排场就觉得没面子,现在大家观念变了,省心省力还更有意义!”在沾化区富源街道杏行村,几位村民正围坐在村口的文明宣传栏前,讨论着新张贴的《移风易俗倡议书》。
这样的转变,正是该街道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结出的硕果。 今年以来,富源街道以乡村振兴为引领,将移风易俗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从群众关心的村风民俗入手,推动陈旧观念悄然退场,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由主要领导牵头成立移风易俗工作小组,各村同步组建红白理事会,一旦有婚丧嫁娶,理事会成员便提前上门,讲解制度、引导流程,让文明办事有章可循。
光有制度约束不够,让新风入脑入心,更要靠全方位的宣传浸润。
“我们科级干部带头扛起责任,带领机关党员干部走村入户,把移风易俗的道理讲到村民心坎里。”街道宣传委员张瑞介绍,“大喇叭、微信群都是老百姓常接触的,我们就用这些渠道反复讲,让文明理念无处不在。”如今,村头的大喇叭不定时播报政策,微信群里实时推送倡议,集市上的宣传台摆满资料,80余条横幅在街巷间醒目悬挂,5辆宣传车穿梭各村,5000余份倡议书送到家家户户,120余小时的循环广播让文明理念无处不在。同时,街道聚焦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恶俗婚闹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30余次,逐步扭转讲排场、比气派的旧风气,树立起重真情、轻形式的新风尚。
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已然成为推动移风易俗的“强劲引擎”。
在富源街道移风易俗部署大会上,全体机关干部和村“两委”成员率先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从自身做起,抵制铺张浪费,践行文明新风。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深入群众,讲述身边事、影响身边人。此外,街道持续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通过群众“看、听、评、议”,推出一批可信可学的身边典型,让文明之风在交流互动中浸润人心,实现“评议一次、影响一群、带动一片”的良性循环。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得常抓不懈才能成常态。”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伟表示,富源街道正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锚定“文化健康名城”的建设目标持续发力,不断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践行”。如今,随着一项项举措落地生根,陈规陋习渐渐淡出视野,文明新风在田间地头不断蔓延,一幅风清气正、邻里和睦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来源:品质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