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排子河畔发现一座六祖庙,村中传说赵六祖在此羽化成仙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4:38 1

摘要:周末,骑着电动车,沿着新修的环省公路西行,走过排子河,再穿过一个村庄,前面就是林扒镇的地界了。

周末,骑着电动车,沿着新修的环省公路西行,走过排子河,再穿过一个村庄,前面就是林扒镇的地界了。

远远望去,只见一座高大的单孔双层石牌楼矗立在村口,上面匾额正中写着“张仙营”,下面枋间写着“六祖庙”等几个大字。

一看村名,就知道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村庄,再看看寺庙名,更是让人大跌眼镜,这里的六祖,难道真是唐代家喻户晓的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

慧能不识字,但悟性很高,当年以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颇受五祖赏识,继承了禅宗的衣钵。

他在岭南开创了南禅宗,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六祖庙和慧能有关系吗?这座塔为什么叫六祖庙?庙内有珍贵的文物吗?带着这些问题我走进村庄南边的六祖庙。

山门是一座上下两层,面阔三间,前面出檐的仿古式建筑。

庙宇前面是村里的文化广场,左边修有一座演出节目的舞台。

站在舞台上向院内望去,只见山门后边还有两座殿堂,规模都不大,引人注目的是,殿堂的西北角矗立着一座白塔,共有五层,自下而上逐层收缩。

问了几个人,都说不清庙宇的来历,他们推荐说,一个叫周钦的老人了解六祖的来龙去脉。

午后三点左右,终于找到了周师傅,这位年过八旬的老翁依然精神矍铄,慢条斯理地向我讲述了代代相传的故事。

很久以前,这里就有一座寺庙。不知到了那个朝代,北边的辛庄出了一件怪事,村中有一姓赵的财主家的姑娘,竟然怀了孕,孩子生下来后,赵员外嫌名声不好听,就偷偷的把孩子扔在野外,可令人意外的是,回到家中,孩子居然仍在家里睡着,一连三次都是这样。

赵员外无奈,只好把孩子送到寺庙里。

老和尚给孩子起了个名叫六儿,六儿长到五六岁的时候,老和尚开始安排他出去打柴。每一次回来,他从未空过手,总是背着一大捆柴回来。

老和尚很纳闷,这孩子很贪玩,怎么每次都拾这么多柴。

有一次,老和尚偷偷跟着他欲一探究竟。

只见六儿向西南方向的一条小河边走去,他穿过地板桥,径直走到一片乱坟岗上,躺在那里睡觉。

乱坟岗上枯木,荒草丛生,不一会,只见一只老虎走过来,躺在六儿的头侧,另一只则躺在他的脚旁,似乎在和他玩耍。

老和尚惊得目瞪口呆,知道这孩子不简单。

老和尚又安排六儿打扫大殿,整个大殿又被打扫的干干净净,连两旁站立的八大金刚等几十尊佛像都被擦的一尘不染。老和尚又纳闷了,一个几岁的孩子是怎样做到的?

一天天还未亮,老和尚就早早起来,躲在大殿后,从门缝中窥看,只见六儿先洒上清水,然后,用手指指旁边泥塑木雕的神像说,都过来活动活动,清理一下身边的卫生,只见各尊神像果真开始打扫起来,一会就打扫完毕。

老和尚这才悟到,这孩子绝非凡人。

六儿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到张吴岗去化缘,他只要木柴,不要粮食,张吴岗的村民送给他很多柴草。到索家寨化缘时,遭到赋闲在家的一位官员的拒绝。其中关于化缘的部分传说,已经模糊不清了。

六儿终于攒够了一大堆柴草。对老和尚说,师傅,感谢你的养育教诲之恩,我是天上的鲁祖转世,我就要自焚上天了。

说完,就点燃草垛,爬上去,盘脚端坐在上面。一霎时,火苗上窜,烟气弥天。

老和尚眼睛湿润,哽咽道:“徒儿啊,你就这样走了”。六儿赶紧把草鞋扔下来,说:“师傅,徒儿没有贵重物品,就留此作为纪念吧。

老和尚抬头一看,不见了徒儿,悲痛欲绝地说,“徒儿没有了,还要鞋做什么?”随手把草鞋扔进火堆。

话音刚落,忽然,从草间飞出一对白鸽飞向西天。

大家纷纷为和尚惋惜,这双鞋原来是徒儿送给师傅的登天梯。

人们为了纪念鲁祖,便在他自焚升天的地方修建了鲁祖塔,把庙称为鲁祖庙,后来,简化为六祖庙。

可见六祖庙中的六祖不是慧能,他姓赵,叫赵六祖。

据周钦老人讲,原来六儿经过的地板桥解放前还存在,又称老虎桥。

他小的时候,六祖庙被辟为学堂,有前殿,后殿和偏房。殿堂内的壁画,画的就是六祖传说的经过。

文化革命时,庙宇被拆毁,只留下一尊佛像如今保存在鲁祖塔中。

来源:江湖夜雨9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