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丨免密支付不能一“免”了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11:16 1

摘要:近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就“免密支付”业务发出倡议,一方面肯定了其提升交易效率、优化用户体验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则着重强调了须加强业务安全管理,切实保护用户权益。“免密支付”在为我们生活带来极致便利的同时,也悄然打开了潜在的风险之门,如何掌控这柄“双刃剑”,成为

□ 张英东

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在电商平台购物时,被反复弹窗提醒后开通了小额“免密支付”功能,想要关闭时却发现不知道如何操作。

近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就“免密支付”业务发出倡议,一方面肯定了其提升交易效率、优化用户体验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则着重强调了须加强业务安全管理,切实保护用户权益。“免密支付”在为我们生活带来极致便利的同时,也悄然打开了潜在的风险之门,如何掌控这柄“双刃剑”,成为摆在行业、用户乃至全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

“免密支付”的兴起,是数字时代追求效率的必然结果。它通过简化支付流程,将原本需要输入密码、验证身份的多步操作压缩为“一键完成”,极大地缩短了交易时间,让消费体验更便捷。然而,当支付环节的“锁”被卸下,与之伴生的安全风险便不容小觑。

从服务提供方而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授权环节的规范性问题。过去,部分平台存在“默认开通”或诱导式开通的现象,用户在不甚了解业务细则的情况下便已开启此功能,知情权与选择权未能得到充分保障。其二,风险管理机制有待加强。对商户资质的审核、应用场景的风险评估、交易额度的动态管理若存在漏洞,便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资金盗刷的通道。其三,交易监测与响应能力至关重要。缺乏有效的风险模型与实时监测,难以及时识别和拦截异常交易,导致用户可能在毫无察觉中蒙受损失。其四,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保护措施需要加强。老年人普遍存在对新兴支付方式理解不深,风险防范能力相对较弱等状况,更需要清晰的信息提示和便捷的功能管理选项。

解决“免密支付”问题的核心在于,推动构建一个“规范授权、智能风控、权益保障、用户教育”四位一体的安全生态。首先,支付服务主体必须将用户意愿和知情权置于首位,特别对老年人来讲,更应采取审慎原则,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充分揭示业务核心内容和潜在风险,尊重其真实意愿;其次,支付机构需要持续投入技术研发,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构建更加精准、灵敏的风险识别与防控体系;再次,要构建畅通、高效的投诉处理渠道和便捷的功能关闭通道,针对老年人开通“一键查询”“一键取消”以及交易信息定期推送等功能;最后,用户须做好设备与账号的安全管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定期检查签约情况并关注交易提醒。

我们乐见技术带来的便捷,但绝不能忽视其潜藏的风险。唯有各方协同努力,在创新中坚守安全底线,在便利中不忘风险防范,才能使“免密支付”真正成为服务美好生活的可靠工具。

本文来自【聊城日报-聊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