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十五届全运会赛场上,大湾区的灯光见证着来自淄博的荣耀。广州南沙体育馆内,韩雪诗所在的山东武术套路团体队摘金,这是淄博本届全运会首金,更实现了山东武术历史性的突破;香港启德体育园内,魏振浩的剑尖精准击中对手,为山东夺得男子佩剑全运首金。两枚金牌的背后,是淄博运
第十五届全运会赛场上,大湾区的灯光见证着来自淄博的荣耀。广州南沙体育馆内,韩雪诗所在的山东武术套路团体队摘金,这是淄博本届全运会首金,更实现了山东武术历史性的突破;香港启德体育园内,魏振浩的剑尖精准击中对手,为山东夺得男子佩剑全运首金。两枚金牌的背后,是淄博运动员对“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主题最生动的诠释,也藏着这座城市的体育初心。
赛场上韩雪诗的棍术如银龙穿梭,魏振浩的刺击精准凌厉,这份从容背后,是两人十余年的刻苦磨砺——韩雪诗清晨打磨套路,弓步定型十分钟不松懈;魏振浩带伤加练,磨破的剑服堆成小堆。更关键的是,两人成长始终有淄博体育培育体系支撑,金牌既是个人拼搏的硕果,更是城市体育理念的必然回响。
淄博的体育人才培养,早已扎根校园。淄博市武术院,与12所中小学建立“市队校办”合作,教练定期入校选拔好苗子;淄川区般阳中学,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依托大体操训练中心培育体育特长生,近年已输送多名二级运动员。这种“体教融合”模式,让有天赋的孩子既能安心训练,又不耽误学业。
专业保障的投入更显城市诚意。市财政每年单列体育专项经费,为体校更新训练器材,给重点运动员配备康复师和营养师;退役运动员转型教练的扶持政策,让魏振浩的教练张峰这样的资深从业者能安心执教。韩雪诗冬训时的保暖护具、魏振浩旧伤康复的理疗方案,都来自这套完善的保障体系。正如武术院墙上“以体树人”的标语,淄博的培养从不止于技术,更注重品格锤炼。
基层体育的蓬勃发展,为人才成长提供了沃土。全市建成2万余处体育场地,社区健身中心里常有教练义务指导;每年举办的青少年武术、击剑锦标赛,让孩子们在比拼中崭露头角。“培育-成才-反哺”的良性循环,让体育精神在淄博代代相传。当政策的阳光、校园的土壤与个人的汗水相遇,平凡少年也能站上最高领奖台。这两枚金牌不是终点,而是淄博体育人才辈出的新起点。
全运会的活力,从来不是单指冠军的激情,更包括日复一日的坚持。这座城市孕育的坚韧与真诚,既在烧烤烟火气中闪光,也在赛场上绽放。而这,正是全运会最珍贵的馈赠——让每一份坚持都被看见,让每一种奋斗都值得喝彩。(高青县木李镇 郭慧娟)
本文来自【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