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是他们!这都第三次了!"微博上,一位网友的怒吼引发了大量共鸣。当《百花杀》官宣孟子义、何与、徐正溪"三搭"阵容时,无数观众的反应不是惊喜,而是疲惫。这不是偶然,而是内娱"三搭"成瘾的集体症状。
一场"三搭"引发的内斗,正在撕裂内娱
"又是他们!这都第三次了!"微博上,一位网友的怒吼引发了大量共鸣。当《百花杀》官宣孟子义、何与、徐正溪"三搭"阵容时,无数观众的反应不是惊喜,而是疲惫。这不是偶然,而是内娱"三搭"成瘾的集体症状。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场"三搭"背后,竟藏着剧组内斗、演员耍大牌的内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剧组工作人员透露:"开机第三天,主演就要求改剧本,把原本的八场戏压缩成三场,全组一百二十号人干等六小时。"
真金白银的"三搭"经济学
平台数据显示,"熟脸CP"的扑街率比新组合低62%,这成了流量明星的护身符。为了省下300-500万的宣发成本,剧组选择"省事",让演员们重复合作。
《百花杀》的选角导演坦言:"现在平台方点名要成熟CP,新组合风险太大。"B站数据显示,相关二创视频播放量3天破2000万,#百花杀二搭#话题阅读量破亿。
但"三搭"背后,是演员的可塑性被消耗,是观众的耐心被透支。孟子义从《陈情令》到《说英雄》再到《百花杀》,都是"美强惨"专业户;何与的"病娇宇宙"连续三部剧人设雷同,粉丝调侃"快成古装病弱代言人"。
流量与专业的撕裂战
这不是孤例。林永健在《人民日报》上批评:"有人带编剧进组,七页纸的戏份说加就加",评论区立刻刷出杨幂、赵丽颖、肖战的名字。
《三人行》剧组风波中,李明德控诉马天宇"零下十七度等他四十五分钟",马天宇工作室则回应"他自进组以来一直按通告时间准时到达"。剧组更指责李明德"暴力损坏酒店财物",双方各执一词。
更令人震惊的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去年的调查显示,78%的制片公司遇到过主演要求改剧本,超过三成因此主线崩坏。数据背后,全是打工人被晒脱皮的工时和烧到卡冒烟的电费。
观众用脚投票的真相
当资本与流量合谋,观众用脚投票成了最直接的抗议。《繁花》因"资本操控争议"豆瓣评分暴跌至5.2分,而聚焦单亲妈妈困境的《四喜》却逆袭收视率破3.5。
新生代导演陈可辛在车祸后首度发声:"拍电影不是拍PPT,我们需要真实的故事,而不是数据的奴隶。"其新作《暗河传》以185个实景搭建对抗流量逻辑,豆瓣评分7.8,印证了"真诚内容才是硬通货"的行业定律。
三位影后在《一路繁花2》中直言不讳:"流量不是特权,专业才是立身之本。"何赛飞痛批:"台词是角色的魂,删了就没了灵气,不尊重剧本的演员,怎么能演好角色?"
当"三搭"成为流量明星的护身符,当"耍大牌"成为常态,我们不禁要问:观众的耐心,真的能无限透支吗?
对于这场"三搭"热潮,你怎么看?是情怀暴击,还是创作偷懒?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来源:网罗小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