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件文物于1970年10月出土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从外形上看,壶身呈扁圆形,是模仿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使用的皮囊壶制作而成。唐·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不仅是国家一级文物,同时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级文物,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这件文物蕴含信息十分丰富
道具组再上分!
《唐诡3》道具细节控
现陕历博镇馆之宝
在最新一集的《唐诡3之长安》中,
不少网友被裴喜君送给费鸡师的
银酒壶惊艳到,
剧中的这件
银酒壶还真有原型——
唐·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这件文物于1970年10月出土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从外形上看,壶身呈扁圆形,是模仿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使用的皮囊壶制作而成。唐·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不仅是国家一级文物,同时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级文物,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这件文物蕴含信息十分丰富,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风俗、技艺等多角度多层面地揭示了大唐的时代生活。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唐(618-907)
通高14.8厘米,口径2.3厘米,壁厚0.12厘米
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
壶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先用一块银板锤打出壶体的大致形状,再在壶腹两面各锤打出一匹凸起的马,然后将两端接口焊接,并打磨抛光,使其看不出焊缝。银壶主题纹样的双马及壶盖、弓形提梁、同心结处均鎏金,色彩上黄白相互辉映。马后腿屈坐,前腿站立,长鬃覆颈,长尾舞摆,颈上系结飘动的彩带,口衔一只酒杯,喜庆气氛浓郁,动感十足,在唐代诸多表现马的形象中很少见。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散发着光彩夺目的鎏金光泽,瞬间抓住众人目光这件银壶的壶身两侧各饰一匹舞马,它是仿造北方游牧民族皮囊壶的造型捶揲而成,却带着独属于盛唐的雍容华贵,充分反映了唐王朝时期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间的文化交融。皮囊壶所蕴含的游牧基因,与舞马呈现的宫廷气象,在这件文物上达成了奇妙和谐,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大唐海纳百川的包容气度。
此外,与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同时出土并且都出现在影视剧《唐诡3》中的,还有鸳鸯莲瓣纹金碗,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一级文物。据了解何家村唐代窖藏共出土金银器皿、银铤银饼银板、金银铜钱币、玛瑙琉璃器、水晶器等1000多件文物,是唐代金银器的一次空前大发现。
鸳鸯莲瓣纹金碗共出土两件,造型、规格一致,制作亦十分精细。金碗腹壁的双层凸瓣,在粟特金银器上常见,其渊源可能来自更遥远的希腊罗马。装饰上,金碗的内底平錾团花,外壁压出交错排列的双层莲瓣,每层10瓣,上层每瓣中心錾刻一只飞禽或走兽作为主题纹饰,环绕以花草;下层每瓣中心均为忍冬纹。莲瓣之上、口沿外壁一周填充一组飞禽与如意云纹,莲瓣之下、圈足外壁一周则以方胜纹装饰。碗底外壁中心是一只飞翔于花草之中的鸳鸯。主纹之下,全部以鱼子纹填底。
金碗的装饰主次分明,动静有序,成功地将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与兴旺和谐的民族审美情趣融合在一起,是最为精湛华美、最具盛唐气韵的金质器皿,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国宝级文物。因为是手工制作,2件金碗虽属“一式两份”的对器,但重量有细微的差异,唐人墨书1件为“九两半”,1件为“九两三”,称重却仅相差1克,似乎当时对重要金器的管理使用更为精准的衡器;两碗局部装饰上也有不同,外底中心虽各为一只鸳鸯,但呈回首相对状,形成有趣的互动组合。
来源:西安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