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伟达转向谷歌?液冷产业出海信息更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12:41 1

摘要:本周英伟达即将公布自己的财报,看目前市场的情绪,只有超预期才算正常,就是符合预期都是利空了。继孙正义之后,又有大佬出售了英伟达的全部持股。

讨论两个话题,一个是NVidia vs Google,一个是昨天刚得到的液冷最新调研信息。从英伟达转向谷歌

本周英伟达即将公布自己的财报,看目前市场的情绪,只有超预期才算正常,就是符合预期都是利空了。继孙正义之后,又有大佬出售了英伟达的全部持股。

新闻标题虽然都写的比较严重,但实际孙正义也就只有58亿美元,而Peter Thiel只有1亿美元,跟目前英伟达4.6万亿市值比起来,简直就是那爷说的“九牛一毛上的毛尖尖”。

关于AI Bubble的讨论现在越来越多了,似乎每天都能看到这种新闻,很多自媒体大佬、各大外资机构也都发表过自己的看法,我们之前的文章提到过很多,泡沫论和非泡沫论都有自己非常鲜明的依据,我们不对这个下结论,感觉并没有太大意义,但TMTB上的一个看法我是比较认同的--不管是坚定看好 AI 的多头,还是等着看市场回调的空头,其实都有一个隐性共识,盼着 AI 价格能走出 “泡沫式” 的陡峭上涨。多头满仓等待着垂直攀升带来的高额回报,空头则盯着后续可能的崩盘,想证明自己的判断没错。不少人还把当下类比 1997-1998 年,期待复刻 1997-1999 年的行情,越快看到价格飙升越好。

为什么最近关于泡沫的讨论越来越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奥特曼那笔总额 1.4 万亿美元、涉及 30 吉瓦的巨额投资,毕竟这波AI浪潮受益最大的英伟达才只有20倍的估值,但奥特曼这笔投资规模堪比整个私人信贷市场,再加上 8 年的长期承诺,直接让市场对 AI 行业的认知发生了转向,原本的乐观预期被更多的不确定性取代。

最直观的变化是 AI 叙事的重构,之前大家更关注行业整体的增长潜力,如今讨论重心落到了 OpenAI的盈利能力上,以及它对整个科技生态的连锁影响,从广告平台、软件服务公司,到 GPU 厂商、甲骨文这样的基础设施托管企业,都被卷入其中。市场突然意识到,这本质上是对一个才诞生 3 年的初创行业下了重注,风险远比想象中高。

类似下面这种图相信大家都见过了,彭博也做过一个。

整个生态里,OpenAI 的角色太核心了,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如果 OpenAI 后续执行出问题,不仅自身难保,还可能拖累整个生态的估值,所以早在10月7号,我们就写过“OpenAI已经大而不能倒”的文章,应该算是国内最早一批提出这个说法的。

OpenAI已经大而不能倒?

所以英伟达这次的财报就非常关键。

而相对英伟达,大家貌似对谷歌越来越有信心,前天我们写过伯克希尔投资谷歌的分析,今天又看到下面数据,大家对谷歌都充满了信心。

昨天我们在星球中就发过关于谷歌TPU的一个信息,结论就是谷歌后面肯定要自己接手做TPU的design了,说明谷歌AI时代六边形战士的角色越来越稳,越来越好。

部分液冷龙头企业出海北美信息更新关于深度分析和供应链格局之前写过,这里不再赘述:液冷供应链格局千亿的液冷赛道

首先是英维克,昨天从产业内获取到下面的数据,至于订单的总金额以及毛利的估算,可以到星球查看具体数据。

思泉新材

出海业务:冷板

据产业消息,公司冷板业务有望突破NV冷板供应格局,拿下相应供货Code,2026年获得相应冷板直供订单。

科创新源

出海业务:冷板代工

公司主要通过与台达、奇宏AVC等合作,以冷板代工的形式出海NV等北美核心科技大厂,目前已处于广泛送样阶段,后续等待批量订单即可。

星球中更多关于液冷、光模块、PCB、电源等更多出海链相关的资料。

半导体AI产业交流

来源:科技大排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