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少感冒,冬日常笑!儿童冬季感冒预防全攻略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6 20:12 1

摘要:家长做好这5点,能大幅降低娃的感冒风险。 第一招:把好“入口”“触点”两道关。娃的小手是病毒“搬运工”,必须做好清洁防护。 第二招:吃对食物,养出“免疫力小卫士”。营养是免疫力的“燃料”,冬季给娃搭配饮食要遵循“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原则。每天保证1个鸡蛋、1杯牛奶或酸奶,再搭配瘦肉、鱼虾、豆制品等,这些食物中的优质蛋白能帮助娃合成免疫细胞;多给娃吃新鲜蔬果,比如橙子、猕猴桃、草莓补充维生素C,胡萝卜、南瓜、菠菜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A能增强鼻腔黏膜的防御能力。 第三招:穿对衣物,拒绝“捂汗”和“受凉

寒风一吹,幼儿园的“请假榜”就变长了——3岁的朵朵鼻塞得没法好好吃饭,连最爱吃的草莓蛋糕都没了胃口;5岁的小宇半夜咳嗽不止,妈妈抱着他熬到凌晨才浅浅睡去;刚上一年级的乐乐刚返校两天,就被同学传染,发烧到38.7℃。家长们既心疼又焦虑,却总觉得“娃冬天感冒是常事”。其实,儿童免疫系统还在发育,鼻腔黏膜娇嫩,冬季稍不注意就容易被感冒病毒“盯上”,但只要摸准儿童感冒的特点,做好科学防护,就能让娃在冬天少遭罪,活力满满。

先弄清:为啥娃一到冬天就爱感冒?

儿童冬季感冒高发,和他们的生理特点、活动场景密切相关,主要有三个核心原因,家长们一定要了解:

首先是娃的免疫系统“还没练熟”。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免疫细胞活性比成人低,面对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常见感冒病毒时,“防御能力”相对较弱。就像4岁的童童,幼儿园里有小朋友打喷嚏,他当天下午就开始流清涕——原来他上午玩玩具时,刚好摸到了那个小朋友碰过的积木,又习惯性地揉了揉鼻子,病毒就这样“钻”进了体内。冬季低温干燥,病毒在玩具、滑梯、门把手等物体表面能存活数小时,娃又爱用小手摸来摸去,再揉眼睛、抠鼻子,病毒自然容易“趁虚而入”。


其次是呼吸道黏膜“不堪一击”。儿童鼻腔黏膜娇嫩,毛细血管丰富,低温一刺激就容易收缩,导致黏膜供血减少,原本能阻挡病毒的“屏障”就变薄弱了。6岁的琪琪就是这样,妈妈接她放学时,为了赶时间没给她戴围巾,刚走出温暖的教室,冷风一吹她就打了个寒颤,第二天就开始咳嗽。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娃从温暖的室内冲到寒冷的室外,呼吸道瞬间受到刺激,抵抗力会暂时下降,病毒就有机可乘。另外,冬季日照少,娃维生素D合成不足,也会间接影响免疫力,这也是北方娃冬季感冒概率比南方娃高的原因之一。

最后是集体环境成“传播温床”。幼儿园、托管班是娃的主要活动场所,30多个孩子挤在密闭的教室里,一旦有一个娃感冒,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会快速扩散。乐乐所在的一年级班级就是如此,第一个感冒的小朋友没及时请假,短短3天,班里就有8个孩子陆续出现感冒症状——他们一起读绘本、分享零食,病毒通过飞沫和接触快速传播,难怪会出现“一个感冒,全班中招”的情况。

家长必做:5招筑牢娃的“抗感冒防线”

儿童感冒预防,关键在“细节防护”和“习惯培养”。家长做好这5点,能大幅降低娃的感冒风险。

第一招:把好“入口”“触点”两道关

娃的小手是病毒“搬运工”,必须做好清洁防护。邻居家的天天就因为这一点受益:他妈妈每天早上都会给她装一个儿童口罩,叮嘱她在公交和幼儿园里戴好,放学回家第一时间拉着她用“七步洗手法”洗手,边洗边念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还会和她比赛“谁洗得更久”,吸引娃配合,洗手时间至少20秒,刚好能唱完一首《小星星》。这个冬天,天天班里大半同学都感冒过,他却一直健健康康。如果在外不方便洗手,家长要随身携带含酒精的儿童免洗洗手液,注意避开娃的口鼻,搓揉时让娃手心、手背、指缝都沾到。同时要做好“环境清洁”。娃的玩具、绘本、餐具每天用沸水浸泡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家里的门把手、开关、遥控器等高频接触点,每天消毒1次;即使天冷,也要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让新鲜空气稀释室内病毒,通风时可把娃带到另一个房间保暖。

第二招:吃对食物,养出“免疫力小卫士”

营养是免疫力的“燃料”,冬季给娃搭配饮食要遵循“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原则。每天保证1个鸡蛋、1杯牛奶或酸奶,再搭配瘦肉、鱼虾、豆制品等,这些食物中的优质蛋白能帮助娃合成免疫细胞;多给娃吃新鲜蔬果,比如橙子、猕猴桃、草莓补充维生素C,胡萝卜、南瓜、菠菜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A能增强鼻腔黏膜的防御能力。可以把蔬果做成娃喜欢的样子,比如把胡萝卜、西兰花切碎拌进粥里,把猕猴桃、香蕉做成水果沙拉。另外,冬季干燥,要督促娃多喝温水,3-6岁娃每天喝1000-1400毫升,学龄儿童喝1400-1700毫升,少量多次喝,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减少病毒附着。避免给娃吃过多甜食、油炸食品,这些食物会影响免疫细胞活性。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冬季日照少,可在医生指导下给娃服用维生素D制剂,也可以在晴天中午带娃晒太阳15-2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

第三招:穿对衣物,拒绝“捂汗”和“受凉”

冬季给娃穿衣,很多家长陷入“越厚越好”的误区,其实娃活泼好动,穿太多容易出汗,一吹风反而感冒。7岁的浩浩上周就因此感冒了:奶奶怕他冷,给他穿了两件毛衣加一件羽绒服,他在学校跑跳后满头大汗,脱了外套坐在风口,很快就开始鼻塞。正确的穿衣原则是“洋葱式穿搭”,内层穿透气吸汗的纯棉衣物,中层穿保暖的毛衣或抓绒衣,外层穿防风防水的外套,方便根据温度增减。判断娃是否穿够,摸后颈最准确——后颈温暖干燥就是刚好,潮湿出汗就减衣,发凉就加衣。

重点保护娃的“易寒部位”:头部、腹部、脚部。出门戴透气的针织帽,避免冷风直吹头部;穿高腰裤或在衣服里加个肚围,防止腹部受凉;鞋子要保暖透气,袜子选纯棉的,每天更换。幼儿园午睡时,给娃穿宽松的睡袋或保暖睡衣,避免踢被子着凉。

第四招:动起来+睡够觉,激活免疫力

运动能促进娃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让免疫细胞更活跃。5岁的一诺冬天很少感冒,秘诀就是她妈妈每天晚饭后都会陪她做室内游戏,比如“拍球比赛”“跳格子”,周末天气好时还会带她去公园骑自行车,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娃的免疫力越来越强。冬季可选择室内运动,比如拍球、跳绳、玩亲子游戏,天气晴朗时带娃去公园快走、玩滑梯,每周3-4次即可。但要注意,运动后及时帮娃擦汗、换干燥衣物,避免受凉,就像一诺运动后,妈妈总会提前备好干净的毛巾和内衣,不让她带着汗渍休息。充足睡眠也很关键,生长激素分泌的同时,免疫细胞也在“充电”。3-5岁娃每天要睡10-13小时,6-12岁娃睡9-12小时,尽量让娃晚上8点半前入睡,睡前1小时别玩电子产品,可讲故事、听轻音乐助眠,保证睡眠质量。

来源:乔一妈妈讲育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