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奖成了“照妖镜”,易烊千玺、宋佳拿奖后,破防人质疑声来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3:13 1

摘要:影视奖项的核心价值,在于以专业认可为行业领航。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落幕当晚,聚光灯下的荣誉时刻本应成为影坛佳话——24岁的易烊千玺捧起金鸡影帝奖杯,成为该奖项史上最年轻的得主;45岁的宋佳则凭借《好东西》二度摘得最佳女主角,完成“影视双最高荣誉双二封

影视奖项的核心价值,在于以专业认可为行业领航。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落幕当晚,聚光灯下的荣誉时刻本应成为影坛佳话——24岁的易烊千玺捧起金鸡影帝奖杯,成为该奖项史上最年轻的得主;45岁的宋佳则凭借《好东西》二度摘得最佳女主角,完成“影视双最高荣誉双二封”的成就。可荣誉归属尘埃落定不足两小时,网络上的质疑声便如潮水般涌来。有人直言:“这届金鸡奖成了一面照妖镜,把藏在奖项背后的资历争议、审美差异与信任危机,全照了出来。”

2024年11月20日晚,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内星光璀璨。当颁奖嘉宾念出“最佳男主角”获奖者是易烊千玺时,镜头聚焦在这个穿着黑色西装的年轻人身上。他起身时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领带,快步走上舞台,双手接过沉甸甸的奖杯,声音带着一丝抑制不住的颤抖:“感谢刘春和这个角色,让我明白表演的意义在于真诚。”台下掌声雷动,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几乎同时,社交平台上的讨论已炸开锅。“24岁拿影帝,资历够吗?”“这是流量的胜利还是实力的认可?”争议帖迅速占据热搜榜,与易烊千玺的获奖词条形成鲜明对比。另一边,宋佳凭借《好东西》中“王铁梅”一角二度封后时,类似的争议再次升级——有人为她的实力喝彩,更多人却在为同提名的咏梅感到惋惜,认为“影后本该属于咏梅”。而评委与获奖者之间的合作关联,更让这场关于“公平”的讨论,变得愈发复杂。

年轻影帝的荣光与质疑:24岁的“不够格”?

易烊千玺的名字,在颁奖夜的网络世界里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评价。支持者称他的获奖是“流量偶像转型实力派的里程碑”,质疑者则直言“太年轻,压不住影帝的分量”。这份争议的背后,是他从偶像到演员的蜕变之路,也是公众对“年轻有为”的不同认知。

此次凭借《小小的我》中的脑瘫少年刘春和一角获奖,是易烊千玺第四次提名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此前,他曾分别因《少年的你》中的小北、《送你一朵小红花》中的韦一航、《奇迹・笨小孩》中的景浩三次入围,每次提名都伴随着“进步显著”的评价,却始终与奖杯擦肩而过。“四提终中”的结果,对他而言,是多年积累的回报,也是转型之路的关键证明。

为了塑造好刘春和这个极具挑战性的角色,易烊千玺的付出远超外界想象。电影筹备阶段,他主动进驻康复中心,与脑瘫患者同吃同住三个月。每天清晨,他跟着患者学习吃饭——因为肌肉控制能力弱,食物常常会从嘴角漏出,他就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咀嚼和吞咽的动作,直到能精准控制面部肌肉;为了模仿患者的行走姿态,他绑着沙袋练习腿部发力,膝盖磨破了皮也不停歇,导致拍摄结束半年后,走路仍带着轻微的外八字;为贴合角色清瘦的身形,他在两个月内减重二十斤,脸颊凹陷,手臂细得能清晰看到血管。

拍摄现场的细节更能体现他的较真。刘春和因疾病导致右手活动不便,易烊千玺便坚持用左手完成所有戏份——吃饭、写字、系扣子,甚至是一些精细的手工活。为了熟练使用非惯用手,他在休息时也刻意只用左手做事,右手长期闲置到出现轻微的肌肉萎缩。有一场刘春和情绪崩溃的戏,他跪在地上嘶吼,额头撞在墙上,直到导演喊“卡”,他仍沉浸在角色中无法自拔,额头红肿一片也浑然不觉。

评委会对他的表演给出了高度评价:“在角色情绪的收放之间,展现出扎实的塑造力与艺术深度。他没有刻意渲染苦难,而是用细腻的眼神和肢体语言,让观众看到了刘春和的坚韧与渴望,这种表演极具感染力。”不少观众在看完影片后也表示,完全忘记了演员是易烊千玺,只记住了刘春和这个角色,“他摆脱了偶像标签,真正走进了角色的灵魂里”。

但争议声几乎与掌声同时响起。“24岁太年轻,行业积淀不够”是最主流的质疑。有网友在评论区直言:“金鸡奖是华语电影的权威奖项,应该更看重演员的阅历和作品积累,过早把影帝颁给年轻人,不仅对他是种压力,也显得奖项不够厚重。”还有人提出“题材红利”的说法,认为脑瘫患者这类特殊角色本身容易引发观众同情,拉高评价,并非全靠演技拿下奖项。

这种说法显然忽略了特殊角色背后的表演难度。业内人士指出,饰演特殊群体从来不是“捷径”,反而对演员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和共情能力要求更高。“普通角色可以依靠自身经验演绎,而特殊角色需要完全抛弃自我,进入一个陌生的身体和灵魂,这需要极强的专业能力。”与易烊千玺同获提名的朱一龙、黄晓明也对他的获奖表示认可,朱一龙在采访中说:“千玺的努力和天赋有目共睹,这个奖项他值得。”

二封影后的尴尬:是实力还是“运气”?

易烊千玺的争议尚未平息,宋佳二度拿下影后的结果,又引发了新一波讨论。她凭借《好东西》中“王铁梅”一角,第二次捧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杯,成为继周迅、章子怡之后,第三位完成“影视双最高荣誉双二封”的女演员。这部影片当晚还包揽了最佳故事片、最佳女配角两项大奖,成为本届金鸡奖的最大赢家。

王铁梅这个角色,是一位在东北小城打拼的单身母亲,从青年时期的泼辣果敢,到中年时期的温柔坚韧,人生轨迹横跨二十年。宋佳精准地把握了角色不同阶段的特质:青年时的王铁梅,说话带着浓重的东北口音,走路风风火火,眼神里满是不服输的劲儿;中年后的她,语速放缓,动作沉稳,眼神中多了几分疲惫,却依然藏着对生活的热爱。为了贴近角色,她特意去东北农村体验生活,跟着当地妇女学做酸菜、包饺子,甚至学会了骑三轮车。

评委会对她的表演评价道:“以轻盈富有层次的演绎,勾勒出当代女性的精神图景,展现了成熟演员的艺术自觉与突破。她的表演没有刻意煽情,却在平淡的叙事中让观众感受到了角色的力量。”但更多的声音,却在为同提名的咏梅感到惋惜。

咏梅在《出走的决心》中饰演的李红,是一位在婚姻中压抑多年、五十岁才勇敢“出走”追寻自我的女性。这个角色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也没有激烈的情绪爆发,所有的情感都藏在细微之处。面对丈夫的冷漠,她的眼神里有隐忍也有不甘;决定离开家庭时,她整理行李的动作缓慢却坚定,嘴角带着一丝释然的微笑;面对女儿的不理解,她的眼眶泛红,却强忍着泪水说出“妈妈也想为自己活一次”。有观众评价:“咏梅的表演像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每个眼神、每个细微的举动,都藏着戏。”

两相对比,争议点逐渐清晰。部分观众认为,宋佳的表演“过于稳妥,缺乏惊喜”,王铁梅这个角色与她以往饰演的一些女性角色有相似之处,没有展现出足够的突破;而咏梅塑造的李红“更立体、更有深度”,让观众看到了中年女性的生存困境与自我觉醒,这种表演更具开创性。因此不少人直言“影后本该是咏梅的”,质疑宋佳的“二封”名不副实。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宋佳首次陷入获奖争议。2013年,她凭借《萧红》击败章子怡《一代宗师》中的“宫二”和颜丙燕《万箭穿心》中的“李宝莉”,首次拿下金鸡奖影后。当时就有声音认为“章子怡的表演更具经典性,宋佳获奖有失偏颇”。此次“二封”叠加过往的争议,让她的影后奖杯更显“沉重”。有网友翻出她当时的领奖发言——“这么大的馅饼怎么就砸我头上了”,调侃她“每次获奖都像爆冷”。

面对争议,《好东西》的导演邵艺辉站出来为宋佳发声:“王铁梅这个角色,从一开始我就认定了宋佳。她为这个角色付出了太多,不仅去体验生活,还和我一起修改剧本,把自己完全融入了角色。她的表演看似平淡,实则充满了细节,这种‘无痕表演’比激烈的情绪爆发更难。”与宋佳合作过的演员也表示,她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高的人,拍戏时经常和对手演员讨论剧本到深夜,“她的成功不是运气,是多年积累的结果”。

评委关联引猜想:“熟人班底”的信任危机

如果说演员之间的争议是审美差异,那么评委与获奖者之间的关联,则让公众对奖项的公正性产生了更深的疑虑。有网友梳理发现,易烊千玺与宋佳均为张艺谋新片《惊蛰无声》的主演,而张艺谋正是本届金鸡奖评委会主任。此外,评委会成员中,张译、赵小丁等多位电影人,都曾与张艺谋有过多次合作,形成了所谓的“熟人班底”。

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让网友心里犯了嘀咕。“裁判员同时当教练员,怎么保证比赛的公平性?”有网友用通俗的比喻表达质疑。尽管金鸡奖组委会很快回应称,评选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与入围影片有直接合作关系的评委,会自动规避相关奖项的评选,张艺谋并未参与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的投票,评选流程表面合规,但明显的利益交集,还是动摇了公众对奖项的信任。

“资源倾斜”的猜测逐渐发酵,再加上《好东西》包揽最佳女主、最佳故事片、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资源抱团”的说法愈演愈烈。就连最佳女配角得主钟楚曦,也被指获奖出乎意料。此次她凭借《好东西》中的“小叶”一角获奖,而同提名的还有蒋勤勤、惠英红等实力派演员。有网友认为,钟楚曦的表演虽然有进步,但与蒋勤勤在《草木人间》中“隐忍母亲”的角色相比,仍有差距,“这个奖项也显得有些牵强”。

事实上,张艺谋向来以艺术严谨著称。在评选前的动员会上,他特意强调:“所有评委都要抛开个人情感和利益关联,只看作品和演技,把奖杯颁给最值得的人。”评委会的其他成员也都是深耕行业数十年的专业人士,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指导等,具备客观评审的能力。有评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评选过程中,我们对每个提名者的表演都进行了反复讨论,甚至会逐帧分析影片片段,最终的结果是集体投票的结果,不存在所谓的‘资源倾斜’。”

但不可否认的是,“合作关联”本身就容易引发公众联想,给奖项的公正性蒙上阴影。在当下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公众对影视奖项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可疑的细节都可能被无限放大。金鸡奖作为华语电影的权威奖项,如何平衡“行业人脉”与“评审公正”,如何让评选流程更加透明,避免类似的争议,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解决信任危机的关键在于“公开透明”。“可以适当公开部分评审过程,比如发布评审讨论的纪要(隐去个人观点),或者邀请第三方机构监督评选流程,让公众看到奖项的专业性和公正性。”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座奖杯都经得起检验,真正赢得公众的认可。

颁奖礼落幕三天后,易烊千玺已经投入到新片的拍摄中。有工作人员晒出他在片场的照片,他穿着简单的工装,戴着鸭舌帽,正蹲在地上和导演讨论剧本,神情专注。宋佳则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自己在录音棚的视频,配文:“专注创作,不负热爱。”两人都以沉默的方式回应争议,将注意力重新回归到作品上。

厦门的海边,金鸡奖的海报还在迎风招展。一位带着孩子来看展的电影爱好者说:“我带着孩子来,是想让他感受电影的魅力。不管奖项有多少争议,易烊千玺和宋佳的努力是真的,咏梅的表演也值得肯定,这就够了。”孩子则指着海报上的奖杯,天真地问:“妈妈,这个奖杯是给最会演戏的人的吗?”

夕阳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金鸡奖这面“照妖镜”照出的争议,本质上是公众对电影事业的热爱与期待。大家较真的不是某个演员的获奖,而是奖项的公信力;期待的不是绝对的“零争议”,而是公平公正的认可。

某影院内,《小小的我》和《出走的决心》正在热映。放映厅里座无虚席,有观众为刘春和的遭遇落泪,也有观众被李红的觉醒打动。散场时,两个年轻人在讨论:“易烊千玺和咏梅都演得很好,其实奖项只是一个认可,真正的好演员,会被观众永远记住。”这句话,或许就是对这场争议最好的注解。

来源:

娱叔

来源:抚资讯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