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为什么牛油火锅配麻酱容易拉肚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13:14 1

摘要:当牛油火锅的醇厚遇上麻酱的浓香,为何会成为肠胃的「隐形炸弹」?其实是脂肪超载、胆汁告急与神经警报的连锁反应。

当牛油火锅的醇厚遇上麻酱的浓香,为何会成为肠胃的「隐形炸弹」?其实是脂肪超载、胆汁告急与神经警报的连锁反应。

「太长不看版」:

1、脂肪双重暴击:牛油(饱和脂肪)+麻酱(50%脂肪)远超肠道负荷,易引发脂肪性腹泻与胆汁酸性腹泻;

2、麻酱乳化陷阱:芝麻酱中的乳化剂将辣椒油分解成更细小微粒,增加辣椒素与肠壁接触面积;

3、冷饮雪上加霜:冰饮降低消化酶活性,高糖饮料加剧渗透性腹泻

4、基因决定敏感度:胆汁回收能力、辣椒素受体敏感性等个体差异决定「谁先窜」

6、吃火锅实用建议:分生熟筷、减麻酱厚度、选常温无糖饮品、控制辣度

火锅店提醒「牛油火锅配麻酱容易拉肚子」,这俩搭配为何容易引发腹泻?为什么配香油就没事?

答主:极萨学院冷哲

700+ 赞同

吃完牛油火锅拉肚子的原因很复杂,远不是麻酱和香油的蘸料碟区别问题。

首先,同样是吃火锅,拉肚子的原因就有好几个 ,比如常见吃火锅产生的腹泻既可以按机制分为渗透性、分泌性、脂肪性和炎症性,也可以按病因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甚至很多时候还是混合型的腹泻。

就牛油这个锅底,理论上你吃什么都容易拉肚子。

这是为什么?脂肪摄入超标了。

尤其是在成都,我上次在成都要了个牛油锅,那锅底, 一滴水都没有加,完全是固体的膏状锅底 ,一块块的端上来,然后在我们的锅里加热融化。

有时候我都在想, 这锅底,是算涮肉还是炸肉 ,那沸腾起来的样子都跟北京的火锅不一样。

牛油锅底的主体是动物脂肪,主要成分为饱和脂肪酸。 这类 脂肪熔点高、结构紧密,需要大量胆汁和胰脂肪酶去乳化分解。如果你平时吃得清淡,突然给肠道来一场牛油盛宴——胆汁分泌、脂肪酶活性很可能跟不上。结果就是: 部分脂肪未完全被吸收,小肠感到压力山大,蠕动增强,于是通便。

这类腹泻医学上叫 脂肪性腹泻 ,特点是油光亮、浮在水面。

同时, 高油脂还会强力刺激胆囊收缩和胆汁分泌 ;如果回肠对胆汁酸回收效率不够(特别是胆囊功能偏弱,胰酶分泌不足的那种),多余的胆汁酸冲进结肠,直接刺激上皮分泌氯水和加快蠕动,出现水样便、急便、肛周灼热,禁食时也可能继续拉。这就属于分泌性腹泻里的胆汁酸性腹泻。

同理,很多人吃完一些大油的肉菜,也容易腹泻(比如我)也是一样的道理。甚至我国民间的通便偏方里就有喝油这个路子。

除了油多以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辣椒和花椒。

很多人吃牛油锅,都是无辣不欢。而且要麻辣,而非纯辣。即便像我这种不能吃辣的,吃牛油锅的时候也得要个微辣,要不吃起来不爽嘛。

但, 麻辣本身也容易导致腹泻 。毕竟无论是麻还是辣,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味觉, 辣是痛觉,而麻是震动 。而辣椒里的辣椒素和花椒里的花椒碱,会同时激活肠壁神经上的 TRPV1 和 TRPA1 受体。

这些受体原本是为了监测高温或化学损伤, 结果被我们用食物反复轰炸 ,肠道误以为自己受伤了——立刻启动防御机制:分泌增加、蠕动增强、黏膜短暂发炎,这种一般都属于 分泌性腹泻 。

我之前见过不信邪的,在成都吃「菊花开」辣度的,结果人还没离开成都就肠胃炎住院了。

除了油和辣,还有一个拉肚子罪魁祸首是,你喝的冷饮。

火锅配冰啤、奶茶或汽水, 看似解辣,其实是降低了消化系统的功能 ,低温会让胃肠局部血流减少、酶活性下降、胆汁乳化力变差,更糟的是,高糖饮料还能提升肠腔渗透压,把水分吸进来。

于是:高脂+低温+高糖的组合,几乎稳稳锁定一场渗透性腹泻。

另外就是火锅的卫生问题。

很多人吃火锅讲究一个新鲜,什么毛肚十秒、鸭肠三秒、肉片十秒一类的。

但这里带来的问题就是, 新鲜过头了,不一定熟啊 。而且肉不熟是一方面,如果肉上还有一些细菌病毒的残留,那就更乐子了。

另外就是一些人吃火锅, 生熟筷子混用 ,这也是导致致病菌进入肠道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但这种腹泻跟前边的不一样,这是 感染性腹泻 ,就是我们常说的 吃坏东西了 。这种除了腹泻以外,还会伴有呕吐,发热等问题,很多时候需要吃抗生素才行。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 某些商家在不新鲜的食材里加庆大霉素 的路子了……属实是把脑子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

最后一点就是,为什么大家吃的一样的东西,有人拉的不行有人没事呢?

有人天生胆汁酸回收能力差,吃油就容易胆汁酸性腹泻;有人 TRPV1 受体特别敏感,微辣在他们体内就相当于警报;还有人脂代谢速度慢(APOA5 或 FADS1/2 多态型),一顿油吃下去,清除不及;还有少数乳糖不耐者(LCT 低表达型)若配了奶茶,更是锦上添花;再加上部分人 FUT2 非分泌型,对诺如病毒天生更易感。

再加上考虑到 大家各自身体的免疫状态可能也不一样 ,针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也有差异,所以一家人,吃一样的火锅,有人腹泻有人没事就很常见了。

给大家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区分自己是什么类型的腹泻。

如果是饭后很快水样便+肛门灼热,偏向胆汁酸性或辣椒敏感性;

如果是喝奶/奶茶后放气胀痛+稀便,多见乳糖不耐;

如果吃油就油光便,考虑脂代谢反应性/胰脂肪酶负荷;

最重要的一种,如果多人同吃仅少数人发热呕吐水样便,警惕感染/污染(诺如、沙门氏菌、弯曲菌等)等等。

其实说到这里,就可以考虑另一个问题,著名的华莱士喷射套餐。

其实也可以从刚才的知识里来分析为什么吃华莱士容易喷射。

第一,这玩意油炸的,脂肪含量高。

第二,有很多人反馈华莱士的那个辣椒素很辣,哪怕接触到皮肤上都有反应。

第三,冰可乐加持。

第四,不卫生,华莱士的卫生问题也被曝光过很多次了,同时除了食材不卫生以外,据说华莱士的冰块也不那么干净。

所以综合下来,不吃辣堡 + 冰可乐组合的华莱士,喷射概率就低很多。

最后来说说红油配麻酱为什么比红油配香油喷射几率更高的问题。

红油锅本身就是高脂环境,牛油含大量饱和脂肪酸,熔点高、分解慢,需要胆汁和胰脂肪酶全力乳化。 麻酱再加入来,等于再泼一层油 ——芝麻酱的脂肪含量在 50% 以上,还带有卵磷脂、皂苷等天然乳化剂,会把辣椒油乳化成极细油滴。这些油滴既增加了辣椒素与肠壁的接触面积,又让小肠面临双倍脂肪负荷。

结果是两种腹泻因素叠加。 一条是脂肪来不及消化,残留进入结肠形成脂肪性腹泻;另一条是胆汁酸大量涌入、刺激上皮分泌,出现胆汁酸性腹泻。再加上辣椒素激活 TRPV1,分泌、蠕动一齐加速,那就更容易蹿了呗。

再来说说香油碟。

香油碟虽然也是油,但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熔点低、乳化更顺,胆汁负担小。 油相还能溶解部分辣椒素,把自由辣椒素「收编」在油里,减少直接刺激。这一点在食品化学研究里很明确——辣椒素高度疏水,油脂能显著降低辣味感知阈值,从而缓冲 TRPV1 反应。

芝麻油中还有少量木酚素、芝麻酚等抗氧化物质,对胃肠黏 膜有轻微保护作用,当然这个效果比较轻微。

另外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 麻酱碟下货比香油碟更狠,也就是麻酱碟的蘸料消耗更快,摄入更多 。

所以综合这些因素来看,麻酱碟确实比香油碟更凶悍一些。

但并不是说香油碟就不蹿了,香油仍是高脂食物,蘸得厚照样可能造成轻度脂肪性或胆汁酸性腹泻。

另外考虑到大家常吃的香油碟组合是 香油蒜泥碟 ,这里就不得不考虑蒜泥的影响因素。虽然蒜泥理论上有一丢的杀菌作用,但蒜泥本身果聚糖含量高、FODMAP 负荷大,还含蒜素等亲电体,可激活 TRPA1 通路,引起产气、胀痛或轻度水样便。肠易激或对辣敏的人,如果蒜泥多了,一样蹿的很猛。

最最后,给大家一点点降低牛油火锅后拉肚子的法子。

第一,食材煮熟;

第二,筷子分生熟;

第三,麻酱少一点、香油薄一点;

第四,中间少喝冷饮,我的个人经验是常温豆奶(尽量无糖的)~如果想喝冷饮,可以留到饭后。

第五,就是从根本上来解决,锅底少加牛油多加水,不要搞的太麻辣。

来源:小镇评论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