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末A股市场传来清晰做多信号,固态电池与半导体赛道凭借政策加码、技术突破与需求爆发的三重支撑,成为资金布局的核心焦点。北向资金、社保基金等长线资金近期密集加仓,两大赛道的产业化进程与国产替代节奏全面提速,市场投资逻辑已然清晰,下周结构性行情方向正式明确。
周末A股市场传来清晰做多信号,固态电池与半导体赛道凭借政策加码、技术突破与需求爆发的三重支撑,成为资金布局的核心焦点。北向资金、社保基金等长线资金近期密集加仓,两大赛道的产业化进程与国产替代节奏全面提速,市场投资逻辑已然清晰,下周结构性行情方向正式明确。
固态电池行业在2025年迎来实质性突破,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进程大幅加快,政策支持与新兴需求形成强劲合力。政策层面,国家60亿元固态电池重大研发专项进入中期审查,通过项目将获后续拨款,重点支持硫化物电解质等核心技术攻关;国家发改委通过超长期国债给予项目实际投资额15%的资助,地方层面嘉定区对全固态电池企业按研发投入10%给予最高3000万元奖励,东莞、珠海等地也推出专项补贴政策,搭载全固态电池的车型更可获3万元/辆补贴,政策红利持续至2027年 。新版动力电池安全国标明确2026年7月起要求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进一步催化固态电池替代需求。
技术突破成为产业化核心驱动力,头部企业密集披露实质性进展。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已实现400Wh/kg电芯稳定产出,良率达90%,“001”号测试车累计行驶近2万公里,客户反馈积极;欣旺达发布能量密度400Wh/kg的聚合物全固态电池,循环寿命达1200周,520Wh/kg的实验室样品完成测试,年底将建成0.2GWh中试线。中科院青岛能源所打通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瓶颈,建成20Ah中试线,预计2026年批量化生产;孚能科技第三代半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量产,人形机器� ��专用全固态电池已向行业领先企业送样 。
需求端呈现多元化爆发态势,新兴场景打开增长天花板。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预计达120GWh,中国占比超60%,其中eVTOL、无人机等低空经济场景贡献35%装机量,对应42GWh需求。随着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3.5万亿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达5250-7000亿元,2030年低空经济带动的需求将增至86GWh。同时,人形机器人、高端储能等场景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电池的需求,进一步拓宽应用边界,蔚来ET9、上汽MG4等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已正式交付,10万元内半固态电池车型的出现加速市场渗透 。
半导体赛道在国产替代与新兴需求的双重驱动下,2025年呈现业绩与估值双升态势。政策层面,“人工智能+”行动明确支持AI芯片攻坚,《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推动全产业链补链强链,即将召开的IC China 2025博览会聚焦产业链协同,为国产半导体企业提供重要展示与合作平台。
国产替代取得关键突破,核心环节打破海外垄断。苏大维格以5.1亿元收购常州维普51%股权,标的公司作为国内极少数实现半导体掩模缺陷检测设备规模化量产的企业,产品已进入中芯国际、路维光电等头部厂商,还通过美日丰创等国际一线厂商验收,彻底打破美日企业长期垄断格局。中芯国际三季度业绩亮眼,实现销售收入23.82亿美元,同比增长9.7%,毛利率提升至22.0%,产能利用率高达95.8%,消费电子与汽车领域需求成为增长新动力。存储领域,长江存储232层3D NAND性能比肩国际竞品,价格低20%,双十一致态SSD销量登顶京东;长鑫存储DDR5内存进入国产AI PC供应链,订单排至2026年Q2。
需求端受AI产业爆发拉动,高端产品缺口显著。全球AI服务器2025年预计销量180万台,单台需配备640GB HBM+4TB DDR5+32TB NAND,直接吸干高端存储产能,DDR5内存单周涨幅达30%,HBM单价较去年上涨50%至560美元。国内“人工智能+”行动明确2027年智能终端应用普及率超70%,催生海量芯片需求,AI推理芯片打样后一周即可签单,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成为中国AI芯片出口新增长点,上半年出口增速达42%。设备端突破为产能扩张提供支撑,拓荆科技前三季度营收增长85%,中微公司刻蚀机已能满足HBM超高深宽比工艺需求,国产设备逐步摆脱进口依赖。
两大赛道的高景气度已吸引多路资金提前布局,资金共振态势明显。固态电池领域,7月以来电池ETF累计净流入超101亿元,规模达166亿元,前十大成分股中7只为固态电池概念股;社保基金加仓天赐材料380万股,瑞银等外资新进上海电气、海目星等11只相关标的,北向资金三季度增持天齐锂业890万股 。
半导体赛道同样获得资金重点配置,北向资金三季度对电子行业的持股市值从2333.6亿元飙升至3915.36亿元,环比增幅67.78%,超越银行成为北向第二大重仓行业。主动偏股基金对电子行业的实配比例升至25.5%,创下历史新高,苏大维格、中微公司等国产替代龙头成为增持重点;两融资金同步加仓,电子行业今年以来融资净买入超300亿元,增量资金进场痕迹显著。
估值与技术面提供坚实安全垫。当前固态电池板块PE(TTM)约34.6倍,处于近五年75.26%分位数,相较于其他成长赛道具备估值优势;半导体设备板块PE约50倍,低于光模块等热门赛道,且国产替代带来的增长预期尚未完全兑现。技术面上,两大赛道经过前期调整后,均处于超跌反弹临界点,上证指数在3990点附近形成双重支撑,为板块上涨提供良好市场环境。
核心配置主线
1. 固态电池产业链:重点关注技术突破明确的电池龙头(国轩高科、欣旺达、亿纬锂能),硫化物电解质等核心材料企业(新宙邦、天赐材料),以及设备端受益企业(海目星、先导智能),把握低空经济与新能源汽车带来的量产红利。
2. 半导体赛道:聚焦国产替代核心环节,包括掩模检测设备(苏大维格)、刻蚀机等核心设备厂商(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存储芯片企业(长江存储相关概念股、长鑫存储供应链),以及AI芯片与算力配套企业,分享政策支持与AI需求爆发的双重收益。
风险提示
固态电池领域需警惕量产良率不及预期风险,当前行业平均良率约70%,低于锂电池的95%,若良率提升缓慢将影响成本下降节奏;半导体赛道面临海外技术封锁加剧的不确定性,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可能制约产能释放。此外,下周42只A股将迎来解禁,合计拟解禁市值963.78亿元,部分高估值小盘股可能面临短期抛压,需谨慎对待解禁比例较高的标的。
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提速与半导体的国产替代突破,已成为A股市场最清晰的两大投资主线。政策护航、技术落地、需求爆发的多重合力,叠加北向资金、社保基金等长线资金的集中加仓,为两大赛道提供了强劲上涨动能。当前市场情绪逐步回暖,估值与技术面支撑牢固,下周两大赛道有望引领结构性行情。
对于投资者而言,无需过度纠结指数短期波动,可聚焦政策支持明确、业绩改善确定性高的核心标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布局。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推进,固态电池与半导体赛道有望成为中长期主线,为投资者带来持续回报。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涉及的行业分析和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决策依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选择投资标的。
来源:财经大会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