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布暴雪蓝色预报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7 09:18 1

摘要:说白了,这场雪来得急,地方差别也大。省气象台在11月16日11点发了暴雪蓝色预警,时间从当天11点到次日11点,通告里把能下多厚写得明明白白:秦巴山区和商洛部分地方预计有中到大雪,降水量大概在3到10毫米;而西安南部山区(长安、鄠邑、蓝田、周至)、汉中东部一些

陕西多地已经被雪覆盖。秦巴山区普遍新增积雪在5到10厘米,

说白了,这场雪来得急,地方差别也大。省气象台在11月16日11点发了暴雪蓝色预警,时间从当天11点到次日11点,通告里把能下多厚写得明明白白:秦巴山区和商洛部分地方预计有中到大雪,降水量大概在3到10毫米;而西安南部山区(长安、鄠邑、蓝田、周至)、汉中东部一些地方(镇巴、佛坪)、安康的宁陕、紫阳、岚皋,以及商洛西部的柞水,可能出现10到22毫米的暴雪到大暴雪。气象台还提示,主要降雪时段是16日夜里到17日上午,新增积雪一般5到10厘米,个别地方能超过15厘米。

背景上很常见:一股冷空气从西北推进,南边有暖湿气流往这儿送水汽,两股空气在秦巴山区一碰面,水汽就凝结成雪。像这种早冬型的降雪,多在夜间开始,到了清晨或上午最猛,这次也是这样。气象资料和雷达回波都显示,降雪带集中、移动快,所以影响来得又急又集中。

路上的状况很直观。山区的盘山公路开始结薄冰,支路和乡间小道被厚雪覆盖,能见度降下来,车速自然就得放慢。部分村道雪深了,农用车、小轿车进出困难,甚至需要铲雪才能通过。城市里,南部山区连接市区的高速和国道出现了积雪带和临时限行,交警在要道设置检查点,提醒司机换雪胎或让重载车辆绕行。路政和公路部门在夜里就开始撒融雪剂、清理主干道,环卫和抢险队伍轮班上岗,拉着铲车和推雪板把路面清出来。对开车的提醒很实在:走山路别超速,保持足够车距,夜里和早晨看见路面发亮就当心结冰。

电力和通信是另一块不能忽视的。大雪会压断树枝,也会压弯输电线,尤其是老旧线路和边远变电站更脆弱。供电公司在主要线路上加派巡视人员,遇到断线或跳闸立即抢修;通信运营商也在关键基站做备份和应急供电准备。农村有暖气靠电的地方,部门在做应急供暖预案,尽量避免因线路问题影响生活供暖。

对农业来说,这个时间段下这么一场雪,影响不小。果树如果还挂着果实或枝干没清理,重雪会压伤枝条,影响来年产量;温室大棚需要检查棚体受雪压的承载力,有的地方要求加固棚梁或者临时搭支撑。村里老人行动不便的多,社区和村委会在电话里提醒邻居多帮一把,必要时安排 volunteer 去送生活物资。学校和工厂会看清晨路况做临时安排,遇到主干道封闭,常常会发布停课或延迟上班的通知。

把目光放到几个重点区域,能看到不同的问题和应对方式。西安南部的长安、鄠邑、蓝田、周至,以坡路多、农贸集市集中著称,市场里蔬菜、活禽的流通一旦受阻,老百姓就能直接感到影响。汉中东部的镇巴和佛坪地形起伏大,降雪强度容易局地集中,积雪厚,清雪难度大。安康的宁陕、紫阳、岚皋过去有类似纪录,当地的应急队伍和居民对突然大雪有点“经验”,但经验不是万能,还是得看雪量和后续低温。商洛的柞水一带山体多,雨雪转换时容易触发小范围的滑坡或泥石流,路政和地质部门在要道旁加强巡查,排查危岩和坡面。

对普通人的建议很具体:能不出门就别出门,非得走山路的检查好车辆、备好防滑链和救援工具,老人小孩尽量待在室内。单位和政府有应急预案的要启动,像除雪、救援、生活保障都得有人盯着。气象台把预警定为蓝色,意思是会有明显影响,但还没到最高级别,大家别掉以轻心:这类预警窗口短,夜里到上午是重点,要关注气象台和交通部门的临时通报。

现场的画面有点真实:交警在寒风里指挥,环卫工人裹着厚衣服推雪铲,几辆工程车在盘山路上慢慢往前,村口的大喇叭会轮着播放注意安全的提示;市场里摊贩匆忙把蔬菜往保温棚里移,农户在院子里用铲子清理屋檐的积雪。每个地方根据地形和资源不一样,处理方式也不同——有人先保通主道,有人先稳供电和取暖,有人把重点放在救护和应急物资。

气象台会随观测回波和地面情况随时调整预报,地方路况部门以实地情况为准做临时管控。对那些还在外面跑运输、干工程、在野外巡检的人,要格外注意安全,夜里和清晨的路面最危险。对于普通居民,这次的教训也挺明显:天冷雪来前把家里的必需品备齐,车上备急救包和防滑工具,多听官方通告别乱传信息。

这场雪对山区影响明显,对平原城市相对小一些。白天城市里可能觉得不太严重,但一到夜里去一趟就能见到积雪和薄冰。气象预警发出的初衷就是提醒大家提前做准备,不是随便吓唬人。天气的变化讲究时间和地点的配合,留心官方信息和现场管控,比什么都管用。

来源:铃风898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