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里秘密启动“千问”项目,全面对标ChatGPT,AI应用落地加速,资本市场相关概念股迎来新一轮布局机遇。
阿里秘密启动“千问”项目,全面对标ChatGPT,AI应用落地加速,资本市场相关概念股迎来新一轮布局机遇。
11月13日,阿里巴巴秘密启动“千问”项目的消息不胫而走,港股阿里巴巴股价应声大涨,盘中一度拉升超5%。
这是阿里年初公布3800亿元投入AI基础设施后,在AI战略上的又一重要布局。
基于其最强版本Qwen模型打造的千问APP,定位全面对标ChatGPT,标志着阿里正式加入全球顶级AI应用竞赛。
千问项目战略意图:从B端到C端的生态闭环
阿里“千问”项目体现了公司AI战略重心正从B端企业级市场向C端消费级市场倾斜。
此前,阿里在B端AI市场长期保持高投入,通过阿里云向各行各业提供模型API服务。如今,凭借Qwen的优秀性能和国际影响力,阿里管理层认为启动千问C端之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据报道,阿里巴巴已经抽调上百名工程师秘密办公。在阿里杭州总部园区,已有两层办公楼被划为该项目的专属区域。
产品战略上,未来几个月内,阿里将在千问应用中逐步增加智能体AI功能,以支持包括主要淘宝市场在内的平台上的购物功能。
最终目标是让千问成为一个功能完备的AI智能体。
面向全球市场的国际版千问APP也在同步研发,将借助Qwen模型的海外影响力与ChatGPT直接争夺海外用户。
产业链全景图:三大核心层级与代表企业
算力基础设施层
算力是AI发展的基石,千问项目将带动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光模块领域,中际旭创作为阿里云800G光模块主力供应商,1.6T研发进度领先,支撑通义千问数据中心高速互联。该公司年内股价已上涨291.41%,位列概念股涨幅榜首。
液冷设备方面,英维克为阿里数据中心提供液冷设备,保障通义千问模型训练的散热需求。英维克年内股价涨幅达138.65%。
芯片与服务器领域,中科曙光液冷技术将阿里数据中心PUE压至1.1以下,其浸没式液冷方案在雄安数据中心实测PUE低至1.04,接近理论极限。该公司国产海光DCU芯片适配通义大模型训练。
芯原股份提供RISC-V架构IP核授权,支持阿里玄铁C930服务器级CPU国产化替代,推动通义千问在边缘计算场景的部署。
模型与应用层
模型训练与部署方面,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已在双11大规模落地应用,Qwen翻译模型单日调用量超14亿次。
AI助手开发上,千问APP作为“最佳个人AI助手”,已成为免费接入聊天、导航、购物和专业生产力工具的入口。
阿里巴巴通过免除OpenAI等竞争对手的标准订阅费,旨在加速大众采用,并加强在拥挤的AI领域的竞争力。
生态合作层
阿里正积极构建千问生态系统,各行业合作伙伴纷纷加入“千问伙伴计划”。
智慧交通领域,千方科技作为“千问伙伴计划”首批交通领域合作伙伴,推动通义千问在车路协同、智慧物流的应用。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增长1098.97%,业绩增幅居概念股首位。
企业服务方面,石基信息、光云科技、博彦科技等均是千问产业链相关企业。
数据安全领域,英方软件作为灾备合作供应商,能够保障阿里云数据安全与业务连续性。
核心标的解析:市场表现与业务关联
涨幅领先股
通义千问概念股共有24只,年内股价平均上涨50.45%。除中际旭创、芯原股份、英维克涨幅居前外,多只个股表现活跃。
11月以来,中科曙光、英方软件、朗新集团、圆通速递、苏美达等获得融资资金净买入。其中中科曙光的融资净买入额最高,达6.51亿元。
业绩高增长股
通义千问概念股中,部分公司业绩表现亮眼。
杭钢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扭亏。
千方科技前三季度业绩增幅最高,归母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增长1098.97%。
阿里千问生态的商业化加速,预计将为这些企业带来持续增长动力。
投资逻辑:商业化路径与成长空间
用户积累与平台化转型
中邮证券研报指出,“ToC做品牌、ToB做商业”的双轮驱动或为行业共识。其核心前提是ToC打响品牌声誉、获取和留存用户。
平台化转型可推动大模型厂商从“订阅+API”向“平台分成”拓展增长曲线。下一轮竞争核心将聚焦用户积累与平台化转型能力。
算力投入良性循环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千问若通过出色Agent性能形成高用户黏性,将加快大模型厂商盈利闭环。
这将形成算力投入、大模型能力增长、AI应用盈利的良性循环,国产算力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市场空间与前景
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AI To C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5%。这个数字让任何科技企业都无法忽视。
瑞银预计,阿里云可成为AI云需求日趋强劲的主要受益者。因应AI基础设施需求高企,阿里云计划在未来三年投资3,80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开支基础上进一步追加对AI的投资。
机构观点:龙头效应与产业链机遇
国泰海瑞证券推荐标的包括:寒武纪-U、海光信息、兆易创新、盛科通信-U,相关标的:芯原股份。
中银证券建议关注阿里千问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包括数据港、石基信息、光云科技、中科曙光、博彦科技、千方科技等。
瑞银对阿里增长前景看法正面,将阿里港股目标价上调至210元,美股目标价由162美元上调至216美元,评级「买入」。
该行认为,市场或会将阿里云2027及2028财年收入增长24%及21%的预测再度上调。
风险提示:技术与市场的不确定性
技术开发风险:千问产品开发进展不及预期是主要风险之一。若千问Agent功能性能不够出色,可能影响用户采纳率。
市场竞争风险:在阿里之外,字节旗下豆包已经获取了海量用户流量。根据QuestMobile《2025年三季度AI应用价值榜》,豆包月活环比增长22.2%至1.59亿,月均下载量达3447万。
腾讯元宝则一度靠着DeepSeek流量急速攀升。2025年上半年,腾讯元宝的月活用户数同比增长55.2%。
政策风险:AI行业政策推行不到位可能影响产业发展速度。
需求波动风险:下游需求景气度不稳定也可能对企业业绩造成影响。
随着阿里“千问”项目的推进,中国AI产业正迎来从模型能力到商业应用的关键转折点。
从算力基础设施到模型应用,再到行业生态,千问产业链上的企业将持续受益。
二级市场上,那些业绩确定性强、与千问生态绑定深的公司,有望在AI商业闭环加速的浪潮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来源:爱生活的奶茶a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