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政坛大反转!阿努廷遭“釜底抽薪”,为泰党一招扭转乾坤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7 04:43 1

摘要:这一步很有针对性。按宪法走,一旦反对派正式把不信任动议交到议长手里,总理就不能再用解散国会来逃避。这也就是说,阿努廷那条“万一危险了就把国会轰掉”的退路,一旦动议一上桌就被堵死了。对方这招不是随便摆摆样子,而是要把他逼到议会里单挑,不给他后门可走。

为泰党已经把牌摊开了:他们公开邀请人民党,打算在十二月议会复会那天一起对阿努廷提出不信任案。

这一步很有针对性。按宪法走,一旦反对派正式把不信任动议交到议长手里,总理就不能再用解散国会来逃避。这也就是说,阿努廷那条“万一危险了就把国会轰掉”的退路,一旦动议一上桌就被堵死了。对方这招不是随便摆摆样子,而是要把他逼到议会里单挑,不给他后门可走。

现在把局面掰开来讲清楚。人民党站在十字路口上,选哪个都难。支持不信任案,等于承认两个月前推他上位的选择有问题;不支持,又等于把之前一堆批评都变成空气,丢了点政治信誉。说白了,他们像被人当场叫你选A或B,不管怎么选,对他们都不利。对局外看热闹的人来说,戏更精彩了,但对当事人就是难受的抉择题。

回头把来龙去脉捋一遍。九月五号的那场表决还记得吗?阿努廷居然拿到311票,坐上了总理的位置。现场很多人都傻了眼——他所在的为泰党在下议院只有69席,按理没法靠自己当总理。实际上,是人民党把票借了出来。人民党手里有143席,把支持的票塞给了阿努廷,搞出来的联盟数字也只是146席,离过半的247席差得远。换句话说,这个政府是靠外力和一个临时的合约撑起来的。

这份临时组合本来就带着时限。双方达成了一个默契:阿努廷在明年一月前要推动解散国会并发起修宪公投;人民党不进内阁,留在议会里当“监督者”。这四个月的政治谅解书,从一开始就像个定时炸弹——每一方都在算盘子。人民党把自己放在监督位置,目的是既能把控修宪的节奏,又能随时用不信任牌敲打脆弱的政府;阿努廷拿到总理和内政部,套着地方资源和行政网络,把未来的选举基础布下。两边心里都有算盘,靠的是利益交换不是信任。

再往前退一步,早在八月二十九号的那场风波就把局面搞乱了。前一届政府因为“录音门”事被宪法法院判下台,领导人佩通坦被解除职务。旧大的联盟垮了,权力真空把各路势力推到谈判桌前,大家都急着找新的出路,这就为后来那场临时组合埋下伏笔。

阿努廷本人也不是没打算的人。他出身工程和企业,上台后第一时间把关键、能控的部门揽在手里。这段时间对他来说不是当保姆,而是抓紧布网:稳固地方势力、加紧基层组织、为未来竞选积累资源。同时他也对外放话,承诺要降低民生负担、处理农民债务、推出经济刺激措施,想用短期政绩提升自己筹码。换句话说,这几个月对他很关键,要把能抓的都抓牢。

为泰党现在出的这步棋,有点像先试探再出大招。发言人蓬蓬·诺帕里特把话说得明明白白:等十二月复会,要和人民党一起递不信任案。这不仅仅是打击政府,更像是在公开考验人民党——你们之前的指责,到底是真监督还是给民众看的表演?把当初帮你上位的那一伙也摆出来一起较量,戏码比单纯的攻防更有看头。

背景里的经济和司法问题,是这出政治戏的布景板。经济方面,专家把今年的增长估在大约2%,不是特别理想;而家庭债务已经高得吓人,占到GDP的88.2%。这些数据说明,想靠几条新政在短时间内扭转局面非常困难。街上的焦虑是真实的,价格、负担、就业这些直接牵着选民的神经,政治算计最终得面对这些硬指标。

司法层面也有不少悬案。人民党里有44名议员卷入了“冒犯君主罪”的指控,过去他们的前身政党还曾被宪法法院解散。这些案子不是小事,谁都清楚,法律力量在泰国政治里能起到决定性作用。阿努廷也有争议缠身,比如上议院选举、土地纠纷等问题像阴影一样随时可能冒出来。再加上有250名由军方背景任命的上议员和随时能出手的宪法法院,这两根支柱在关键时刻能把局面彻底改写。搞定下议院票固然重要,但如果不合他们意,任何计划都可能被扯回重来。

接下来的几周会很关键。双方都在计算对自己最有利的节奏和时机:谁先动手,谁先把证据和程序准备好;还有幕后的人事运作,比如拉拢个别议员、和上议员沟通、用媒体施压。媒体会放大每一步,街头讨论会围绕生活话题展开。为泰党在押着最后的牌,人民党在考虑如何不丢面子同时保住战略位置,阿努廷则在看时间能不能给他更多缓冲和成绩。

这场政治博弈像是在三方围着一张桌子较劲——一方想激进改革、另一方想稳住阵脚,还有带着军法色彩的势力在旁边观察。每一次换手、每一次发言都可能把原有的牌局打碎。议会复会前的那段日子,动议在酝酿,支持者在拉票,法律团队在核对程序,基层在传递民意。所有人都在等一个触发点,那一刻一来,节奏会骤然加快,政治天平会被某一方猛然倾斜。

来源:莫离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