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蔻怂了!诬赵少康家暴判赔2百万遭民视求偿,态度软化求和解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11:58 1

摘要:“220万只是门票,后面还有150万等着她埋单。”11日台北地院走廊里,一位跑社会线的记者边敲手机边跟同事嘀咕。周玉蔻没现身,律师替她递了句话:“愿意谈和解。”一句话,把两年多来的“我没错”当场打折。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过去就算法官敲槌,她也能在镜头前把判决念成

“220万只是门票,后面还有150万等着她埋单。”11日台北地院走廊里,一位跑社会线的记者边敲手机边跟同事嘀咕。周玉蔻没现身,律师替她递了句话:“愿意谈和解。”一句话,把两年多来的“我没错”当场打折。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过去就算法官敲槌,她也能在镜头前把判决念成“司法迫害”;如今先软下来,难免让人猜是不是算盘打到最后一颗珠子,发现再硬下去连本都得赔光。

算盘确实不太好看。民视先替她出了200万,回头就拿合约追偿150万,外加她个人要掏的20万,一共370万新台币,差不多一套新北电梯小两居。更麻烦的是,合约里那条“主持人须自负言论”的但书,电视台早就用荧光笔标好,打官司等于同时开两场:一场对外赔赵少康,一场对内赔老板。钱从左手流到右手,最终还是流回自己口袋的破洞。

法庭外,赵少康的律师被问到“要不要加码”,只回一句:“名誉无价。”听起来像套话,可放在台湾媒体圈却挺扎耳——过去名嘴们把“听说”“爆料”当子弹,扫完就换弹匣,观众图个爽,电视台赚收视率,没人真在意子弹落在哪儿。如今法院把赔偿钉在“近三年最高档”,等于告诉所有人:子弹要付弹头税,而且不便宜。几家制作公司连夜把“未经查证”四个字贴进脚本模板,主持人多念一句“目前尚无法证实”,节目就多十秒空白,以前嫌拖沓,现在抢着要。

寒蝉效应也不是没人抱怨。一位深夜时段的 producer 私下吐槽:“以前录影前 Google 两下就能开机,现在光事实查核表就三页,嘉宾嗓子都咳哑了还没排完。”可抱怨归抱怨,没人敢掉头回到旧跑道。周玉蔻这次创下个人赔偿纪录,就像在车群里翻了一辆,后面司机就算不想减速,也会下意识松油门。

有趣的是,她的“前科”在新闻台里被翻成一页简史:2014年赔过50万,2018年赔过80万,再加这次的220万,一路翻倍像打卡。有同业统计,她过去十年为言论付出的赔偿金加起来,足够在台北市区买间旧公寓,再配个车位。钱可以靠通告补,但信用补不回来;银行敢借,节目却未必敢请。一位谈话性常客私下透露,制作单位现在流行“备播主持”,先找好替身,万一主角被法院“降温”,镜头立刻换人,片头不改。周玉蔻的名字曾出现在这份“风险名单”最上方,如今和解声一出,等同自己把红字划掉一半。

传播学者用更冷的角度解读:台湾政论节目年产量高达上千小时,却长期只靠“情绪”做支点,支点断了,整档棚内秀就塌。判决把“情绪”换算成“成本”,当成本高于收益,市场就会自我清仓。换句话说,名嘴不是被法院封口,是被资产负债表封口。

明年2月10日再开庭,留给双方三个月的“冷静期”。能不能谈成没人打包票,可一旦谈成,周玉蔻省下的不只是150万,还有“继续上节目”的门票;赵少康也能拿到公开道歉的声明,把名誉折价变现。至于观众,也许会在某天发现,电视上的嘶吼声小了,字幕里多了行小字:“本段内容已查证。”听起来像白开水,却可能是台湾媒体圈最缺的那一口。

来源:善良远山WwH6BE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