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是否也曾纠结过:酸奶盖上那层浓稠的“精华”,到底是无意之举,还是精心设计?它为何总是显得格外香浓?而“舔盖”这个经典动作,又是否安全?……(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核心提示:你是否也曾纠结过:酸奶盖上那层浓稠的“精华”,到底是无意之举,还是精心设计?它为何总是显得格外香浓?而“舔盖”这个经典动作,又是否安全?……(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你是否也曾纠结过:酸奶盖上那层浓稠的“精华”,到底是无意之举,还是精心设计?它为何总是显得格外香浓?而“舔盖”这个经典动作,又是否安全?
酸奶沾盖因“浸润现象”,凝固型不沾,搅拌型因工艺和杯盖材料易沾。
沾盖酸奶香浓是物理浓缩,营养与杯中相同,口感更醇厚。
酸奶运输储存不当微生物易滋生,开封前有异常别吃,舔盖需保证安全。
你知道为啥酸奶老爱粘在盖子上吗?
其实这和材料科学里的一个概念——“浸润现象”有关,简单来说,就是酸奶和盖子之间的“亲密程度”。在运输途中酸奶瓶会晃动,使酸奶表面与盖子内面形成一个接触角——若接触角较小(通常小于90°),表明酸奶对盖子材料的浸润能力强,液体很容易就铺展开来,紧紧“贴”在盖子上;相反,如果接触角度大,酸奶就会像小水珠一样,圆滚滚的,不容易粘在盖子上。酸奶因为它高水分和高乳蛋白含量,与塑料或铝箔盖子的接触角普遍较小,导致运输颠簸时易飞溅并粘附在酸奶盖上,也就是“沾盖”了。
不是每种酸奶
都有能让你“一舔为快”的酸奶盖
酸奶有没有盖可舔,其实和它的生产工艺有关系,酸奶的制作得经过“发酵”和“灌装”两道工序,酸奶是否会沾盖就是由这两道工序的先后顺序决定的。先说说凝固型酸奶吧,它是先灌装到容器里,然后再进行发酵的,比如市面上的老酸奶。这样制作出的酸奶,质地稠厚而不易流动,就不容易沾盖,一般得用勺子挖着吃。而搅拌型酸奶的制作过程和凝固型酸奶相反,是先发酵再灌装的,这样制作出的酸奶,相比凝固型酸奶的流动性更强,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晃动,再加上搅拌型酸奶的杯盖使用了亲水材料,所以就更易沾到盖子上。所以,这种酸奶的盖子,往往就成了吃货们的“舔盖”圣地。
沾在盖子上的酸奶为什么更香浓?
沾盖酸奶的香浓口感主要源于物理浓缩效应与材料相互作用的双重效果:在运输过程中,酸奶一路颠簸,因晃动与盖内壁接触,乳清蛋白和水分通过重力作用析出滴落,导致盖子上残留的酪蛋白浓度提升。
这一浓缩,盖子上的酸奶就像变成了自制的“希腊酸奶”,杯盖部分的脂肪与蛋白质比例显著高于杯体部分。此外,盖内壁水分蒸发后,乳固体形成致密膜层,进一步强化粘稠度,给酸奶增添了更醇厚的口感。但要注意的是,盖子上的酸奶再如何提纯,与杯中的酸奶仍属于同样的营养物质,只是蛋白质更浓稠一些,吃起来感觉更满足罢了!
“舔盖”的安全食用建议
尽管盖子上的酸奶口感更佳,但如果酸奶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好,盖子上附着的酸奶更容易接触空气和潜在污染物,这样一来,微生物就容易在上面滋生。因此,如开封前发现包装胀气鼓包,或开封后盖子上有异常斑点、闻到怪味的,那这酸奶可千万别吃啦!说到底,酸奶盖的“香浓陷阱”本质上是物理浓缩而不是特殊的营养价值,“舔盖是喝酸奶的精髓”一定要建立在酸奶包装完好无损、未胀包、在保质期内的安全前提下哦!
参考文献:
[1] 刘淑秋。 基于特殊浸润性表面抑制酸奶粘附的应用研究[D]. 长春大学, 2022.
[2] 郑春翠, 周晓云。 搅拌型酸奶黏度特性的研究与改进[J].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7, (02): 22-24.
[3] 科普中国。 喝酸奶到底要不要舔盖?是时候告诉你真相了!
供 稿:何锦怡
日期:2025-11-17
来源:食品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