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冬日本该是北风凛冽的时节,可乌鲁木齐这周却被东南风“霸屏”,烈烈大风卷着寒意掠过街巷,乌拉泊至红雁池等风口区域阵风更是飙至13级。
11月17日,乌鲁木齐局部路段因大风天气引起的沙尘暴,风力较大,能见度较低。(视频截图)
11月17日,水磨沟区新民路街道成功社区联合物业、志愿者修剪小区枯枝断枝,消除安全隐患。(记者王磊 通讯员王运香摄)
在赛马场街道十七户社区益都水岸小区,大风导致外墙保温层脱落,物业人员现场拉起安全线。(受访者供图)
揭秘
乌鲁木齐冬季为何刮起东南风?——专家揭秘大风背后的气象玄机
新疆网讯(记者江斌伟)冬日本该是北风凛冽的时节,可乌鲁木齐这周却被东南风“霸屏”,烈烈大风卷着寒意掠过街巷,乌拉泊至红雁池等风口区域阵风更是飙至13级。
这场东南风是乌鲁木齐今年以来最大一次风力,为何如此烈?明明是冬季,为何吹的不是北风而是东南风?不仅乌鲁木齐,全疆多地如塔城老风口、阿勒泰闹海风区也是大风漫卷,不同区域的大风有何不同还是属于“同源”?
11月17日,记者专访新疆气象台首席张云惠,拆解大风背后的气象逻辑与防护关键。
三面环山+狭管效应
记者:本周初乌鲁木齐的东南风,风口区域阵风达12级-13级,从气象成因来看,此次大风是如何形成的?
张云惠:此次乌鲁木齐东南风的形成,核心是前期冷空气东移后,蒙古地区高压加强,形成“东高西低”气压场分布。我们知道风是由气压梯度力驱动的,东西部压差较大时,空气就会从高压区(东部)向低压区(西部)流动,进而形成偏东风。再加上乌鲁木齐三面环山的特殊地形,整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地势,与“东高西低”气压场相互叠加,使得南郊等区域的风力进一步增强,这也是本周南郊风大的主要原因。
这场东南风是乌鲁木齐今年以来风力最强的一次,不过此次大风主要集中在天山区以南区域,城北区域风力较弱,因此对城北的影响相对有限,这也是城北居民没有明显感受到大风的原因。
记者:除了近期的天气过程,乌鲁木齐冬季为何会常态化出现东南风?地形和大气环流在其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张云惠:乌鲁木齐东南风是新疆主要高影响天气之一,冬季常态化出现,是地形与大气环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地形来看,天山山脉中部有西北—东南走向的天山峡谷,当气压场呈现“东高西低”时,气流会顺着峡谷运动,受峡谷“狭管效应”影响,气流加速,最终形成吹向乌鲁木齐南郊(城区)的东南风,且在达坂城区、乌鲁木齐南郊形成两个风力大值中心,向西北延伸至八钢、向东北延伸至康普水库一线的风力也会明显增强。
从大气环流角度,秋冬季节蒙古高压势力较强,其反气旋环流会直接影响天山峡谷及乌鲁木齐低空,使得东南风在这一季节成为“常客”。
不过要注意,乌鲁木齐东南风的季节分布有差异,天山峡谷内达坂城至乌拉泊一线冬季风力较大,红雁池、主城区则是春秋季大风更频繁。
认识真正的“老风口”
记者:如果强东南风对城区造成影响,公众该如何做好防护?是否有易混淆的“风口”概念需要澄清?
张云惠:此次强东南风伴随一定焚风特征,可能导致气温骤升,对机场航班(侧风影响)、户外设施安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及呼吸道敏感人群健康有潜在风险,公众需及时关注大风预警信号,蓝色预警时需关好门窗、避免在临时搭建物下逗留,黄色及以上预警则要停止露天作业、危房居民需转移至避风场所。
还要澄清一个“风口”误区:网络上有人将达坂城区、红雁池称为“老风口”,这并不准确。新疆真正的“老风口”特指塔城托里附近区域,并非所有风口都以此命名。那里年平均大风日数150余天,最多达180天,极大风速超过40米/秒,风力强度和影响范围与乌鲁木齐东南风区域有明显区别。
记者:从全疆来看,此次大风蓝色预警覆盖塔城老风口、阿勒泰闹海风区等区域,这些区域的大风与乌鲁木齐东南风有何不同?
张云惠:此次全疆多区域出现的大风,本质上受同一天气系统调控,前期冷空气东移后,蒙古地区高压加强形成东高西低的气压场,强大的气压梯度力催生了偏东风。这种区域性偏东风在北疆并非首次,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昌吉回族自治州东部、哈密等地往年常有出现,风口区域风力普遍可达12级左右。
具体来看,不同风区表现和影响各有侧重:乌鲁木齐东南风是“地形+气压场”共同作用的结果,本地三面环山、东南高西北低的下坡地形与区域气压场叠加,让南郊成为风大区域,本次红雁池是13级;塔城老风口处于两山之间的狭长地带,除气压场驱动外,还受冷空气直接影响,狭管效应显著,风力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突出,最大风力是14级;阿勒泰闹海风区同样有小地形助力,且冬季冷空气与积雪结合,易形成“风吹雪”天气,能见度极低,对交通的影响更为显著。
继续阅读
读懂大风预警信号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气象学中常指空气相对于地面的水平运动,它是一个同时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用风向和风速(或风力)表示。
气象部门将大风预警分为蓝、黄、橙、红四个级别。
大风蓝色预警,指24小时内阵风将达8级以上,或已达8级至9级并持续;
大风黄色预警,指12小时内阵风将达10级以上,或已达10级并持续;
大风橙色预警,指6小时内阵风将达11级以上,或已达11级至12级并持续;
大风红色预警指6小时内阵风将达13级以上,或已达13级以上并持续。
晴日漫卷东南风,一周尽揽暖时光
乌鲁木齐本周天气晴好为主,不时吹过特有的东南风,一周尽揽暖时光。不过,到了周末,将有雨夹雪和阵风来袭。
乌鲁木齐的冬日天气向来多变。据乌鲁木齐市气象台最新发布的一周预报显示,本周全市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但首尾两日将遭遇阵风与雨雪天气“双重考验”。预计本周六大部区域有雨夹雪天气,南郊和山区有小雪,达坂城区多云。
本周天气格局呈现“中间晴好、两头有扰”的特点。周一白天至夜间乌拉泊至红雁池一带有东南阵风13级,风力强劲。南郊至柴窝堡、西山至八钢10级至11级,天山区、沙依巴克区8级至9级;周日夜间乌拉泊至红雁池一带东南阵风9级至10级,南郊至柴窝堡、西山至八钢一带8级。
除周一外,周二至周五阳光和煦,低温维持在- 6℃至-2℃,高温在1℃至8℃之间,适宜开展户外活动。
北疆先风后雪,东疆需防风吹雪
新疆本周天气与风雪息息相关,北疆初期有1次区域性偏东风、后期有1次降水过程。
新疆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显示,11月17日白天到夜间,塔城地区北部、阿勒泰地区西部、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东部、哈密市等地有6级左右偏东风,其中塔城地区老风口和玛依塔斯风区、阿勒泰地区闹海风区、乌鲁木齐市乌拉泊和红雁池等风口风力9级至10级,阵风12级,局地伴有风吹雪。
22日到23日,北疆大部、哈密市北部有小雨或雨夹雪转雪,其中伊犁河谷东部山区、塔城地区北部、阿勒泰地区西部北部、昌吉回族自治州东部、哈密市北部等地的部分区域有中到大雪,山区局地暴雪;北疆北部和东疆有5级左右西北风,风口风力9级至10级,局地伴有风吹雪;北疆北部东部最低气温下降5℃左右。
气象部门提醒,需防范北疆东疆大风、局地风吹雪及北疆雨雪天气等对交通出行、城市运行、设施农业、畜牧业生产等的不利影响。(记者江斌伟)
提示
大风天气下 安全行车技巧
11月17日下午,乌鲁木齐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宣教大队教导员王琦介绍,交警部门特意准备了一份大风天气出行提示,以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紧闭车窗 在大风天气下驾驶机动车,首先要紧闭车窗,防止风沙、灰尘、杂物被吹入车内,不仅会影响到驾乘人员的呼吸,还会影响驾驶人的视线。大风天气,驾驶员要密切关注路面情况,握紧方向盘。
●保持车距 大风天气,跟车不能太近,要始终保持一定的车距,为自己预留处理突发事件的时间和空间。遇到这样恶劣的天气,灰尘影响视线,稍不留意就会引发追尾事故。
●选择合适的行车路线 在高速公路上遇到大风时,应尽量选择中间车道行驶,并远离中央绿化带,以避免隔离带内的界桩或是标牌等被风吹倒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注意灯光的使用 大风沙尘天气,白天也要尽量打开小灯,目的是引起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注意。如果是夜间驾驶,不适合远光灯,要打开近光灯。
●减速慢行防止偏移 大风天气要注意风向、放慢车速、握紧方向盘,防止车辆偏移。
●避开大型车辆 满载的大货车,超高、超载、超宽的车辆,还有拖车、危险品车辆、罐车等,这些车辆在大风的作用下容易来回摆动,车上的货物也容易松动,且大型货物影响视线,遇到这样的大型货车,要提前超车,或是保持好车距。
●注意非机动车和行人 大风刮起尘土,行人和非机动车为了躲避灰尘,或是电动车稳定性变差的时候会突然闯入机动车道内,所以道路上想要超越行人或非机动车的时候,要加大安全距离。(记者饶俊华)
大风天停车注意事项
远离建筑物停车:避免停放在高楼下方,以防阳台花盆、杂物等被风吹落砸伤车辆。
避开广告牌:广告牌受风面积大,固定结构可能无法承受强风,存在倒塌危险。
远离大树与电线杆:实心结构一旦被吹倒,极易对车辆造成严重损伤。
首选地库或空旷停车场:地下车库最为安全,其次应选择空旷、无遮挡的正规停车场。
注意开门安全:开门时最好双手配合,一手开车门,一手扶稳门边,观察风势和周围情况后缓慢开启,避免车门被风瞬间吹开造成损坏或伤人。(记者饶俊华)
现场
风中的温情守护乌鲁木齐社区排查隐患暖心瞬间
11月17日,乌鲁木齐市城南区域遭遇强风侵袭,天山区气象台将大风预警升级为红色,预计部分地区阵风最高可达13级。
全市各相关单位部门及涉及的社区、村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在红雁街道乌拉泊村,村干部清晨便展开巡查,发现部分摊位支架不稳、垃圾桶被吹倒等安全隐患后,立即分组行动。一组协助商户收拾货物、加固帐篷和货架,另一组固定小游园内的垃圾桶,并将现场情况拍照发至居民群提醒注意。
村民李伟主动加入:“多个人手多份力,及时处理这些看得见的危险,大家才能安心。”
新华南路街道南郊客运站社区组织全员下沉各小区,对广告牌、路灯、围栏、健身器材等户外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稳固情况,对发现的松动、破损问题登记并立即整改。社区党总支书记李能云说,除提前告知居民停电应急处置方式外,还畅通了隐患反馈渠道,形成群防群控的安全网络。
燕儿窝街道燕儿窝南社区针对设施老化、物品堆放复杂区域开展重点排查,迅速修复脱落围挡,清理转运枯树枝,搬运倒地宣传栏和储物柜,并联系驾校负责人锁闭、加固大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道路畅通。
乌鲁木齐县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及时发布了预警和提醒信息,农业农村局指导村民做好棚膜、棚圈加固,做好农业、畜牧业安全生产工作;文广旅部门对景区进行巡查,做好大风的预警预告和应对处置工作;交通、交警部门做好实时路况信息播报,加强道路交通疏导管控和安全保障工作;住建部门加强了对建筑行业监管力度,做好围挡、塔吊、脚手架巡查排查等。
迅速处置现场问题
恒宇银座小区作为四桥社区内的高层小区,目前正推进电梯更换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木质包装物暂存于小区公共区域。在接到大风橙色预警后,新华南路街道四桥社区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联动物业即刻调配运输车辆、组织工作人员,按照“快速清理、规范转运”的原则,在大风预警生效前完成了全部木质包装物的集中清理、打包及转运工作,全程无缝衔接、闭环处置,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大风造成赛马场街道十七户社区益都水岸小区14号楼外墙保温层脱落,部分碎石块掉落至楼下人行通道和绿化带。社区当即启动险情处置预案,组织工作人员在楼周边设置警戒区域、拉起警示带、提醒居民切勿靠近,并立即联系专业维修团队赶赴现场,对脱落墙体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开展残块清理、松动部位加固等应急处理。
“社区工作人员很快就赶到了,在楼下设了警戒,还逐户敲门提醒,有他们盯着,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居民吐尔地·木合麦提说道。
在赛马场街道榆园路社区,部分围栏被吹倒、社区办公区域铁门受损倾倒,社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全力保障居民生活与办事需求。
“我们立即联系专业维修人员紧急抢修受损铁门和围栏,并对需要办理业务的居民开启线上办理全程指导,对需线下办理的事项开辟‘绿色通道’,减少居民等待时间。”社区主任库尔班江·亚森说。
清理树枝防患于未然
17日一早,达坂城区乌拉泊街道同心路南社区同心路2号院有居民反映,因大风,院子里有枯树树枝掉落,影响通行安全。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联系相关部门快速清理散落枝丫,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社区副主任刘辉说,社区工作人员也重点走访了辖区破产企业、偏远分散居住区域,排查突发事件风险点;针对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开展“敲门行动”,逐一上门了解生活需求,现场解决实际困难。
受城南大风天气影响,城区部分区域也刮起6级左右的风。位于青年路街道五星路东社区青年路337号、五星南路180号院内数棵树木枝干被吹断。为快速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居民出行安全与正常生活秩序,五星路东社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机制,上报街道后,联动城管部门、辖区物业公司开展断枝清理专项行动。
当日,水磨沟区新民路街道成功社区积极沟通协调,组织志愿者、物业保洁等清运力量开展“枯枝除隐患树枝换新颜”专项行动,对一炮成功小区、热力公司家属院以及中药饮片厂小区等主次干道、绿化带及居民楼周边的枯树枝进行清理。
“遇上刮风下雪天,不再担心枯枝掉下来,现在心里踏实多了!”居民王秀芳说。(记者王丽娜 王磊 史传芝)
保障
极端天气下保供气稳定
11月17日,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大风,乌拉泊、柴窝堡片区瞬间风力达13级。
新疆新捷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乌拉泊母站29名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确保乌鲁木齐县及吐鲁番的鄯善、托克逊近70万户居民用气稳定。
17日狂风骤袭,11时11分,站区电压剧烈波动,经排查确认为外电缺项。乌拉泊母站立即启动冬季保供应急预案,调度室紧急下达“启动备用电源、切入手动模式供气”指令。工作人员闻令而动,10分钟内完成全部流程切换,柴油发电机顺利启动,北燃乌热门站、鄯乌联络线迅速恢复供气,当日极端天气下供气量仍达137万立方米。
作为区域民生供气关键枢纽,乌拉泊母站肩负北燃乌热门站(服务乌鲁木齐县)及鄯乌联络线(反输吐鲁番)的管理重任,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群众冬日用气。
截至11月17日,乌拉泊母站已累计向下游输气2.476亿立方米。站长薄锦龙说,团队将持续坚守岗位、紧盯保供目标,全力守护居民的稳定用气。(记者李宁艳 通讯员马文静)
救援
11月17日上午,乌鲁木齐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南郊大队辖区水西沟镇小东沟村附近道路出现风吹雪天气,一辆车被困,民警经过1个多小时努力,成功将被困车辆救出。 (记者饶俊华 通讯员金雪摄影报道)
来源: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