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我们走进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只见满载人参制品的集装箱货车正要启程。此行,吉林人参将去往天津港,并由此漂洋过海,“闯荡”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当我们走进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只见满载人参制品的集装箱货车正要启程。此行,吉林人参将去往天津港,并由此漂洋过海,“闯荡”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2025年前三季度,吉林人参出口额达5454万元,同比增长9.9%,鲜或干的西洋参出口额更是激增77%。亮眼数据背后,是吉林以人参为媒,深耕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
出去“闯”,总要有张“身份证”——
在抚松县的标准化参田,每株园参都带着专属的“批量赋码”标签,林下参更是实现“一参一码”。“扫码就能看到种植地块、施肥记录和检测报告,欧盟客户看了特别认可。”福文人参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恩福手持检测报告介绍,企业联合吉林农业大学把控标准,38项农残、6项重金属指标全部达标,顺利通过欧盟EFSA认证。2025年起吉林实行入市检测制度,凭报告交易的新规,让吉参在国际市场彻底摆脱了“品质难界定”的困扰。
出去“闯”,还得有身好“行头”——
珲春华瑞参业的车间里,低温冷冻干燥设备正处理着人参原料。“我们的人参咖啡、藿香桔梗人参肽拿到了国际清真认证。”公司经理李晓珍展示着出口订单。针对东南亚湿热气候,企业研发的防潮型人参片用铝箔真空包装搭配干燥剂,保质期延长至3年,今年对该地区出口量同比增长50%;面向欧洲市场推出的低敏型人参胶囊,每公斤均价达80欧元,出口量增长40%。3000多种人参食品、保健品等,让吉参适配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
出去“闯”,更要懂得驶入“快车道”——
“远程查检、无纸化签证让通关效率翻倍,出口德国的人参提取物三天就能放行。”靖宇炳华中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国感慨,公司2024年出口额达340万美元,带动千余农户种参超万亩。更快的,则是人参市场的交易速度。线上,跨境电商直播间里,人参制品引来全球网友下单,电商渠道销售额增速超20%;线下,吉林人参相继亮相广州农交会、南宁世界林木业大会等展会。吉林人参,正在加速发展,创造更新的价值。
如今,人参这株“百草之王”,已然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金字名片”。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吉参将继续带着长白山的馈赠,在全球市场书写内陆省份的开放新篇。
编辑:孙 晨
初审:姬广忠
复审:李慧龙
终审:薛晓冬
来源:白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