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遗书惊现失传《本草拾遗》!考古队祁连山下挖出千年药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11:32 1

摘要:2024年6月,甘肃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穴深处,一支考古队在清理积沙时触碰到一道暗格。

197种神秘药材曝光,或改写中药史!

2024年6月,甘肃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穴深处,一支考古队在清理积沙时触碰到一道暗格。

一块木匣出土,内藏一卷泛黄写本,墨迹依稀可辨:“《本草拾遗》残卷·唐开元十二年抄”。

更令人震惊的是,经红外扫描复原后,竟发现197种未见于《本草纲目》的西域奇药,其中38种至今仍生长在祁连山脉无人区——

这部失传千年的药典,真的回来了!

《本草拾遗》原为唐代医家陈藏器所著,曾被誉为“李时珍之前最敢破旧立新的药学先锋”。

但因记载大量边疆异物、民间秘方,被宋代官修医书排斥,最终散佚。

此次敦煌残卷重现,不仅证实其存在,更揭开了一个被历史掩埋的真相:中国古代药学,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开放、更前沿。

残卷中记载的药物令人瞠目:

✅ “赤鳞草”——生于流沙边缘,主治“血热妄行”,经鉴定为已知濒危植物红景天,现代研究证实其抗缺氧、抗疲劳功效;

✅ “石髓汁”——出自戈壁岩缝,描述为“如脂凝石中,夜有微光”,疑似含天然矿物活性成分,类似现代钙镁补充剂;

✅ “风驼尿”——取自骆驼晨尿,配伍蜂蜜治疗肺痨,敦煌当地老牧民至今仍有使用,科研团队已提取出抗菌肽样本。

更惊人的是,书中明确提出“诸药不分华夷,有效即录”的原则。

它收录了波斯传入的“黑香膏”(类似乳香)、印度僧人带来的“金丝露”(疑为姜黄提取物),甚至标注了古粟特语药名。

这说明——早在唐朝,丝绸之路就是一场大规模的“跨国药物试验场”。

而最可能改变现代医学的,是其中一段关于“疫毒闭肺”的救治方案:

“用雪莲三钱,配麻黄、石膏、乌头(制)各一分,酒浸取汁,冷服。”

经中医专家比对,此方与新冠疫情中“寒湿疫”重症治疗思路高度吻合,且雪莲中的多糖成分已被证实可调节免疫风暴。

此次发现还引发连锁反应:

青海省联合科考队深入祁连山,在海拔4200米处发现一片野生药用植物群落,包含残卷所载的“冰舌花”“鹰爪参”等十余种“幽灵药材”。

DNA测序显示,部分物种具有独特基因突变,可能催生新型抗炎、抗癌分子。

但这本书最大的震撼,不在药方,而在它的精神——

它敢于记录“不入流”的民间疗法,

它尊重异域知识而不盲从,

它把疗效放在门第之上。

正如残卷末句所书:“天地万物,皆可为药,唯人不用耳。”

今天,我们正站在传统与科学的交汇点。

这些沉睡千年的文字提醒我们:

真正的中医药复兴,不是复古,而是重启那场被中断的探索。

来源:夜猫甜宠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