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法“新”辉 | 河南新乡张辉:秉持如我在诉理念 守望乡土和谐安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1:27 1

摘要:近年来,新乡法院全体干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忠诚履职、砥砺奋进,涌现出一批成绩突出、堪称榜样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近期,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授

近年来,新乡法院全体干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忠诚履职、砥砺奋进,涌现出一批成绩突出、堪称榜样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近期,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授予新乡法院3个集体“河南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9名个人“河南省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新乡中院现推出“豫法新辉”双先风采巡礼专栏,全面展现这些受表彰集体和干警的先进事迹和亮点工作,为新征程上更好书写司法为民新答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司法智慧和力量。

“基层法庭的‘办公室’,从不是审判庭里的一方桌椅,而是田间地头的泥土路、农家院落的烟火气。”这是封丘县法院冯村法庭法官张辉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人民法官,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声,用专业化解纷争,将炽热的为民情怀深深融入“乡土”法庭的日常工作中,在化解矛盾的最前沿、服务基层治理的第一线,默默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扎根审判一线

真情化解千千结

“这18亩葡萄园,是我们全家的心血!”承包户朱某的诉说里满是惆怅与不舍。而另一边,80多户村民情绪激动,甚至有人扛着斧子要求砍树退地。一起看似普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纠纷,却直接关系到一方安宁。

卷宗清晰显示朱某未签书面合同且拖欠承包费,依法判决返还土地似乎顺理成章。但张辉没有轻易下判。看到朱某布满老茧的双手和园内4000多棵正值盛果期的葡萄树,他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深入村庄走访。“要是我种了十几年的地,突然要被收走,该多难受?”带着这份换位思考,他摸清了症结:原来,是涉案土地变更后,村组干部无人和朱某对接,才导致他没交承包费,进而引发误会。

庭审时,他没有机械引用法条,而是与村民代表坦诚交流,帮大家算清“经济账”和“人情账”:“18亩地分给80多户,每户二分多地种不了啥。老朱的葡萄园有稳定收入,大家收承包费更实惠。乡里乡亲,互相体谅才是长久之计。”真诚的话语消解了怨气,也赢得了理解。最终,他判决朱某支付欠费,继续承包土地,双方服判息诉。后来张辉还特意帮他们拟了书面合同,一笔一画标注清楚缴费时间和方式,“把丑话说在前面,往后就少生矛盾。”

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在张辉看来,每个案件都是当事人生活的缩影,是情感与利益的交织。他始终将心比心,力求找到法、理、情交融的最佳方案。每一个成功化解的案件,都如同一曲动人的音符,在“乡土”法庭里奏响公平与正义的乐章。

延伸司法服务

搭建法治连心桥

“张法官,我干活差点钱要不回来,您能帮打个电话吗?”类似的求助,张辉每天都会接到。为了让司法服务触手可及,他在辖区82个村设立了法庭联系点,并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码。这一块块蓝色的联系牌,成了延伸司法服务的重要窗口,他的手机也成了村民的“便民热线”。

无论是合同咨询、债务纠纷,还是邻里矛盾,电话那头总是带着急切与期盼。张辉从不推诿,总是耐心倾听、详细解答。去年盛夏,两户人家因土地问题剑拔弩张,接到电话后,他顶着38度高温立即赶往联系点。他没有急于评判对错,而是先下到地里查看实情,结合乡规民约与法律规定,蹲在田埂上耐心调解。“都是邻居,为这点地伤和气,值吗?”推心置腹的话语,让双方红了脸,最终握手言和。

自2023年设立以来,法庭联系点已累计解答处理村民各类问题300余次,大量矛盾隐患被化解在萌芽、解决在源头。这座用脚步和真心搭建起的“暖心桥”,不仅方便了群众,更让法官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让法治的温度可感可触。

聚焦诉源治理

小案撬动大民生

“小案”连民生,民生无小事。张辉深知,基层法官办案,不能止于案结事了,更需着眼长远,从源头预防风险。

2024年初,审理一起交通事故追偿案时,他注意到事发路口缺乏信号灯,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有红绿灯,悲剧或可避免,其他路口是否也有类似隐患?”带着这份追问,他没有就案办案,而是深入调研,梳理全院类似案件,撰写了一份详实的司法建议书,指出多个路口隐患并提出安装信号灯、完善标志等具体措施。

这份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建议引起了交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随即在全县范围排查整改路口风险隐患,并将其列为民生实事推进。不久,隐患路口装上了崭新的红绿灯,村民出行安全感大幅提升。一份司法建议,将“纸上权益”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保障,实现了“办一案、治一片”的效果。

他注重“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提升,将办案中发现的问题与社会治理需求结合,撰写的《司法建议融入社会治理路径功能实证研究》获中国行为法学会优秀奖。这种从个案到共性、从实践到优化的工作模式,让司法建议成为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利器。

同时,张辉心系未成年人成长。自2023年担任两所中学的法治副校长以来,他持续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每学期为学生们带去生动的法治课程,累计听课学生已达20000余人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法治的种子在校园里悄然播撒。自他担任法治副校长后。学校此前时有发生的未成年侵权纠纷大幅减少,相关诉讼案件下降为零,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诠释了司法保护的温度。

十年光阴,倏忽而过。无论是在炎炎烈日下奔赴田间地头调解纠纷,还是在寒风凛冽中为当事人送去司法关怀,张辉始终坚守在基层法庭这片热土上。他用坚定的信念、专业的素养和无私的奉献,诠释着对法治事业的无限忠诚,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他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用耐心和细心化解矛盾,用专业与热忱守护公正,在乡土大地上谱写了一曲属于新时代基层法官的温暖而有力的赞歌。

编辑:彭先飞

河南省新闻热线请联系孙主任:18612705818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8698678800

来源:无线锦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