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一场“周末荟” 满城文明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11:19 1

摘要:“以前周末就是玩手机、逛商场,现在不一样了,每周都盼着‘周末荟’!”在高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带着孩子体验非遗剪纸的李女士笑着说。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艺、志愿者忙着义诊服务、亲子家庭共同绘画……热闹的文化集市、温馨的互动场景,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文明实践画卷。

“以前周末就是玩手机、逛商场,现在不一样了,每周都盼着‘周末荟’!”在高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带着孩子体验非遗剪纸的李女士笑着说。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艺、志愿者忙着义诊服务、亲子家庭共同绘画……热闹的文化集市、温馨的互动场景,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文明实践画卷。

今年以来,高台县创新推出“文明实践周末荟”系列主题活动,将文明实践工作深度融入百姓周末生活,通过一场场“小而美、常态化、有温度”的线下互动,让文明理念可触可感,志愿服务精准对接,真正实现了“周周有活动,人人乐参与”的生动局面,探索出了一条县域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机制之变:从“单向输送”到“精准呼应”

“我们一直在思考,群众到底需要什么?他们需要的不是高大上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高台县实践办负责人道出了活动设计的初衷。基于这一理念,高台县整合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154个实践所(站)的阵地资源,联动2.3万名注册志愿者,形成“中心统筹、所站承办、社会协同”的立体化联动机制,构建起“10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

活动固定在周末时段集中开展,形成“季度有安排、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稳定节奏。同时,创新实施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积分兑单的“五单制”服务模式,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书香高台・全民悦读”“东联邀您过周末”“社区邀您赶大集”“相约湿地・邂逅文明”“理响高台・声入人心”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活动,成为了群众真心期待的周末“精致拼盘”。

场景之融:于“烟火气”中植“文明种”

“看到这么多孩子和年轻人愿意来学,我心里特别高兴。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新坝镇小坝村文化集市上,剪纸非遗传承人陈老师一边展演技艺一边感慨。作为“文明实践周末荟”的核心载体,“四大特色集市”已成为高台县传承文化、服务民生、浸润人心的重要平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明实践品牌体系。

文化集市上,移风易俗小品、秦腔展演轮番上演,剪纸、掐丝画、麦秆画等非遗体验让群众在手工制作中感受文脉传承;文明集市通过“红色高台 文明有我”主题展、家风宣讲等形式,搭配“我为乡亲照张相”“爱心义剪”等接地气的志愿服务,让抽象的理念化为具体行动;亲子集市里,跳房子、投壶等传统游戏与DIY手工坊相映成趣,为家庭陪伴注入文化内涵;共享集市则提供家电维修、旧物交换、直播带货等“一站式”便民服务,9个镇的实践所所长更是化身“助农主播”,推广高台辣椒、沙漠枸杞等土特产,活动首日线上交易额就突破12万元。截至目前,高台县已开展各类集市活动200余场次。这些植根于生活场景的活动,让文明在浓浓的“烟火气”中悄然生长。

主体之跃:从“参与者”到“创造者”

“我们不仅是来参加活动的,更是来‘当家’的。”一位活跃在多个社区的志愿者骨干道出了许多参与者的心声。这种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作为”的转变,正是“文明实践周末荟”最宝贵的成果。

在组织架构上,高台县打破空间限制,将活动场所从固定阵地延伸到社区广场、公园绿地、景区景点等公共空间,实现“人气在哪里,活力就汇聚在哪里”。群众的主体地位真正激活并赋能,许多活动的“金点子”直接来源于居民建议,各类服务项目由有特长的群众主动认领,现场秩序由社区志愿者共同维护。而“时间银行”“文明诚信积分”等激励机制的引入,让奉献与回报形成良性循环,群众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如今,在高台县,“这个周末去哪儿?”“去赶‘文明实践集’!”已成为流行问候语。一个个充满烟火气与人文关怀的活动场景,正悄然提升着整座城市的文明水平与幸福指数。“文明实践周末荟”的种子已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绽放出绚烂的文明之花,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来源: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