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天方夜谭?可你别急着下结论。就在前不久,一位56岁的东部沿海城市的男子暂且叫他老赵吧风风火火地走进门诊,拍着检查单子对我说:“医生,我吃复方丹参滴丸吃了一年多了,身体是不是更好了?”
“一颗小小的中药丸子,能不能吃出心梗?”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天方夜谭?可你别急着下结论。就在前不久,一位56岁的东部沿海城市的男子暂且叫他老赵吧风风火火地走进门诊,拍着检查单子对我说:“医生,我吃复方丹参滴丸吃了一年多了,身体是不是更好了?”
我一看检查单,眉头立马皱了起来,心里那根弦“嗡”地一下绷紧了。肝功能轻度异常,血压波动加剧,心电图提示早搏增加……这哪是“更好”?这分明是身体在“敲警钟”!
你可能会想,复方丹参滴丸不是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护心神药”吗?电视广告天天播,邻居大妈天天夸,怎么还会出问题?嘿,这事儿啊,说起来真得好好唠唠。先别急着把药瓶子扔了,也别立马去药店再囤十盒。咱们今天就把这颗“红红的小丸子”掰开了、揉碎了,给它讲个明明白白。
说起复方丹参滴丸,实在是家喻户晓。主打“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很多中老年人把它当成预防心脏病的“日常保健品”来吃,饭后一粒、睡前一粒,吃起来比保健品还勤快。
而老赵的故事,其实是很多家庭的真实缩影。他身体不算差,退休前是厂里的技术骨干,平时没啥大毛病,就是血压有点高、偶尔心慌。一次单位体检,医生建议他“注意心血管健康”,他媳妇立马拿出复方丹参滴丸,说:“这药我同事吃了十年了,没事!”
老赵就这么开始了“丸养人生”。可问题来了:药不是糖,吃进去的每一粒,身体都得“记账”。复方丹参滴丸,主要成分是丹参、三七和冰片。丹参活血,三七止血,冰片通窍,理论上是个“组合拳”。
但你知道吗?它原本是专门用来缓解心绞痛的急用药,尤其是冠心病发作时的“救急丸”,而不是日常保健吃的“维生素”。你天天吃,就像天天把消防车开出来喷水,哪还有火灾应急的空间?老赵吃了一年,结果身体的“火警系统”反而失灵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活血药不是“无害水”,它会影响凝血功能,长期吃有出血风险,尤其是和阿司匹林、他汀等心血管药物一起吃时,更容易“掺和出事”。冰片还有轻度的神经刺激作用,肝肾代谢的负担也不小,吃久了,肝功能异常就悄悄上来了。
复查发现,老赵的心律不齐问题反而比一年前更明显。这说明什么?说明药物并没有起到预期的“调节”作用,反而可能掩盖了更深层的问题。这里我得说一句扎心的话:很多人不是病倒在病魔手里,而是倒在了“自以为的健康”里。
老赵的血压一直控制得不太好,他以为吃了复方丹参滴丸就能“护心”,于是忽略了正规降压药的调节,饮食也没太注意。结果呢?身体被他“自我安慰”给耽误了!
这种“保健式吃药”观念,在中老年群体中特别普遍。走哪儿都听见有人说:“吃这个管用,我都多年没犯病了!”可你要真让他做个系统检查,八成都是“表面光鲜,暗藏隐患”。
当然了,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那复方丹参滴丸到底能不能吃?吃多久?谁该吃?谁不能吃?我给你一句话总结:“药要对症,丸要对人。”
根据国家药监局的批准用途,这药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明确诊断的心血管病人,而且多用于症状缓解期或急性发作时的辅助用药,不是防病保健药,更不是万能良方。
以下这几类人群要格外注意:
一是有凝血障碍、出血倾向的人,吃了可能加重病情;
二是肝肾功能不全者,代谢负担大,风险高;
三是同时服用抗血小板药、抗凝药的人,容易“药药相冲”;
四是健康人群,仅出于“预防”目的的长期服用,得不偿失。
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一句老话:“是药三分毒。”现在不少人一提“中药”,就觉得“温和没副作用”,这实在是个大误区。中药有疗效,也有适应症,也有禁忌症。盲目服用,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你信不信?202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报里,就有不少因为长期服用中成药导致肝损伤的案例。复方丹参滴丸也在其中榜上有名。
我理解老赵,也理解千千万万像他一样的中老年人。人上了年纪,最怕的就是“突发”,害怕心梗、怕脑梗、怕哪天倒在卫生间没人发现。于是就寄希望于一颗药丸,图个心安。
但你想想,真正让你健康的,不是药瓶子,是生活方式。血压高了,别光想着吃药压下去,更要控制盐分、少熬夜、规律锻炼;心脏不好了,不是靠一颗丸子“续命”,而是戒掉烟酒、控制体重、定期体检;
睡眠不好、焦虑心慌,不是靠“吃点复方丹参滴丸镇镇心”,而是要调节情绪、释放压力、寻求心理支持。写到这儿,我也有点感慨。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缺药,而是缺“健康认知能力”。这个时代,药品广告铺天盖地,健康“种草”信息满天飞,但真正冷静、科学、有温度的健康教育,太稀缺了。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不是为了“黑”复方丹参滴丸,更不是让你把家里的药都扔了,而是想告诉你:别让好药变坏药,别让好心变坏事。
如果你正在服用复方丹参滴丸,请务必:先搞清楚自己有没有明确的心脏病诊断;再确认是否有医生指导,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根据身体变化,定期复查,不要“闭眼吃”。
老赵后来怎么样了?我给他详细解释了一番风险,他点点头说:“我是真没想到,这药我吃得比饭都准,结果差点把命吃进去了。”
他现在已经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调整了用药方案,开始规律锻炼,饮食也清淡了很多。前几天他给我发条微信,说身体好多了,整个人也轻松不少。我回他一句:“您信任医生,医生也不会让您失望。”
健康这条路,没有捷径,也没有万能丸,靠的就是认知、行动和坚持。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2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Z].2023.
[2]李宏军,王宇红.复方丹参滴丸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56-59.
[3]张明,陈志强.复方丹参滴丸对肝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2,22(12):1882-1885.
来源:李医生健康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