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客服、“正规”证件,却让她差点损失12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8 10:51 1

摘要:电话那头,是声音甜美的“客服”;聊天框里,是盖着红章的“电子工作证”。一切都显得那么“正规”。然而,当乌鲁木齐的马女士按照指示按下“屏幕共享”键时,她的12.4万元养老钱也同时按下了向骗子转移的“倒计时”。

电话那头,是声音甜美的“客服”;聊天框里,是盖着红章的“电子工作证”。一切都显得那么“正规”。然而,当乌鲁木齐的马女士按照指示按下“屏幕共享”键时,她的12.4万元养老钱也同时按下了向骗子转移的“倒计时”。

11月16日受理此案的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天山区分局和平路街道派出所民警向记者介绍了事情经过。

“我的手机被别人控制了!我好像被诈骗了,怎么办?”11月9日14时许,和平路街道派出所的报警电话里,传来马女士颤抖而焦急的声音。

电话挂断后,警车呼啸而出。五分钟后,民警赶到马女士家中。此时,这位老人正手足无措地握着自己的手机,屏幕上还显示着一个陌生的软件界面。

“我接到一个客服电话,”马女士的声音带着后怕,“她说我开通了直播会员,如果不关闭一个月要扣800元,她可以帮我关闭直播会员,她加了我的微信,还给我看了工作证。”正是这份看似“正规”的“电子工作证”,让马女士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指示下载了一款“共享屏幕”软件。

然而下载后不久,马女士就发现不对劲——手机仿佛有了自己的意识,不时自动跳转页面。“我感觉有人在远程操控我的手机!”

“这是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民警一眼识破骗局,当机立断拔出手机卡,切断了与诈骗分子的通联。随后,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护钱行动”全面展开。

民警一边联系反诈中心对马女士的银行账户实施保护性止付,一边带着她赶往最近的银行网点。在柜台前,工作人员迅速办理业务,将卡内的4万元现金全部取出,交到马女士手中。

与此同时,反诈中心传来好消息:成功止付了马女士另外几张银行卡里的8.4万元余额。经核实,马女士下载的所谓“共享屏幕”软件,确属高风险网络诈骗APP。

“就差一步,我的养老钱就没了!”看着手中的现金,马女士这才恍然醒悟。民警耐心向她解释,诈骗分子正是通过共享屏幕软件,实时监控她的手机操作,伺机盗取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

次日,马女士特意定制了一面锦旗送到派出所。“雷霆出击破案神速,一心为民廉洁奉公”——锦旗上的十六个字,道出了马女士最真挚的谢意。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