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全面摸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家底 筑牢保护根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7 23:37 1

摘要:近日,由贵州省林业局组织、贵州大学承担的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评估顺利通过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平先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金效华先生等省内外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评审,标志着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

近日,由贵州省林业局组织、贵州大学承担的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评估顺利通过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平先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金效华先生等省内外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评审,标志着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本底资源库初步成形。

图1 项目验收和总结会现场

2021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了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进一步精准掌握我省资源本底,赋能全省野生植物高质量保护,2022年5月至2025年10月贵州省林业局组织实施了“贵州省新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评估项目”,并同步开展了全省范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综合评估工作。

图2 调查组在野外开展调查

图3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贵州特有种-梵净山冷杉

调查在沿习采用传统经典调查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无人机、RTK精确定位及专业调查软件开展调查。100余位老、中、青科研人员组成9支调查队深入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林区,跋山涉水,栉风沐雨,累计行程数十万公里,实地调查点位超过2万个,覆盖全省1066个乡镇,拍摄照片10余万张,调查目标物种居群和群落6942个,收集有效数据12702条。最终确定贵州省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数为257种。其中,贵州首次记录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15种。调查梳理出全省9个市(州)88个县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分布信息。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并发表了北盘江凤仙花、荔波野桐、荔波金丝桃、习水酢浆草、马岭河小苦荬、大娄山绣线梅和麻阳河紫菀等7个植物新种。

图4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中国鸽子花)

图5 调查组近3年发现并发表的7个新种

此外,调查队在黔南荔波上千座岩溶峰丛山顶,发现了以华南五针松、岩生翠柏和短叶黄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主要建群种的“孤岛化”岩生针叶林,从山顶至山脚形成了高差仅200余米的小尺度自然植被垂直带,十分独特和罕见,对我国西南岩溶植被与珍稀濒危物种的环境响应机制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图6 茂兰岩溶峰丛山顶岩生针叶林景观

这也是贵州首次开展系统性的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评估,基于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分布与资源现状、种群健康状况、天然更新情况、生境类型、受威胁状况、保护与利用现状等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广布种进行潜在分布区预测并进行生态位模型结果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全省25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保护优先序评估,明确全省近期急需抢救性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及主要分布点,提出了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布局建议。

图7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贵州特有种-辐花苣苔

贵州是继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发布后,全国首个以省域为单元完成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评估的省份。本次调查评估基本掌握了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种类组成、资源数量、分布格局、受威胁因素和保护现状,并提出了保护方案,为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也为全国同类工作提供了“贵州经验”。调查评估成果推动了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和关键区的有效识别以及全省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原生境保护点的建立,促进了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与发展。同时也锤炼出一支年轻的专业队伍,为贵州野生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新活力。

图8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白花兜兰

(摄影:吴江华、徐建)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