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心桥共建互听,守护亲子沟通桥梁” 潜江市总口中学心理健康日活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10:26 1

摘要:在成长的旅程中,亲子间的沟通是连接心灵的桥梁,而心理健康则是未成年人茁壮成长的基石。为守护每一颗纯真心灵,搭建亲子间的理解通道,11月12日,依托潜江市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在潜江市民政局、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及市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的专业指导下,益加社

在成长的旅程中,亲子间的沟通是连接心灵的桥梁,而心理健康则是未成年人茁壮成长的基石。为守护每一颗纯真心灵,搭建亲子间的理解通道,11月12日,依托潜江市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在潜江市民政局、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及市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的专业指导下,益加社工联合总口管理区未成年人心理服务流动站,构建“专业指导+社工执行”的服务模式,走进总口中学,为初一年级组开展两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日主题活动。活动以倾听、表达与解压为核心,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注入“温暖能量”。

上午场:知识互动・互诉,你我皆听

活动以情景共鸣与技巧学习为核心,帮助青少年掌握高效亲子沟通方法,理解父母视角,减少沟通矛盾。

情景唤醒:直面沟通矛盾

活动伊始,社工播放亲子沟通相关视频片段,再现“考试失利后的指责”“兴趣选择上的分歧”等日常场景。视频结束后,社工引导青少年分享感受:“遇到这些情况时你会觉得委屈吗?”“视频里的亲子沟通哪里让你觉得不舒服?”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同学说“考试没考好已经很自责了,爸妈还一味指责,根本不想解释”,也有同学提到“爸妈总替我做决定,不问问我喜不喜欢”,在共鸣中坦诚表达内心想法,为后续技巧学习打下基础。

密码解析:拆解沟通逻辑

围绕亲子沟通“卡点”展开解析,通过分组讨论“沟通情景卡”,让青少年对比不同情景下的“错误回应”与“正确回应”。在“想换兴趣班但爸妈不同意”的情景讨论中,有同学分享之前的沟通方式:“我直接说‘我不喜欢这个班,必须换掉’,爸妈反而更坚持”,而小组讨论出的正确回应则更注重表达逻辑,直观让同学们感受到沟通方式的差异带来的不同结果。

技巧学习:掌握沟通方法

结合具体案例,重点讲解三大实用沟通技巧,让青少年易懂易会。讲解“选对时机不‘撞枪口’”时,社工举例:“不要在爸妈下班刚进门、疲惫不堪时提需求,而是用‘我有件事想跟你聊聊,你现在有空吗?’开启对话”;讲解“说清‘感受+需求’不抱怨”时,引导同学们模仿“我不想报这个兴趣班,因为我更喜欢画画,能不能换成画画班呀?”的表达逻辑;讲解“学会倾听不打断”时,强调“沟通时看着对方眼睛,不中途插话,哪怕有不同想法,也可以平和说出‘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有个不一样的想法’”。

社工刘老师抛出思考问题:“如果有一天你成为父母,会怎么看待孩子的‘拖延’‘顶嘴’?”组织同学们分组分享。有同学说“如果我是爸妈,孩子拖延作业会着急,怕他完不成”,也有同学提到“孩子顶嘴会觉得没面子,但可能他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换位思考中,同学们逐渐理解父母的关爱与担忧,意识到沟通中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下午场:解压游戏・释放压力解心忧

通过解压互动游戏,帮助青少年宣泄内心积压的压力与烦恼,在轻松氛围中放松身心,增强同伴间的支持与联结。

游戏热身:破冰拉近距离

“默契大考验”热身游戏率先开展,青少年两人一组,通过肢体动作传递简单词语或句子,全程禁止语言交流。有的小组因动作夸张引发阵阵笑声,有的小组则因配合默契快速完成传递,游戏过程中欢声笑语不断,快速打破同学间的隔阂,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为后续解压游戏做好铺垫。

压力释放大作战

每位青少年领取一个气球和一支记号笔,社工引导大家:“把近期的压力或烦恼匿名写在气球上,不用有顾虑”。同学们纷纷动笔,有的写下“考试总考不好,怕让爸妈失望”,有的写下“爸妈很少听我把话说完”,还有的写下“作业太多,休息时间太少”。所有气球写满后,大家在指定户外区域整齐列队,随着“3、2、1,释放!”的口号响起,同学们通过踩爆、捏爆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打破气球,气球破裂声与欢呼声交织在一起,象征性地“打破压力”,释放内心情绪。

总结分享:定格轻松时刻

游戏结束后,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参与感受。有同学说“踩爆气球的瞬间,感觉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特别轻松”,也有同学提到“和大家一起闯关特别开心,原来合作这么有意思,暂时忘了学习压力”。青春的成长之路难免遭遇风雨,而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正是为青少年撑起的一把“保护伞”。

未来,依托潜江市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益加社工将在市民政局的专业指导下,带着专业服务与温暖关怀,走进更多学校、深入更多家庭,以倾听搭建理解的桥梁,以陪伴驱散心理的阴霾,助力每一位青少年自信迈向未来!

来源:益加社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