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厦门”到“回厦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10:22 1

摘要:金鸡长鸣,光影不息。梳理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美好回忆,一个温暖的声音频频在耳畔响起——今年,当明星们站在聚光灯下时,那句熟悉的“来厦门”,悄然变成了“回厦门”,甚至是“回家了”。

●黄圣达

金鸡长鸣,光影不息。梳理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美好回忆,一个温暖的声音频频在耳畔响起——今年,当明星们站在聚光灯下时,那句熟悉的“来厦门”,悄然变成了“回厦门”,甚至是“回家了”。

一个字的改变,似云淡风轻,却重若千钧。这背后,是情感距离的缩短,是身份认同的转变,更是厦门用数年时光,为远方的客人悄悄备下了一把“家的钥匙”。

时间回到七年前,那时大家说“来厦门”,我们是热情好客的东道主,他们是远道而来的贵宾;宾主尽欢,但其间总隔着一层礼貌的客气。而如今,一声声自然而然的“回厦门”,仿佛在诉说一位老友的归来,传递一种默契的暗号。这座城,已不再是明星们行程表上一个简单的地名,而是记忆里有了温度、生活中有了痕迹的“老地方”——或许是让易烊千玺念念不忘的厦门海鲜和花生汤,或许是让张蓝心“美到想找个人结婚”的海边夕阳,又或许是范丞丞脱口而出的那句“特别亲切,像回家了一样”,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小确幸”,将“他乡”酿成了“故乡”。

当一座城市能被用“回”字来标示,它便拥有了超越地理的意义。对于见惯了繁华喧嚣的演艺界人士而言,厦门的魅力,或许正源于它提供了一种难得的“呼吸感”。这里有不疾不徐的生活节奏,有山海相拥的自然美景,更有融入街巷的文艺气息。她是宋佳眼里“温温柔柔的、清新的”城市,是钟楚曦记忆中“很自由、很诗意、很放松”的地方,在鼓浪屿的琴声里,在沙坡尾的烟火气中,人们总能找到一种让内心安静下来的力量。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导演陈凯歌说:“厦门就是我们的家。”好莱坞电影编剧、导演克里斯·布兰博则在几年前便把家安在了厦门。这份“家”的归属感背后,更是厦门影视产业生态日益茁壮的坚实骨架。金鸡的长期落户,不只是办一场盛会,更是播下了一颗产业的种子,厦门着力完善影视产业生态,构建完整影视产业链条,影视产业集聚发展效应不断凸显。如今,大量影视公司、创意人才、后期工坊汇聚于此,厦门已成为一棵能够筑巢引凤、可供安居乐业的“梧桐树”。众多演艺界人士来到这里,不只是为了奔赴一个高光的时刻,更是为了耕耘一片事业的沃土。当工作与生活在此完美交融,“回家”也就成了最顺理成章的事。

从“来”到“回”,一字之变,是厦门用真诚和魅力换来的城市口碑。金鸡的星光会暂歇,但这份“回家”的呼唤,将在潮汐与琴声中长久回响。厦门必将呵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归属感,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与人文环境,让更多追梦者能在这里安心扎根,让“回家”的故事,在这片热土上不断续写新的篇章。

来源:厦门日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