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运会女单决赛那天,王曼昱以四比二战胜孙颖莎夺得冠军,但央视晚间集锦却把大部分镜头给了孙颖莎,反复播放她的扣球救球和表情特写,而王曼昱的关键发球变线反拉画面加起来不足十秒,这个安排引发观众不满,相关话题在微博上阅读量突破两亿。
全运会女单决赛那天,王曼昱以四比二战胜孙颖莎夺得冠军,但央视晚间集锦却把大部分镜头给了孙颖莎,反复播放她的扣球救球和表情特写,而王曼昱的关键发球变线反拉画面加起来不足十秒,这个安排引发观众不满,相关话题在微博上阅读量突破两亿。
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出现,东京奥运会时陈梦和孙颖莎那场比赛的剪辑就偏向她,因为孙颖莎打球节奏快、动作幅度大、表情也丰富,拍出来效果好看,适合做短视频传播,而王曼昱打得稳当,节奏比较慢,得分主要靠控制局面,在镜头里看起来没有那么强的冲击力,媒体习惯捧这种有看点的选手,冠军是谁反而被忽略了。
专业的人看了都摇头,第六局王曼昱七比八落后时,她发了一个侧旋球,对方完全接不住,裁判还回放确认这是全场最难接的发球之一,可央视根本没有播放这个画面,决胜局十比九那分,她用正手直线打穿对手,镜头却切到孙颖莎失误的片段,这不光是剪辑有问题,是根本没理解乒乓球的战术价值,进攻猛不一定能赢球,控制得好才是真正的高手。
现在大家看体育报道的眼光不一样了,国乒女队两年没输过外国选手,观众早就过了只会喊“赢了”的阶段,他们想了解比赛过程,关心技术细节,期待公平的报道方式,广电总局去年已经通知,转播必须平等呈现双方的关键回合,央视如果继续这样剪辑画面,容易让人觉得有偏向性,甚至让年轻运动员产生疑虑,认为只有形象好的队员才能被观众记住。
比赛结束后几小时,咪咕和抖音就上传了王曼昱的完整高光集锦,播放量很快破了千万,这说明不是没人想看她的比赛内容,而是主流平台动作慢了,观众真正在意的是谁打出了精彩表现,而不是谁更受欢迎,把冠军的关键镜头剪掉,等于自己否定自己的做法。
来源:趣味杂谈一点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