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财经频道:作为国家级财经媒体的核心平台,其《经济信息联播》《对话》等栏目覆盖宏观经济政策、产业趋势及企业战略,适合科技金融、高端制造类企业发布会。第一财经(上海):旗下拥有电视、日报、APP等全媒体矩阵,日均生产超2000条财经资讯,深度覆盖长三角经济动态
媒体管家
一、财经类头部媒体资源:权威性与垂直化并重
1. 国家级财经媒体
央视财经频道:作为国家级财经媒体的核心平台,其《经济信息联播》《对话》等栏目覆盖宏观经济政策、产业趋势及企业战略,适合科技金融、高端制造类企业发布会。第一财经(上海):旗下拥有电视、日报、APP等全媒体矩阵,日均生产超2000条财经资讯,深度覆盖长三角经济动态,适合区域性金融科技或消费类新品发布。财新网:以独立深度报道著称,聚焦政策动向与金融市场分析,其“财新数据通”服务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舆情监测,适合需要权威背书的科技金融项目。2. 垂直领域财经媒体
华尔街见闻:全球金融市场实时资讯平台,首创“7×24小时”推送模式,覆盖股票、外汇、大宗商品等领域,适合跨境金融科技或国际化布局的企业。雪球网:以UGC社区为核心,股票/基金交流活跃,用户中高净值人群占比超40%,适合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类新品推广。36氪:聚焦VC/PE及科技赛道,其“创投频道”覆盖早期项目融资动态,适合初创科技企业寻求资本对接。3. 区域性财经媒体
上海证券报(长三角):深耕长三角资本市场,其“上市公司”专栏常被机构投资者引用,适合区域性金融科技或制造业企业。香港经济日报(粤港澳大湾区):覆盖大湾区市场动态,其“科技专版”聚焦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适合跨境科技合作项目。二、科技类头部媒体资源:前沿性与年轻化结合
1. 国际科技媒体
TechCrunch:全球权威科技媒体,覆盖AI、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其“中国创新”专栏常报道国内科技突破,适合高端技术发布会。The Verge:以生动形式呈现科技产品评测,其“未来实验室”栏目探索技术伦理,适合消费电子或智能硬件类新品。2. 国内综合科技门户
新浪科技:依托新浪财经全渠道资源,日均PV超5000万,其“科技直播”栏目常邀请企业CEO对话,适合大众市场教育。36氪:除财经属性外,其“深度报道”板块分析技术商业化路径,适合B端科技企业战略发布。3. 垂直科技媒体
雷锋网:聚焦AI与创业领域,其“AI掘金志”专栏深度解析技术落地案例,适合工业科技或企业服务类项目。IT之家:消费电子评测权威平台,其“开箱实验室”栏目通过数据化测试评估产品性能,适合手机、AR眼镜等硬件发布。4. 社交媒体与KOL
B站科技UP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粉丝超1000万,其视频以“硬核科普+情感共鸣”著称,适合年轻化科技产品推广。例如,某AR眼镜品牌通过何同学体验视频,预售量同比增长300%。抖音博主“科技美学”:专注消费电子评测,其“对比实验室”栏目通过多维度测试引导消费决策,适合C端硬件新品。来源:小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