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让文物“活”起来的艺术创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09:35 1

摘要:2025年和田十月文化月——“昆仑之韵 情润和田”主题文艺会演前不久在新疆和田影剧院启幕,舞剧《五星出东方》(见图,本报记者贺勇摄)又一次赢得热烈掌声。这不禁让我想起2021年这部舞剧首次登台时的场景,历经两年创作的心血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收获了最甘甜的果实。如

营造良好文化生态,提升文化原创能力,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领域精品创作。

——摘自“十五五”规划建议

2025年和田十月文化月——“昆仑之韵 情润和田”主题文艺会演前不久在新疆和田影剧院启幕,舞剧《五星出东方》(见图,本报记者贺勇摄)又一次赢得热烈掌声。这不禁让我想起2021年这部舞剧首次登台时的场景,历经两年创作的心血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收获了最甘甜的果实。如今,在北京演艺集团委派的编导、演员与和田新玉歌舞团的共同努力下,该剧已实现在和田的常态驻场演出。

回顾创作伊始,我们确定了高位统筹、高效联动的创作机制,跨越式整合京新两地的优势资源,力图以精彩的多元文化、高质量的艺术表达,打造一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品力作。

舞剧《五星出东方》的灵感基础来源于30年前在新疆和田尼雅遗址出土的汉代织锦护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为了让这段沉睡2000年的历史在舞台上“活”起来,我们深入新疆采风,探访尼雅遗址、博物馆等,从服饰纹样中提炼色彩,于龟兹乐舞间捕捉舞姿,在浩瀚史料里汲取灵感,确定了以文物为媒介、通过艺术表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作方向,由此折射民族交融的壮阔图景。

如何让民族融合的宏大主题化为可感可触的舞台场景?剧中的集市舞与锦绣舞是两次积极探索。集市舞是最令观众津津乐道的舞段,营造出烟火气十足的丝路集市,不同风格的舞步在角色互动间自然交融,呈现充满生命张力的戏剧场景。锦绣舞则是对文物之美的当代转译,从汉俑衣饰中复刻形制,在指尖与袖摆间雕琢气韵。此外,“吃瓜舞”等诙谐幽默的生动段落跃然台上,使人物的塑造既有历史的厚重,亦不失真切的情感温度。

舞剧《五星出东方》自首演以来反响热烈,舞段屡登各大节展平台,全国巡演超百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新疆演出时,我看到和田老乡对着舞台上的织锦热泪盈眶,看到年轻观众为民族舞的创新表达喝彩。这让我们更加坚信,文艺创作扎根人民,才能打动人民。

作为亲历者,“十四五”时期,我们见证着文艺创作生态不断优化,精品佳作不断涌现。舞剧《五星出东方》从选题孵化体系到高效联动机制,再到“以剧带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每一步都托举着艺术构思的更好呈现,让我们能够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用艺术语言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打造立足中国历史、展现中国精神、运用中国表达方式的舞台艺术原创IP。

展望“十五五”,我们将以更坚定的文化自觉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推动艺术表达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通过持续提升艺术原创力、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努力打造更多具有中国气派的原创IP,推出一批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佳作。(作者为北京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舞剧《五星出东方》制作人,本报记者阿尔达克采访整理)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