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件起因就是雷军说了,好看第一,这一下就炸了,大家都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早期雷军说汽车设计“好看第一”,然后事情就变味了,变成只顾好看不要安全了,这理解就有问题,可是大家就这么认为了,后来又出了两次事故,一次高速车祸,一次成都车祸,哎呦,这下更热闹了,都
事件起因就是雷军说了,好看第一,这一下就炸了,大家都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早期雷军说汽车设计“好看第一”,然后事情就变味了,变成只顾好看不要安全了,这理解就有问题,可是大家就这么认为了,后来又出了两次事故,一次高速车祸,一次成都车祸,哎呦,这下更热闹了,都说是小米汽车设计有问题,半隐藏式门把手啥的,反正说什么的都有,时间线记得是这样,2024年4月雷军说了“好看第一”,2024年发生两次事故,2024年11月还查处了虚假视频,想想也是真的乱。
然后雷军开始着急了,赶紧反击,在微博上发了好几条,好多截图,都是以前强调汽车安全的,要证明自己不是“只要脸不要命”,他自己也挺着急的,2023年12月28日强调车身材料强度和电池安全,2024年1月3日又说安全高于一切,符合各种安全标准,2024年11月16日开始连发微博反击,他自己觉得,产品定义和底线标准不冲突,好看是产品力,但安全是前提,这个话没毛病,可是在那种环境下,谁能受得了,所有人都在骂,感觉说什么也没用。
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黑公关太多了,AI生成虚假信息,账号矩阵式传播,小米估计也受不了了,网络水军太多,虚假信息根本删不完,想维权,法律也难搞,雷军还公开呼吁,全行业抵制网络乱象,希望能有个健康的环境,媒体也说,大家的关切不应该被污名化成黑公关,质疑肯定有它的道理。
现在雷军提供证据,网友拿出片段反驳,吵来吵去,谁也不服谁,信息都被截取,放大,曲解,真相被流量和立场裹挟,这以后,大家对小米汽车,可能对整个行业都不信任了,不知道以后会咋样。
辟谣也没用,改变不了别人的想法,质疑的人还是不买账,大家都在想,怎么才能基于事实和数据,而不是情绪和立场,去讨论安全性,品牌被贴上标签后,还能保持客观吗,可能现在就是这样,叙事比真相更重要,公众愿意相信的,就变成了“真相”,很多人看完这个故事,都会去想,这世界是不是就是这样了,真的让人无奈,真的,挺无奈的。
来源:海棠唠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