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被拐台湾,7年后开走蒋纬国专机,对着塔台大喊:老子回家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08:39 1

摘要:韦大卫从没想过,7年的思乡之苦,会以驾驶飞机穿越海峡的方式画上句点。这个19岁被迫离开大陆的青年,在台湾的日日夜夜里,回家的念头从未熄灭,直到1956年那个清晨,他用一次孤注一掷的飞行,喊出了藏在心底的呐喊。

韦大卫从没想过,7年的思乡之苦,会以驾驶飞机穿越海峡的方式画上句点。这个19岁被迫离开大陆的青年,在台湾的日日夜夜里,回家的念头从未熄灭,直到1956年那个清晨,他用一次孤注一掷的飞行,喊出了藏在心底的呐喊。

1949年,19岁的韦大卫还是广州一名中学生,家里是广西的普通农户,他趁着假期到广州求学,满心想着毕业后回家乡谋生。可当时国民党军队败退之际,四处抓壮丁补充兵力,韦大卫在街头被强行拦下,连给家人留信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塞进了军用卡车,一路辗转运往台湾。

到了台湾后,韦大卫被编入国民党军队,因为有点文化,又年轻机灵,被选入空军航校学习飞行。他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可在严密的管控下,根本没有逃跑的机会。航校的训练异常严苛,每天除了高强度的飞行练习,还要接受“反共”宣传,但韦大卫心里清楚,自己不是来打仗的,只是想回家。7年里,他没收到过家里一封来信,不知道父母是否安好,家乡是否还是记忆中的模样,每到深夜,思乡的情绪就像潮水一样淹没他,他悄悄在日记本里写下“回家”两个字,写了一遍又一遍。

1956年1月7日,韦大卫接到了飞行训练任务,驾驶一架美制AT-6教练机从台中清泉岗机场起飞。这架飞机是国民党空军常用的训练机型,航程刚好能覆盖台湾到福建的距离,韦大卫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趁机飞回大陆。升空后,他按照预定航线飞行了一段时间,趁僚机没有注意,突然调整航向,朝着西北方向的大陆飞去。

当时台湾海峡两岸处于军事对峙状态,国民党空军对航线管控极严,一旦发现偏离航向,就可能被判定为“叛逃”并遭到拦截。韦大卫关掉了部分通讯设备,降低飞行高度,贴着海面飞行,躲避雷达监测。快接近福建沿海时,他重新打开无线电,向大陆防空系统发送起义信号,对着话筒大喊:“老子韦大卫!从台湾回来的!我要回家了!” 声音里满是压抑多年的激动和决绝。

大陆沿海的防空塔台很快捕捉到了他的信号,确认是起义归来的飞机后,立即引导他降落。韦大卫凭借熟练的飞行技术,避开了可能的危险,最终平稳降落在福建漳浦县赤湖乡的一片农田里。当地的村民和驻军赶到时,他刚从驾驶舱里爬出来,身上还穿着国民党空军的制服,见到来人,他第一句话就是:“我终于到家了,能帮我找找家人吗?”

按照当时大陆的政策,对于从台湾起义归来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一律给予欢迎和妥善安置。韦大卫经过短暂的审查后,被送到北京,受到了相关部门的接待。他不仅得到了人身安全的保障,还被安排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服役,后来又转入民航系统,成为一名专业的民航飞行员。不久后,他终于联系上了广西的家人,得知父母一直在寻找他,身体安好,只是日夜牵挂,韦大卫当场流下了眼泪,7年的分离之苦,在这一刻终于有了慰藉。

如今海峡两岸通航多年,亲人团聚不再是奢望,可回望韦大卫当年那句“老子回家了”,我们是否还能感受到那种绝境中对故土的执念?当团圆成为常态,那些跨越海峡的思念与坚守,是否还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来源:欣欣历史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