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军:一场跨越千里的教育奔赴,温暖了西北的初冬 | (315)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05:30 1

摘要:初冬的安定,寒意渐浓,福台小学的校园却因一场跨越千里的教育相遇而暖意涌动。2025年11月10日至14日,新网师“公益行”专家进校园活动在这里圆满举行。

原创:新网师 杨建军

本期编辑:张翠琴

初冬的安定,寒意渐浓,福台小学的校园却因一场跨越千里的教育相遇而暖意涌动。2025年11月10日至14日,新网师“公益行”专家进校园活动在这里圆满举行。

彭文学、周雅馨两位公益行专家,怀揣“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初心,奔赴陇中大地,开展精准把脉、深耕课堂的专业指导,为这所扎根“薯都”的学校注入了鲜活的教育动能。

01

领导聚力:多方联动,共筑教育公益基石

一场高质量的公益行动,离不开前瞻的规划与多方的协作。从新网师的顶层设计,到地方教育部门的全力支持,再到学校的细致落实,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本次公益行打下坚实基础。

新网师郝晓东主任虽未亲临,却全程关注活动进展,从方案框架到专家人选,从主题定位到目标设定,均给予方向指引。郭小琴老师作为公益行项目负责人,倾注大量心血,从借鉴外地经验到打磨直播细节,从海报设计到讲座选题,严谨细致,温暖有力。

马爱国校长自10月14日建群起便全心投入,高效对接专家与学校,务实推进各项筹备。安定区教育局宋雨洮局长大力支持直播联动,陈刚副局长、教研室曹伟主任、电教室邵永乾主任等也全程保障,让优质资源辐射更广。

郑州高新区科学大道第二小学陈家全校长作为专家推荐方,同样为活动的成功举办贡献了重要力量。他积极推荐本校优秀教师周雅馨参与公益行,并在前期沟通中主动分享学校在“构筑理想课堂”与“研发卓越课程”方面的实践经验,为福台小学提供了宝贵参考。

福台小学杨建军校长将本次活动视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契机,从签发请示到流程把控,亲力亲为。王明霞副校长、石鹏程副书记分头负责“理想课堂”与“卓越课程”板块,深入调研,精准梳理问题,为专家指导明确靶向。

02

精心筹备:细节打磨,只为最好的相遇

从10月14日工作群成立,到11月10日专家抵达,近一个月的筹备期,每一环节都凝聚着用心。

周雅馨、彭文学两位专家的确定,精准匹配学校需求。周老师来自郑州高新区科学大道第二小学,深耕语文教学与课堂改革;彭老师来自成都七中未来学校,专注卓越课程研发,正是福台小学破解“课程碎片化”难题所需。

活动方案围绕“构筑理想课堂”“研发卓越课程”两大主题,设计了示范课、课堂诊断、集体备课、课程构建等丰富环节。海报设计、直播头图、温馨提示……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打磨。郭小琴秘书长甚至在群中提醒专家“多带衣服,不能感冒”,让跨区域送教更添温度。

03

活动纪实:精准把脉,赋能教师成长

11月10日晚,专家抵达定西。从车站到饭店,再到座谈会,双方一路深入交流,逐项敲定流程,奠定务实高效的基调。

课堂深耕:直击教学真问题
11月11日,活动正式启动。王明霞副校长、石鹏程副书记分别汇报学校课堂与课程的现实瓶颈:师生互动单向、小组合作浅表、校本课程零散……这些一线困惑,正是专家指导的起点。

专家走进常态课堂,观察细节;参与集体备课,手把手指导教师拆解目标、分析学情、优化环节。周雅馨老师带领语文组开展“备课攻坚”,彭文学老师则深入秦腔、剪纸、劳动基地等社团,探寻课程化路径。

课程重构:从活动到体系
11月12日,三位语文教师以“同课同构”展示备课成果,周雅馨精准点评,给出可操作的优化建议。彭文学老师则引导社团负责人树立“课程意识”,从目标、内容、评价等维度系统构建课程框架。

随后的随机走课与集中研讨中,老师们踊跃提问:“如何让小组合作更有深度?”“校本课程如何与国家课程融合?”专家一一回应,既有理论高度,又接地气、可执行。

成果凝练:模型初现,路径清晰
11月13日上午,周雅馨的示范课生动诠释了“理想课堂”的魅力:学生主动探究,师生自然互动,“学为中心”不再是口号。课后,《基于“2308”课堂时控框架的“理想课堂”初步模型》正式形成。

与此同时,彭文学老师与团队凝练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路径及体系框架》,将秦腔、剪纸、舞龙、马铃薯、中医药等地方资源系统整合,形成“低年级启蒙—中年级进阶—高年级展演”的课程体系,并制定落地任务清单。

薪火相传:讲座引路,直播共享
当天下午,两场高质量讲座将活动推向高潮。彭文学以《研发卓越课程之定西模式》为题,解答“课程众多,何去何从”之惑,强调让每项社团活动成为“让生命闪光”的课程载体。周雅馨则以《构筑理想课堂 深耕教师读写》为题,分享“读写赋能课堂”的实践路径,助力教师突破职业瓶颈。

讲座后,学校为专家颁发证书,赠送师生亲手制作的剪纸、艾草包等礼物,情意真挚。活动通过新网师与安定教育平台同步直播,惠及更多教育同仁。

04

尾声:归程有期,成长无限

11月14日晨,简约的送别之后,列车带走专家身影,留下的是思想的火花与行动的力量。

5天虽短,但在新网师公益行的实践中,这已是一段相对完整而深入的时间——它不再只是过往的单场讲座,而是真正走进教室,在真实的课堂场景中开展深度调研、倾听与对话,成果也十分丰硕。两份系统模型初步构建,“学为中心”“系统整合”的理念深入人心。福台小学将成立“理想课堂建设小组”与“卓越课程研发小组”,持续推进教学改革。老师们也信心满满,愿将所学化为日常,让新教育真正在课堂中生根。

这场公益行,是一次教育火种的播撒,也是一段专业成长的启航。愿在更多这样的相遇中,更多师生过上“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迎来教育花开的春天。

来源:新网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