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界面查找点餐入口让人犯难 扫码点餐成了“跳转迷宫”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08:25 1

摘要:随着扫码点餐的普及,越来越多餐厅简化菜单甚至没有纸质菜单,食客就餐只能扫码点菜。但本应便捷的服务,却也因过度收集信息、强制关注、界面复杂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一系列困扰。一顿简单的晚餐,却要在手机屏幕上完成一场“数字迷宫”游戏——这已成为不少食客的共同经历。

随着扫码点餐的普及,越来越多餐厅简化菜单甚至没有纸质菜单,食客就餐只能扫码点菜。但本应便捷的服务,却也因过度收集信息、强制关注、界面复杂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一系列困扰。一顿简单的晚餐,却要在手机屏幕上完成一场“数字迷宫”游戏——这已成为不少食客的共同经历。

点餐先填个人信息

在宝安壹方城的茉酸奶,市民小陈用手机扫了扫店面的二维码,本以为能直接点餐,却陷入了一场个人信息“拉锯战”。页面要求获取昵称、头像等信息,否则无法继续操作。

“现在吃个饭都要先交出个人信息吗?”小陈的疑问道出了不少消费者的心声。当小陈拒绝授权时,页面无法跳转到点餐页面。小陈向深晚记者表示,后续还去过该店,但该现象仍然存在。

▲市民在深业上城餐饮店就餐。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这种“不授权就不能点餐”的现象在餐饮行业较为常见。消费者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不得不以授权个人数据为代价。

小陈的经历并非个例。2021年深圳市消委会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5%的消费者曾遭遇扫码点餐强制获取个人信息的问题。这种现象在连锁餐厅中尤为普遍。消费者无奈表示:“我只是想吃个饭,却要先交出个人信息,这种感觉很不舒服。”

七拐八绕才点好菜

除了强制授权,扫码点餐的“跳转迷宫”同样让消费者头疼。深晚记者走访时了解到,目前消费者在大部分餐厅扫码后,并不能直接进入点餐界面,而是需要在各种界面中查找点餐入口。

在争鲜寿司南山益田假日店,深晚记者看到,桌上的二维码扫码后并不能直接进入点餐页面,而是进入企业微信添加页面,且添加后也不能直接点餐,仍需回到小程序中点单。深晚记者留意到,该添加页面上,二维码十分醒目,“长按识别领新品立减券”字样格外显眼,而真正的点餐入口“立即点餐”却设计得小而浅,需要仔细查找才能发现。

▲扫码点餐跳转页面,“立即点餐”设置不明显。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摄

“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操作有些复杂。”带着孙子在餐厅就餐的刘阿姨感叹道。她表示,每次扫码点餐都要请服务员或旁边年轻人帮忙,“明明是为了方便,结果反而更麻烦。”

整个点餐过程需要经过3次界面跳转:首先是隐私授权界面,其次是企业微信添加界面,最后需要找到“立即点餐”并点击,才能进入最终点菜界面。从扫码到最终进入点餐页面平均耗时2分钟以上。对于赶时间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流程显然过于烦琐。这一系列复杂操作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将简单的点餐行为变成了需要耐心破解的“数字谜题”,与扫码点餐本该提供的便捷高效体验背道而驰。

类似的情况,深晚记者在呷哺呷哺点餐时同样发现。深晚记者现场体验时看到,扫码进入首页界面后,需要先同意授权,授权后转入小程序界面,其中最显眼的是“注册会员享优惠”按钮,而“直接点餐”选项则设计得相对隐蔽。

双二维码误导食客

部分餐厅的点餐码虽不需要注册会员或跳转页面,但其点餐码的展示存在误导性。在胖哥俩壹方天地店,桌面上并排贴着两个二维码,一个标注“点单”,一个标注“注册会员”。深晚记者观察发现,不少消费者首次扫码时都会误入“注册会员”界面,而这个界面实际上是个充值页面,需要消费者预先充值才能享受优惠。

▲桌上并排贴着两个二维码。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摄

“我刚扫完码就跳转到充值页面,差点就误操作了。”正在用餐的大学生小王告诉深晚记者。“这种呈现方式容易让人点错。”这种“名为点餐、实为营销”的做法让消费者感到被欺骗。

海门鱼仔门店的情况则更为极端。深晚记者扫了桌上唯一的二维码后,出现的是添加企业微信的界面,扫码后只能添加企业微信并进入会员充值平台,并不能直接点餐。询问店员后得知,该店实际上并不支持扫码点餐,仍需人工点餐。

业界建言用“纯净码”

事实上,在扫码缴费方面,相关服务领域做法值得借鉴。2024年,深圳相关部门推出了《深圳市商场停车场扫码缴费服务自律公约》,该公约明确要求停车场提供“三个一”服务,即扫一次码、输一次车牌、缴一次费,打造快速扫码缴费“纯净码”。禁止出现跳转关注、授权个人信息等环节。在相关商场,深晚记者体验时看到,顾客支付停车费用,扫码后即可直接输入车牌支付费用,不再需要关注公众号等流程。

今年9月15日,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扫码点餐个人信息保护要求》,从国家层面明确禁止扫码点餐收集手机号、强制关注公众号等行为。

对于扫码点餐乱象,深圳相关部门早已有所约束。2021年4月,深圳推出全国首个《扫码消费行业自律承诺》,明确要求商家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同时要提供人工点餐等替代方案。截至2021年,全市已有345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加入该承诺。

业内人士建议,餐饮行业可借鉴推广应用“纯净码”,实现“一次扫码,马上点餐”,让点餐流程更加“直截了当”,多些服务、少些套路。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实习生 许颖曈

来源:深圳晚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