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门山999级台阶,路虎2012年就刷过,当时全网刷屏“越野车=揽胜”。
“爬个天门山,车没上去,品牌先摔了。
”
奇瑞这回翻车,翻得不是坡,是脸面。
网友一句话扎心:“路虎玩剩下的,你捡起来当宝。
”
别急着笑,背后的事儿比视频里那辆打滑的车更尴尬。
天门山999级台阶,路虎2012年就刷过,当时全网刷屏“越野车=揽胜”。
十一年过去,奇瑞原封不动抄作业,结果台阶还是那些台阶,观众早换了一批。
现在热搜词条是“奇瑞 尴尬”“模仿营销 翻车”,点进去全是“理工男人设崩了”。
更惨的是,数据也出来打脸。
凤凰网监测,事件后负面声量飙到42%,可线下门店客流反而涨18%。
一句话总结:大家排队去店里,就想看看“能爬天门山却爬不上热搜”的车长啥样。
试驾一圈,发现空间真大,座椅真软,价格真香,当场下单。
销售偷偷说:“好多年轻人第一句话不是问油耗,是问能不能拍个照发小红书。
”——黑红也是红,奇瑞含泪收下。
可流量毒药咽下去,后劲上头。15-25万价位段现在最卷的不是马力,是语音助手能不能听懂四川话、车机能不能秒变KTV。
乘联会刚出的数据,这个价位37%的增长,被比亚迪、吉利、甚至哪吒吃掉大半,买家61%把“智能配置”写进前三需求,极限越野?
只有23%的人提一嘴。
奇瑞还在台阶上数秒表,对手已经在车里唱《孤勇者》了。
说到底,用户早变了。
J.D.Power最新调研,奇瑞基盘用户54%不到35岁,本科以上占六成,他们想要的是“看起来不爹、开起来不油、拍起来不LOW”。
理工男人设不是原罪,直男的浪漫是把复杂技术翻译成大白话,而不是把十年前的洋段子再演一遍。
看看别人怎么玩。
比亚迪把CTB电池技术拍成“电池当板凳,坐断给你看”,一条抖音2000万赞;吉利中国星搞“油耗挑战赛”,车主开着上下班,顺手拍Vlog,省下来的油钱请同事喝奶茶,评论区全是“真香”。
套路不高级,就是“把实验室搬到早高峰”,用户秒懂。
奇瑞其实手里有牌。
鲲鹏DHT混动热效率44%,出口销量今年涨47%,俄罗斯车主零下30℃拍视频夸“中国奇瑞真抗冻”。
可惜好牌塞在工程师口袋,没翻译成“人话”。
网友一句话点醒:“你倒是把热效率换算成冬天省下的羽绒服钱啊!
”
好消息是,内部文件已经流出:奇瑞新挖了小米汽车的女高管,准备搞“百城千场”社区体验,主打智能座舱+亲子露营。
说人话就是:不爬台阶了,改摆地摊,车尾支起天幕,车机连上手柄,孩子打游戏,爸爸冲咖啡,妈妈拍短视频,一条视频带火一个小区。
天门山999级台阶抵不过小区楼下99步遛弯,这才是新一代“场景营销”。
留给奇瑞的时间不多。
中汽协预警:2024年行业营销预算整体砍2-3个点,用户运营占比必须拉到35%,技术传播素材不能低于40%。
翻译一下:不会讲故事的理工男,明年连门票都买不起。
最后一记补刀:奇瑞研发费用涨45%,却没人知道;一场翻车秀,全国都知道。
事实证明,在流量时代,技术不会自己说话,只会躲在实验室里哭。
工程师们,是时候把论文翻译成段子,把扭矩换算成奶茶,把天门山的台阶,换成家门口的减速带。
毕竟,用户的心智高地,不在海拔1300米,而在每天上下班的13公里。
来源:聪明的河流TniBw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