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西证券发布研报称,今年双十一期间美妆板块延续年初以来的恢复态势,各个平台多措并举推动市场企稳回升。外资品牌今年有所改善,国货品牌同样表现稳健,头部品牌依然稳居各大榜单前列,国货品牌进步明显。面对激烈的流量竞争,拥有核心技术和成分背书,突显东方文化特色,同时品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西证券发布研报称,今年双十一期间美妆板块延续年初以来的恢复态势,各个平台多措并举推动市场企稳回升。外资品牌今年有所改善,国货品牌同样表现稳健,头部品牌依然稳居各大榜单前列,国货品牌进步明显。面对激烈的流量竞争,拥有核心技术和成分背书,突显东方文化特色,同时品牌力、产品力及运营能力突出的国货品牌有望持续领跑并脱颖而出。
建议关注:1)增长稳健,业绩确定性强的品牌:毛戈平(01318),丸美生物(603983.SH);2)反转趋势持续,边际改善显著的品牌:水羊股份(300740.SZ)、上海家化(600315.SH)。3)拥有核心技术背书,中长期趋势明确的品牌:巨子生物(02367)。4)具有质价比优势,新兴渠道经营优秀的日化品牌:润本股份(603193.SH)、登康口腔(001328.SZ)。
华西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大盘:大盘增长平稳,即时零售表现亮眼
大促常态化后,各个平台通过拉长周期、加大优惠力度等方式提升大促销售规模。根据星图数据,2025年双十一全网电商销售总额达16950亿元,同比增长14.2%(2025/10/7-11/11对比2024/10/14-11/11)。其中综合电商销售额16191亿元,同比+12.3%,各大平台显著改善;天猫双11实现四年来最好增长,88VIP贡献明显;京东成交额创历史新高,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增长近60%;抖音推动内容和直播协同,双11直播销售额破千万元的美妆品牌数增长313%。此外即时零售表现亮眼,双十一期间销售额达670亿元,同比+138.4%,电商APP通过扶持即时零售拉动DAU增长,进而推动整体销售额提升;即时零售已逐步培养起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同时产品品类进一步丰富,未来具有较大想象空间。
美妆:美妆表现优于电商大盘,行业景气度回升
根据星图数据,今年双十一期间综合电商美容护肤销售额991亿元,香水彩妆销售额334亿元,同比估计均为双位数增长,且远超大盘增速。考虑到今年大促周期拉长,单独看10月份美妆可比情况,根据久谦数据,10月淘天+抖音+京东护肤及彩妆香水板块销售额分别增长11.7%/10.6%,美妆板块增速明显好转,行业景气度显著回升。
分品牌:国货品牌强者恒强,国际奢美品牌有所恢复
天猫:珀莱雅稳居第一,毛戈平进入top20。根据青眼情报,国货品牌在2025年双十一天猫美妆榜前20中占据5席,分别为珀莱雅(蝉联第一),薇诺娜(第8/+1名),可复美(第18/-5名),自然堂(第19/持平),毛戈平(第20/进top20)。国货品牌上榜数量依然较少,但已进入榜单的品牌格局相对稳定,头部品牌依托品牌力、产品力和渠道运营能力持续获得消费者认可。国际品牌中,定位偏中端的欧莱雅排名下滑,定位功效性护肤的修丽可排名大幅上升,雅诗兰黛、修丽可、娇韵诗、海蓝之谜、SK-II等头部品牌全周期均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国际品牌通过增大优惠力度、加大达人合作等方式逐步恢复份额占比。
抖音:韩束和珀莱雅稳居前2,谷雨及百雀羚进入top10。根据青眼情报,国货品牌在2025年双十一抖音美妆榜前10中占据5席,分别为韩束(第1/持平),珀莱雅(第2/持平),谷雨(第6/进top10),自然堂(第7/+1名),百雀羚(第9/进top10),此外可复美掉出top10(去年第5)。护肤榜单中,TOP5仅有赫莲娜一个外资品牌并排名第三,其余分别为韩束、珀莱雅、谷雨和自然堂;彩妆榜单中,TOP5同样仅有YSL一个外资品牌并排名第一,其余分别为蒂洛薇、毛戈平、卡姿兰和花西子;国货品牌在抖音渠道凭借成熟的运营体系和打法占据优势地位,尤其头部品牌的营销与渠道适配性优于外资品牌。
风险提示
1)市场竞争加剧;2)消费市场恢复不及预期;3)电商流量竞争加剧;4)行业政策风险。
来源:智通财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