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美食出圈记:嘉禾灯盏糍粑点亮长沙夜市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20:03 1

摘要:灯盏糍粑,因制作时使用的特制铁铸模子外形酷似桐油灯盏而得名,是嘉禾县的非遗美食。米浆倒入灯盏型模具,加入猪肉馅料和三味辣椒,经茶油高温油炸至金黄酥脆。外皮金黄焦脆,咬下去"咔嚓"一声,内里软糯咸香,是郴州人记忆中的家乡味道。

图文/易会林 当长沙的夜色渐浓,四方坪的夜市早已人声鼎沸。今晚,一道来自郴州嘉禾的非遗美食——灯盏糍粑,正成为夜市的"新晋顶流"。

灯盏糍粑,因制作时使用的特制铁铸模子外形酷似桐油灯盏而得名,是嘉禾县的非遗美食。米浆倒入灯盏型模具,加入猪肉馅料和三味辣椒,经茶油高温油炸至金黄酥脆。外皮金黄焦脆,咬下去"咔嚓"一声,内里软糯咸香,是郴州人记忆中的家乡味道。

一位从郴州来长沙工作的李女士,正排队购买刚出炉的灯盏糍粑,"就是小时候的味道,米香和辣味的完美融合。 如今,嘉禾灯盏糍粑已从郴州的街头巷尾,走进了长沙的夜市。

在四方坪夜市的"嘉禾灯盏糍粑"摊位前,这位戴眼镜的摊主师傅正熟练地将米浆倒入特制的灯盏模具中。

"每一份都是现做现卖,保证新鲜。师傅一边说,一边将刚炸好的灯盏糍粑盛到一旁,"茶油炸制,更健康,也更香。"

摊位前,顾客络绎不绝。

值得一提的是,灯盏糍粑的制作工艺已被央视《回家吃饭》专题报道,2024年5月的节目让这一地方小吃获得全国性曝光,推动非遗技艺与地域文化的协同传播。

嘉禾灯盏糍粑能迅速在长沙走红,背后是"非遗+现代"的双轮驱动。

灯盏糍粑,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份乡愁。对于在外务工的嘉禾人而言,灯盏糍粑特有的米香与辣味组合,已成为思乡情结的味觉载体。 从嘉禾到长沙,灯盏糍粑的"出圈"之路,不仅让长沙市民品尝到了地道的郴州味道,更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这个夜晚,四方坪夜市的灯火下,一盏灯、一锅油、一份糍粑,承载着百年的文化传承,也温暖着无数游子的心。当非遗美食遇上现代都市,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美食的传播,更是一种文化的交融与传承。

来源:哈尔滨探城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