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是1948年10月15日那天,我直接飞锦西而不是北平,东北也许就保住了。”——台北草山官邸的值班参谋都听过这句梦话。老头儿半夜攥着电报不睡觉,非说卫立煌谎报军情,其实卫立煌前脚发完“锦州断粮、机场落弹”的电报,后脚就被廖耀湘拉去啃冷馒头,谁也没空编故事。
“要是1948年10月15日那天,我直接飞锦西而不是北平,东北也许就保住了。”——台北草山官邸的值班参谋都听过这句梦话。老头儿半夜攥着电报不睡觉,非说卫立煌谎报军情,其实卫立煌前脚发完“锦州断粮、机场落弹”的电报,后脚就被廖耀湘拉去啃冷馒头,谁也没空编故事。
更惨的是,他以为美国会帮他兜底。结果华盛顿那边刚把“中国援助案”砍了四成,白宫发言人转头就去打高尔夫。司徒雷登在南京给马歇尔写私信:“蒋委员长似乎把希望寄托在我们的圣诞礼物上,但国会只愿意送贺卡。”——这封信现存杜鲁门图书馆,白纸黑字,比谁都冷。
最要命的是后勤账:新一军出关时全美械,子弹打一发补一发;打到1948年,沈阳兵工厂被解放军炮击,黄铜弹壳供不上,只好把日伪留下的圆头步枪弹也塞进机枪,炸膛率飙到百分之七。前线士兵骂娘:“老子给委员长卖命,子弹却先要命。”这话传回南京,蒋介石把军需署长叫上阳明山,骂完却也没招——美国船停在塘沽,等现汇,黄金运不走,法币成废纸,谁给你发货?
所以东北不是败在塔山,是败在账本。五十万精锐,人吃马嚼一天要两千吨粮,空运只能塞三百吨,剩下的全靠铁路。铁路呢?长春到沈阳的干线被扒了四段,解放军白天炸、晚上炸,护路兵连锹都没有,拿刺刀填枕木。蒋介石在日记里写“匪之战术专在破坏交通”,隔行就能读出一句潜台词:我也没钱修。
等到廖耀湘兵团被包围,他才想起“撤”字,可油库早空了。装甲兵团参谋长回忆:“最后一桶汽油是拿茅台换的,兑了酒精,跑三十公里就趴窝。”——茅台是杜聿明空运来给将领“壮行”的,结果成了燃料,香型96度,一口下去,坦克都能打着火,就是跑不动。
东北一丢,关内跟着塌方。北平傅作义手里还有六十万,可一听锦州陷落,立刻软了——连北京城的煤都靠开滦,开滦火车得过山海关,山海关在林彪手里,冬天取暖都成问题,还打什么仗?蒋介石飞北平,带着美元和勋章,傅作义只问一句:“总统,明年煤票谁发?”——这句话后来写进傅氏家书,比任何电报都解气。
所以老头儿晚年复盘,最难咽的不是“卫立煌不听话”,也不是“美援掉链子”,而是那句最市井的疑问:没钱打什么仗?东北的雪一尺深,穿布鞋的人守不住穿棉鞋的,穿棉鞋的也守不住穿皮鞋的,可最后赢的是穿草鞋的那拨——因为他们根本不怕冻脚。
来源:运筹帷幄云朵8aYK7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