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第四季度音综圈这波文艺复兴操作,属实给我看懵了。湖南卫视牵头搞《声鸣远扬2025》,央视上《中国唱将》,俩节目都往青歌赛上靠,国家队导师坐阵,美声民族流行赛道齐活,专业度直接拉满,结果呢?热度还没我家小区广场舞高。
家人们,第四季度音综圈这波文艺复兴操作,属实给我看懵了。湖南卫视牵头搞《声鸣远扬2025》,央视上《中国唱将》,俩节目都往青歌赛上靠,国家队导师坐阵,美声民族流行赛道齐活,专业度直接拉满,结果呢?热度还没我家小区广场舞高。
这俩节目简直是音综界的六边形战士,选手不是专业院团的就是艺术院校的,廖昌永、吴碧霞这些大神级人物当导师,一开口全是知识点。
可问题来了,专业到劝退普通观众啊!《中国唱将》前三期全是彝族民歌、沪剧、歌剧,咱普通人听着确实上头,但也就停留在哇好厉害,根本没法像刷网红歌那样跟着哼,这不就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真人版吗?
更迷的是,节目里全是音乐机器,看不到活生生的人。你说《声入人心》当年咋火的?不是光靠音乐剧多高雅,是让观众看到了那些歌手的热血和坚持,一群大男孩为了热爱拼尽全力,这才让人愿意掏腰包买音乐剧门票。
现在这俩新节目倒好,满屏都是专业术语,选手连句走心的话都没有,谁能记住啊?
说起来音综也是真难,2025年上半年新上线的音综直接少了17%,播放量跌得比股票还惨。头部的《歌手2025》招商才8家,去年还12家呢,这饭碗都快端不住了。所以大家都在自救,花样玩得比翻花绳还多。
《声鸣远扬》拉来那英、华晨宇引流,《中国唱将》请薛之谦、周深撑场面,结果正片比上课还严肃,流量选手也救不了冷场子。
还有《一起开麦吧》搞40间盲听房,学《中国好声音》拼声音;《亚洲新声》把舞台搬上游轮,全球歌手pk,听着挺刺激,播完照样没水花。
到11月中旬,综艺播放量前十里,也就《乘风2025》能算半个音综,这处境也太憋屈了。
有人说音综不行了,因为大家刷短视频就能听歌,谁还看节目?这话只说对一半。观众要的从来不是一首好听的歌,而是唱歌的这个人。
就像你刷到一首神曲,可能听两天就腻了,但要是知道歌手背后的故事,再听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现在的音综偏偏搞反了,把专业当挡箭牌,忘了人才是连接音乐和观众的桥。咱不是说不要专业,而是别把节目做成音乐考级现场。
多讲讲选手练歌练到嗓子哑的故事,说说导师和学员之间的暖心互动,比硬炫高音靠谱多了。
音综文艺复兴没错,但别光复古不创新,更别丢了情感共鸣这个王牌。啥时候能让观众既听到好歌,又记住唱歌的人,这波文艺复兴才算真的支棱起来,不然再请多少大神,也只能在小圈子里自娱自乐啦!
来源:快看张同学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