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积巨婴空项目打出来 100 M+ ,每次更新又得 80 M ,用户宽带不要钱?内存老虎开个 “Hello World” 常驻 300 M ,再开几个窗口,直接 1 G 起步,Mac 用户看着彩虹转圈怀疑人生。启动慢动作双击图标 → 图标跳 → 白屏 3 秒
用过 Electron 的兄弟都懂,好处是“ 会前端就能写桌面 ”,坏处嘛,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
体积巨婴空项目打出来 100 M+ ,每次更新又得 80 M ,用户宽带不要钱?内存老虎
开个 “Hello World” 常驻 300 M ,再开几个窗口,直接 1 G 起步,Mac 用户看着彩虹转圈怀疑人生。启动慢动作
双击图标 → 图标跳 → 白屏 3 秒 → 终于看见界面,节奏堪比 56 K 猫拨号。
老板还天天催:“两周给我 MVP!”—— 抱着 Electron ,就像抱着一只会写代码的胖熊猫,可爱但跑不动。
Rust 圈最近冒出一个 “狠角色” —— GPUI 。 #前端 #JavaScript
GPUI ,是 Zed 编辑器团队推出的 Rust UI 框架,以 GPU 加速和高效渲染模式悄然崛起。
它不卖广告,纯开源,一句话介绍:直接拿显卡画界面,浏览器啥的全部踢出去 。
底层用 wgpu , Metal / Vulkan / DX12 想调谁就调谁;上层给前端味道的 DSL ,写起来像 React ,跑起来却是纯原生;安装包 12 M ,内存 50 M ,启动 0.4 秒,表格滑到 60 帧不带喘。说人话:把 Electron 的“胖身子”抽真空,留下一身腱子肉。
| 场景 | Electron 现实 | GPUI 现实 | | ---
| 安装包 | 100 M+
| 空载内存 | 一开 300 M,再开几个窗口直奔 1 G | 50 M 晃悠,再多窗口也淡定 | | 启动速度 | 白屏 2~3 秒 | 肉眼可见 0.4 秒 | | 大数据表格 | 十万行就卡成 PPT | 百万行照样 60 fps,滑到飞起 | | 主题切换 | 重载 or 重启 | 一行代码,热切换,深色浅色瞬间完成 |
外加 60+ 现成组件:按钮、表格、树、日历、Markdown、穿梭框……皮肤直接照搬 Web 圈最火的 shadcn/ui,设计师不用改稿,开发直接复制粘贴。
① 先装 Rust
curl --proto '=https' --tlsv1.2 -sSf https://sh.rustup.rs | sh一路回车即可,30 秒搞定。
② 新建工程
cargo new my-app && cd my-app③ 把依赖写进 Cargo.toml
[dependencies]gpui = "0.2"gpui-component = "0.1"④ src/main.rs 写几行
use gpui::*;fn main { App::new.run(|cx: &mut AppContext| { Window::new("win", cx) .title("我的第一个 GPUI 窗口") .build(cx, |cx| { Label::new("Hello,GPUI!", cx) }) .unwrap; }); }⑤ 跑!
cargo run三秒后窗口蹦出来,Hello 世界完成。没有黑框,没有白屏,体验跟原生记事本一样丝滑。
Button::new("点我下单", cx).style(ButtonStyle::Primary).on_click(|_, cx| {println!("订单已发送");notify_user("成交!", cx);})背后是 Rust 的零成本抽象,编译完就是机器码,没有浏览器,没有虚拟机,没有 GC 卡顿 ,性能直接拉满。
历史项目里还有 React 报表?开 webview 特性就行:
gpui-component = { version = "0.1", features = ["webview"] }窗口里留一块“ 浏览器区域 ”,把旧地址挂进去,零改动复用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重写代码。
Electron 依然是老大哥,但“胖身子”在 2025 年真的有点跟不上节奏。新项目、新团队、新想法,不妨给 GPUI 一个机会——试过之后,你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来源:墨码行者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