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冬天,我连续加班一周后,整个人陷入了崩溃边缘。白天昏昏沉沉,晚上却异常清醒,皮肤冒痘,脸色蜡黄。一位老中医看了看我的舌苔,只说了句:“肝火太旺,湿气重了。”他教了我一个简单法子——睡前一杯“养肝水”。
去年冬天,我连续加班一周后,整个人陷入了崩溃边缘。白天昏昏沉沉,晚上却异常清醒,皮肤冒痘,脸色蜡黄。一位老中医看了看我的舌苔,只说了句:“肝火太旺,湿气重了。”他教了我一个简单法子——睡前一杯“养肝水”。
坚持一个月后,不仅睡眠踏实了,连多年的便秘问题也意外改善。今天就把这三款实操性强、成本低廉的睡前饮品分享给大家,它们可是传统智慧与现代研究结合的好东西。
你大概不知道,桂圆这种看似普通的小果子,最近还真被研究出了点名堂。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论文指出,桂圆里的多糖能直接作用于GABA受体,这可是负责镇静神经的关键部位,效果堪比某些安眠药,但安全无副作用。
每次用5~8颗桂圆刚好,甜味自然,再多就过于甜腻了。菊花的加入特别适合手机党,它的抗氧化能力能让熬夜后的脸色不那么难看,研究显示其抗氧化效果能提升40%。
具体做法:取5颗桂圆去壳,5克菊花,10粒枸杞。用300毫升水先煮桂圆5分钟,关火前1分钟再加入菊花和枸杞。喜欢甜味的可以加一小颗冰糖,但原本的甘甜已经足够迷人。
我习惯晚上八点左右喝一杯,淡淡的甜香在口中萦绕,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连续喝一周,你会发现不再需要数羊就能自然入睡。
注意:菊花性微寒,一天用量不要超过10克。体质特别寒凉的可以加两片生姜一起煮。
这款粥品看起来是夏日解暑良品,实则却是安眠高手。现代研究发现,发芽绿豆的GABA含量是干豆的三倍,这种物质是公认的“安神剂”。
很多人担心薏米性寒,这个问题有简单的解决办法。三片生姜就能平衡薏米的寒性,而且将薏米先焙炒到微黄,吸收率能提升30%,更适合晚间食用。
具体做法:薏米20克提前炒至微黄,与20克绿豆一起浸泡1小时。加入3片生姜、5颗去核红枣,加水500毫升,小火慢炖半小时,直到绿豆开花、米粥软烂。
温馨提示:煮前浸泡一小时,省火又易煮烂,适合怕麻烦的上班族。孕妇食用薏米前需咨询医生。
痰湿体质的人往往睡眠质量差,感觉身体沉重,早晨起床困难。这款茶饮是老广们的消食神器。
荷叶有理脾调胃之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山楂消食化积,尤其适合晚餐过饱的人群;陈皮则能改善消化不良,调气健脾。这三者结合,特别适合痰湿型肥胖伴失眠的人群。
具体做法:陈皮3克(记得刮掉内部白瓤,减轻苦味),干山楂5克,荷叶少许。所有材料放入杯中,沸水冲泡,盖上盖子焖10分钟。茶汤金黄透亮,带着淡淡的果香。
升级版:可加入5克茯苓,增强利水渗湿的效果。怕酸的话就加两片薄荷,清新口气,缓解腹胀。
我丈夫应酬多的那段时间,每晚回来都腹胀难受。给他泡上一壶陈皮荷叶山楂茶,不仅助消化,还能让他睡得更踏实,第二天精神焕发。
最近我发现,晚上喝什么固然重要,怎么喝也有讲究。睡前饮茶不要太多,饮水太多反而会引起起夜,会影响到睡眠。一般睡前1小时饮用小半杯(约150毫升)即可,既能起效,又避免起夜。
茶饮调理是慢功夫,连续服用100天方可见明显效果。别指望立竿见影,身体需要时间来认识和接受这些天然的能量。
今晚就试试吧。关掉手机,泡一杯温暖的“晚安茶”,或许你会发现,好睡眠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剩下的,就是关灯,把杯子往床头一放,今晚别再数羊了。
睡眠好坏不仅取决于喝什么,调整心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同样重要。愿你我都能在宁静的夜晚,找到那份自然的睡意。
来源:我爱下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