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看我手里的这只睫角守宫,不用太大的饲养缸,室温就能活,两天喂一次果泥就行。”直播间里,主播小心翼翼地托着一只巴掌大的蜥蜴,向不断涌入直播间的观众们介绍。屏幕下方,“怎么买”“新手能养吗”的评论不断刷新。
“大家看我手里的这只睫角守宫,不用太大的饲养缸,室温就能活,两天喂一次果泥就行。”直播间里,主播小心翼翼地托着一只巴掌大的蜥蜴,向不断涌入直播间的观众们介绍。屏幕下方,“怎么买”“新手能养吗”的评论不断刷新。
如今,打开线上平台,守宫、玉米蛇、树蛙等异宠的销售视频随处可见,相关饲养设备和饲料的销量持续走高。曾经被视为“小众猎奇”的异宠,正悄然“飞入寻常百姓家”。记者近期走访哈市多个花鸟鱼市场,深入了解异宠市场。
爬虫类成市场主力
互动性更高可把玩
记者在多家花鸟鱼市场走访发现,除了常见的猫狗鸟等宠物外,蜥蜴、侏儒兔、宠物蛇、花枝鼠、水母、鹦鹉等异宠也有销售。具体品种方面,守宫、蛇等爬虫类是市场主力,蜜袋鼯、道奇猫猫兔、双血侏儒兔等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独角仙、长戟大兜虫等昆虫类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4月后陆续上市;寄居蟹、蜘蛛等小众品种虽有销售,受众却相对有限。“蜘蛛有一定的攻击性,主要以观赏为主,不像守宫能拿在手里互动,所以我们很少做。”道里区一家经营近15年的爬宠店店主张博俊告诉记者。
在张博俊的店铺里,整齐摆放着各类饲养箱,守宫、玉米蛇、老爷树蛙等异宠在其中安然栖息。29岁的张博俊是本地异宠行业发展的见证者。2014年,还在上初中的他第一次接触到爬宠,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最初只是繁殖守宫、玉米蛇自己玩,后来直接把兴趣变成工作,正式从事异宠销售行业。
从万元稀缺到百元入门
行业进入“薄利多销”阶段
记者走访数十家异宠店了解到,异宠价格区间差异显著,从几元到上万元不等,且近年来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入门级品种价格亲民,普通守宫、小树蛙仅需几十元,灰白寄居蟹一只只要几块钱;中端品类如玉米蛇、普通蜜袋鼯,价格多在数百元左右;稀有品种如特殊基因守宫、稀有安乐蜥,价格可达数千元甚至上万元。
“以前角蛙得从国外进口,一只卖150到200,现在繁殖容易了,10元就能买到。”一位店主以豹纹守宫举例,一只健康的母守宫一年能下蛋20个左右,且孵化成功率高。“供应量上去了,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市场饱和也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竞争。在异宠市场发展的早期,部分品种价格居高不下,以斑帆蜥苗为例,曾一度卖到四五千元一只,而现在仅需1000多元。“以前行情好的时候,一年能挣三四十万,现在根本达不到这个价格。” 张博俊坦言,如今异宠价格透明,线上平台可随时查询,行业已从“暴利时代”进入“薄利多销”阶段。
年轻人更爱养异宠
家长支持是重要推力
记者了解到,异宠的主要消费群体集中在6-30岁之间,其中青少年和大学生占比最高,不少年轻女性更是成为养蛇和守宫的主力军。“养蛇的小姑娘特别多,比男生还多。”一位店主笑着说,这类异宠不用像猫狗那样频繁打理,契合年轻人“轻量化饲养”的需求。
17岁的王帅(化名)已经有4年异宠饲养经验,从小学五年级养第一只角蛙开始,如今他的家里已有七八种、十余只爬宠,其中安乐蜥数量最多。“一开始在网上看到别人养,觉得好玩就跟爸妈说了,他们挺支持我的。”王帅说,2022年他开始尝试繁殖,公蜥卖掉补贴成本,母蜥留着继续繁殖。他还曾远赴广州爬展,花2.8万元买了一只稀有安乐蜥。
家长的支持,也是异宠逐渐流行的重要推力。王帅的妈妈徐女士告诉记者,从孩子养第一只角蛙开始,全家就很支持。“每个人喜欢的动物不一样,养异宠能培养他的爱心和责任感。”徐女士表示,这些年家里在异宠上的投入已有5万多元,她还会定期给孩子订《博物》等杂志,支持他参加外地爬展,帮孩子拓宽知识面。
在饲养过程中,年轻人也展现出较强的探索欲。王帅为了解品种知识,会自己翻译英文版资料;不少饲养者还会在网上组建交流群,分享繁殖技巧和饲养心得。“有同学也养异宠,我们经常一起探讨怎么喂食、怎么控制温度。”王帅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守住法律红线
科学饲养 拒绝弃养
异宠市场的健康发展,既需筑牢法律防线,也离不开科学饲养的支撑。记者就此采访了黑龙江同长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徐凌与我宠我爱文政店异宠专科医生暴馨蕊,从法律规范与科学饲养两方面进行解读。
徐凌律师表示,异宠交易与饲养的法律边界不容触碰。“首先,经营者要主动核查异宠物种合法性,确认是否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或《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物种,避免因‘不知情’陷入非法交易风险,无证收购、运输、出售保护动物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同时,需按规定完成动物检疫,线上销售时不得隐瞒物种攻击性、夸大品相,否则可能面临行政处罚;若销售的异宠携带传染病导致消费者损失,还需承担赔偿责任。此外,饲养具有攻击性的异宠需做好安全管理,若造成他人受伤需承担赔偿责任,弃养外来物种还可能引发生态问题与法律纠纷。”
“异宠和猫狗饲养差异大,不少问题都源于养护误区。”暴馨蕊医生结合临床经验指出,爬虫类异宠饲养需重点把控温湿度,保持恒温环境且湿度控制在30%-40%,否则易滋生细菌真菌,引发皮肤病;蜥蜴类不能仅喂食杜比亚蟑螂、面包虫,需额外补充钙质与维生素,避免营养单一。蛇和龟的喂食频率也有讲究,龟建议两到三天喂一次,蛇在28-30℃环境下每五天喂一次即可,频繁喂食易导致脂肪肝。此外,兔子、龙猫等需以草为主食,防止牙齿过长;鹦鹉无需使用保健沙,若出现“单眼伤风”,需警惕是衣原体感染引发的“鹦鹉热”,进行针对性治疗。
来源:新街派 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