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的这首诗,正是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联,确实被历代评论家推崇备至,被誉为“独绝千古”,展现了王维作为盛唐名家高超的造诣。
提到的这首诗,正是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联,确实被历代评论家推崇备至,被誉为“独绝千古”,展现了王维作为盛唐名家高超的造诣。
这里将全诗为你摘录如下: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名句的独到之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联,之所以能穿越千年依旧震撼人心,在于它:
以简驭繁的构图:诗人仅用“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四种意象,就勾勒出边塞雄浑寥廓的空间感。“直”与“圆”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精准捕捉了塞外风物的本质特征,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张力。
孤寂与雄浑的交融:“孤烟”的“孤”字,既写景物的单调,也巧妙融入了诗人奉命出塞、远赴边陲的孤寂感。但“直”字又赋予了这股孤烟劲拔、坚毅的气质,与广阔无垠的沙漠、横贯其间的长河和温暖苍茫的落日一起,共同构建了一幅孤寂却不凄凉,反而雄浑壮丽的画卷。诗人将个人情绪不着痕迹地溶化在壮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历代的高度评价:明末清初的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直言此联“独绝千古”。清代吴煊、胡棠的《唐贤三昧集笺注》则以“雄浑高古”来概括其风格。近人王国维先生也曾赞其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诗作背景与诗人际遇
理解这首诗,需要结合王维当时的处境:
创作背景:公元737年,吐蕃与唐朝交战,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击退敌军。唐玄宗大喜,派时任右拾遗的王维前往凉州(今甘肃武威)慰问将士,并出任河西节度判官。
心境写照:这次出使,表面是美差,实则有被排挤出朝廷中央的意味。诗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随风飘远的蓬草、北飞的归雁自比,透露出漂泊无定、去国离家的感伤。
王维诗中的盛世气象
王维的诗之所以能代表盛唐之音,在于他的作品完美融合了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
盛世气象的反映:即使是身处边塞,王维笔下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以其壮阔的景象,折射出盛唐社会河清海晏的风貌与宏大的气象。
“诗中有画”的典范: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使至塞上》正是这一特色的极致体现,每一句诗都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在眼前展开。
更多王维经典名句
除了《使至塞上》,王维还有许多“诗中有画”的千古名句,同样值得细细品味:
诗句 出处 意境简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描绘了秋日山间雨后的幽静景致,清新自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不仅写景,更蕴含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禅意与人生哲理。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汉江临眺》 描绘了江流的浩渺与山色的朦胧,意境空阔。
希望这些解读能帮助你更深入地感受王维诗歌的魅力。如果你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或者其他诗作也感兴趣,我很乐意为你继续介绍。
来源:情感知己一点号
